第18章 这个老尼不简单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民间拾艺之赶尸匠!
疤瘌棍随着崔小正,向村里走去,消失在夜幕中,他准备把崔小正家的草房,作为一个据点,让这个小痞子,帮他深入黎平府的三教九流,查清这桩奇案。
来旺与崔小正的母亲,尼姑庵看门老尼,也有了较大的进展。与疤瘌棍分手后,来旺在出村小路僻静处,静静地等着一个人,过了半个时辰,来旺远远地看到老尼走了过来,他找了个僻静的地方,躲起来。
老尼到熟悉的僻静土坑中,换掉俗家衣物,穿上青衣布衫,看门老尼大变身完毕,匆匆走上乡间小道。还没走两步,听得身后有人喊:“师父慢走。”老尼一惊,这荒僻之处怎么会有人,忙转头看,却是送她银子的那个赶尸匠,心里略略安定,好奇这赶尸匠怎么会突然从这里出现,一路上没看见他啊,满腹狐疑地看着来旺,眼镜紧紧盯着他,生怕有什么凶险发生,赶尸匠她还真没多见过,一想起这个人是赶尸匠,还是心里毛毛的。老尼虽然长期在寺庙生活,心情却世俗的很,只是个在寺庙里混饭吃的世俗之人罢了。
来旺走近,向老尼抱拳道:“师父别来无恙。”
老尼问:“你怎么在此地。”
来旺道:“我在此等候师父。”
老尼更奇怪了:“等我?”
来旺点了点头,说:“对。”
“找我干什么,什么事?”老尼脑子里快速思考,心说难道是为了那半两银子?那可是不能够还回去的。
“老师父不必紧张,我是奉命而来。”来旺不苟言笑,认真地对老尼说。
“奉命?奉谁的命?奉命找我干什么?”老尼有点心慌,这个不速之客让她看不懂。
“老师父可知道你们庵堂里的喜神是谁?”来旺严肃地问。
“啊,和我没关系,我不知道,不知道,你找错人了。”老尼听到这句话,脸色由白转红,急忙撇清。
来旺看她这么反应,反而起疑了,这老太婆越撇清说明涉案越深啊。
“你不用怕,和你没关系也不会牵扯你,只把你知道的,能做的,配合我们就行了。”来旺严肃地说。
“我,和我没关系,我为什么要配合?我什么都不知道。你找其他人吧,找主持吧。”老尼又是摆手又是撇清,来旺看到,她已经大颗的汗珠沁出,紧张着呢。
“主持,我肯定会找的,但是现在,我们认为你是最合适的。你必须和我们合作。”来旺严肃地说。
“我,我和你们合作什么。我一个老尼姑,什么都不知道,只在庵子里看个门。”老尼极力想摆脱来旺的纠缠。
“不要辩解了,听我们的安排就可以了。你可不是个一般的老尼姑,我刚看了你换了衣服来着。”来旺语含深意地对老尼说。
老尼囧了,她知道自己的一些秘密被这人看穿了,至于他还知道什么,也许更多,她忍不住紧张地冷汗直冒,觉得这不是一个容易摆脱的善茬。
她毕竟是个饱经风霜的老太婆,经过的事情也不少,缓了一缓,她把心一横,女人特别是老太婆,想做一件事都是很决绝的。
“你们,你们是谁,为什么要管老娘,老娘是假尼姑咋啦,我就是个看门的。碍你们的事了?”老尼愤愤地嚷道。
老尼从慌乱的撇清到强横地嚷嚷,让来旺吓了一跳,心说这老太婆真有几分痞子气,可见她不是一个简单的人。更要拿住她。
“我们是谁,我问你,你到底知不知道这喜神是谁?”来旺问。
“不知道,不知道,什么也不知道。”老尼一改刚才的慌乱,转头就想走,想强硬摆脱这人的纠缠。
“你别急,你可以不听我的,衙门的话你听不听?”来旺使出杀手锏,他已经知道万三取得了府衙的支持,他敢说这句话。
老尼果然一顿,停了下来,她疑惑地看着来旺,觉得可能有诈,说:“你,一个赶尸匠,和衙门扯什么关系?”
“本来我和衙门没什么关系,可是这喜神是府衙常大人的妹子。你说,有关系了吗。”来旺看她果然害怕了,轻松地说。
老尼听来旺这么一说,确实心头慌乱,她知道,这个赶尸匠不寻常,是知道不少底细的人,她不摸底,但也不敢反抗了,她希望探探来旺的口风,
“我什么都不知道,衙门找上我是找错人了。”老太婆语气缓和了些。
“我是什么人,一个赶尸匠而已,只是牵扯了喜神的案子,被府衙常大人特命查案。我本是江湖人,查案按江湖的规矩办,江湖的规矩就是,不亏待任何一个帮忙的人。你只要配合我们查案,把你知道的都告诉我,然后听我的安排行事。这事儿查明,我给你十两银子报酬。十两银子,你想想。”来旺分析,这个老太婆必然不简单,不牵扯其中也能起到大作用,他咬牙抛出十两银子的诱饵,这是个足以打动一般人的代价,如果有这些银子早点查清案情,也值得,程方陆石头值这些银子。
“你,说的当真?”老尼动摇了,确实动摇了,她面色通红,有点激动。
“当真!”来旺斩钉截铁地说。
“可,可我真的不知道什么啊,和我也没关系啊。”老尼心里有些惶惑,又非常纠结,一会儿摇头一会儿发愣。
听了一会儿,来旺故意让老尼思考一会儿,加重语气说:“和我配合,银子我一分不少。不和我配合,衙门常大人的捕快还是会找上你。想想吧。另外,所有事情,你知道的,必须一字不漏一字不差讲给我,若我发现有一点差错,银子就不给了。衙门里也不会轻饶,这个关节你可要想清楚。”
来旺这么连诱惑带吓唬,老太婆防线崩溃,彻底投降,表示一切听来旺安排,必定和他配合好查清案子。
作为回报,表示诚信,来旺拿出三两银子,三个银元宝给了老尼,老尼接到元宝,两眼放光,顿有发财之感,有这些钱,养老钱算是有着落了。若得了全部银子,养老钱就都到手了。她兴奋地两眼放光,看来旺也没了敌意,却是越看越欢喜。
老太婆崔李氏,家境已经看过,勉强度日,有一个不成器的混混儿子。在尼姑庵里,主持静心师太为她取了个法名慧能,取能字是因为崔李氏为尼姑庵处理世俗事务非常利索,不仅处理三教九流与尼姑庵相关的世俗事务,还处理尼姑庵与租客与收租的事情,总之,尼姑庵一切对外世俗事务,都是她安排她处理。众尼姑均是厌倦尘世之人,除了清心念佛,别无所求。静心也充分信任慧能,就这样,这慧能在尼姑庵安家一晃三十载,所谓静极思动,这慧能起初还是尽心尽力,一者对佛祖菩萨敬畏心在。二则对尼姑庵的恩惠,感激在心。可时日一长,长期与世俗三教九流交往,俗家的各种小心思被激发出来,由浅入深,如今也变成了城府很深的老狐狸。
这清净的尼姑庵堂,其实暗藏了以慧能为首的一个不清白的小窝点。在这件案子上,慧能不仅涉入其中,也深知不少重要关节,虽然她对来旺,有了敬畏之心也对来旺的银子有了贪念,但,要和盘托出所有秘密,她还想不明白,还想不清楚咋讲咋说,讲多少说多少。这个情况,来旺也心知肚明,来日方长,有些事情,急是没用的。他知道,需要给慧能一些时间,让她逐步地融入查案之中,成为一份子,慢慢就可以发掘出所有作用。
两人相谈甚欢,根据来旺的指示,慧能还是如常回到尼姑庵,只是,她的眼睛更明亮了,她的心思更多了,她需要观察,查看发生在尼姑庵里的一切大事小青,这些东西她从没关心过,如今不同了,原来,这些都是可以换钱的,她突然觉得自己非常有价值,辛辛苦苦几十年,平时也就零打碎敲地获取点散碎铜板,如今有了这么大的进项和门路,她觉得生活有了更好的追求,也有了更大的希望。
尼姑庵还是一如既往,念佛诵经打扫庵堂,尼姑们一个个依然状貌平静,超然物外。慧能的门房里,却又是另一番景象,在她的周围,活跃着庵堂里做饭的打杂的各尼姑,这些尼姑大多是僧俗两种身份,来历也各有历史,但都服从慧能管理,也奉她为首。一则她资历深厚,待的时间最长。二则她确实精明强干,是别人不能及。三则慧能是主持静心最放心的也是最接近的人,自然必须巴结。一个庵堂,两个小社会,只要在世俗之间生活,必然是僧俗两种活法和做法,没有绝对的清净也没有绝对的污浊。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在这个方面也是如此。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