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这个老尼有点奇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民间拾艺之赶尸匠!
来旺疤瘌棍这两天也没白忙活,他们成功在尼姑庵得到了一个卧底。虽然尼姑庵乃修行之地,但尼姑们毕竟生活在世俗之间,尤其一些杂使尼姑,只能算信女,半个出家人,尚有家室。两个人的卧底就是那看门的老尼。
来旺疤瘌棍这天下午时分来到尼姑庵,此时尼姑庵比较安静,院内也做了功课,各自闲散休息。来旺疤瘌棍两人在尼姑庵院外溜达,琢磨如何进入庵内,如何找个人聊聊关于这个喜神的事情。可这尼姑庵,着实不容易进去,两个大老爷们苦思无计。
“旺哥,你看,那老尼出来了!”疤瘌棍扯了扯来旺,来旺转过头来看,果然,那看门老尼背了个包袱,出了庵堂,匆匆向西北方向走去。
“她这是到哪里去?”来旺若有所思。
“我们有必要跟着过去,她是个突破口,如果我们能得到他的支持,就可以得到很多关于尼姑庵的消息。”疤瘌棍提议。
来旺非常赞同,哥两个便在后面,不紧不慢地跟着老尼,看她到何处去,再想对策接近她。
老尼顺着大道,走了四五里路,拐入小土路,两人惊奇地发现,老尼找了个僻静的地方,不知干些什么。两人只好远远地观察,也不好上前。
一会儿,路上出来了一个老太婆,穿着素净,白发挽起,顶着淡蓝色的绒布巾。来旺疤瘌棍两人面面相觑,“旺哥,这老太婆是不是那老尼?”疤瘌棍疑惑地问。“我看是,虽然装扮不一样了,可步履体态差不多。她为什么换成俗人装扮呢?”来旺困惑地看着老太婆。“她,是个假尼姑!”疤瘌棍低声说。一声惊醒梦中人,两人同时想起来冯家寨的事情,假尼姑一个词,着实令人惊奇。他们增加了跟踪并接近这位老尼的兴趣,说不定,这个就是个关键人物。还有一层,他们认为,这位老尼是可以用金钱打动的,不是普通的出家人。如今看她换了世俗装束,更加认定了这个想法。
小土路往里二里多地,便进入一个村庄,村庄显得破败,人烟不多,看上去是个比较穷的村落。
来旺两人远远地跟着,他们不希望老尼在路途中发现他们,他们更想偷偷跟随,更能发现真实的事情。
眼看老尼进了村,那小村园舍杂乱,两人悄悄地沿着小路进村,装作结伴做生意的模样,远远地跟着。好在这个村落很小,人也很少,并没有人注意他们。直到老尼进了一所宅院,两人也停下,寻了个藏身之所,静静地等待天黑。等夜幕降临之时,此时村落里正是晚饭时间。两人借着夜幕的掩护,飞身在一家房舍的房顶。两人登高俯瞰小村,这村落满打满算也就十来户人家,哪一个是老尼的家,很快就辨认出来。
“旺哥,咱们去潜伏到那宅院房顶上吧。”疤瘌棍说。
“嗯,我们去探探,她为什么到那个宅院,又干些什么,说不定有大收获。”来旺分析道:“这就是个小乡村,也不像什么窝点,我们好好打探下,这老尼到底是什么人,打探明白,我们在路上等着她。”
“你说的有理,我们试试看,如果打探不到什么,我们明天也在回村道路上候着。”疤瘌棍说。来旺听后,点了点头。
山村里只有四户人家,借着夜色的掩护,两人趴在老尼所住的房顶上,紧贴在屋面,静静听房内传出来的声音。
里面是一位老妇人和两个年轻人的对话,两个年轻人像是夫妻,老妇人是男年轻人的母亲。
“儿子,这半两银子你拿着,可以做个小本生意了。光守着二亩薄田,如何养家糊口。”老尼说。
“是的母亲,只是,母亲哪来的这么多银子,”男人吃惊地问。
“两个请喜神的赶尸匠,给我敬佛爷的香火钱。我这不是家用艰难,便给佛爷菩萨都报了这事,念了一天的经,将这点银子带回来,贴补家用。有了这点银子,你也可以做点小本买卖,多点收入。”老尼说。
“原来这样,真是亏了母亲。谢谢佛爷菩萨,家计困难,我就先用着了,等日后家计富裕喽,多给佛爷菩萨香火。”男子表态道。
“你这个孽子,整日里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就光只靠着老娘在尼姑庵里混的一点钱粮,能不艰难吗。上次得了点外财,让你给一夜给赌输了。如今这点银子,你可不准再赌了。如果再去祸败喽,下次我再得了银子,可就一钱也不会给你了。”老尼训教儿子。
“知道了知道了,儿子也是想快点发家,谁承想,运气着实不好。如今这些银子,我一定不会再赌,做个小本买卖,赚了钱给老娘养老。”男子笑道。
老尼笑骂着打了一下儿子,反复嘱咐他要长点志气,不能给祖宗丢人。
一家人快乐地闲话家常,从他们对话中,来旺疤瘌棍暗暗分析这个特殊的家庭,了解这位老尼的身份与心态。
他们得出几个关键点,老尼是尼姑庵的俗家弟子,靠尼姑庵看门,领些钱粮,不是被剃度的出家人。所以她回家前要换成世俗装束。老尼的儿子游手好闲,不是个老实人,好赌败家。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小家庭,不是个正经农家,比较容易做些作奸犯科小偷小摸的事情。
两人分析的一点不错,原来这家人姓崔,崔婆婆年轻时为人强势,中年守寡,守着儿子崔小正过活。好容易帮儿子娶了媳妇,本指望以后这儿子可以收心,她也可以颐养天年,没成想这小子依然如故,吃喝嫖赌无恶不作。崔婆婆无奈,只好继续在尼姑庵看门,得些钱粮,勉强养活这个小家。
如今得了来旺给的半两香火钱,赶回来交给儿子,希望儿子能做点小买卖,正经过活,不再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了。
来旺想着,也许这小子能痛改前非吧,也算对得起自己的银子。若是拿出乱花,真是辱没了自己的好意。
“这个老尼,看来重要给她点银钱,她就能为我所用。”疤瘌棍说。
“你说她这儿子,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会不会与这事有什么关联呢?”来旺突发奇想,说。
“尼姑庵里的事情,这老尼相比能知道一二。至于她的儿子,这游手好闲的架势,说不定也是尼姑庵里的一个破皮无赖呢。如果尼姑庵里有事,那也确实是一个重要的怀疑人物。”疤瘌棍棍边分析边提出自己的想法:“既然这样,我看,咱两个也分头行动,你去和老尼打交道,从她那里套些真话来。我去跟踪这儿子,他如今得了点银子,看他怎么用,是去做点小买卖呢?还是吃喝嫖赌一番挥霍呢?还是干其他什么坏事。”
来旺琢磨了下,觉得非常有理,分头去追踪两条线索,那对查案来说,可以更快。两人边偷听房内老尼一家人闲聊,一边合计下一步的办法。
直到月上中天,老尼和儿子媳妇分别辞别回房休息。两人也觉得很困,干脆下房来,村里彻底静了下来,偶尔有几声犬吠。两人找了一个大的柴草垛,掏了个窝来,蜷缩在里面,倒是暖和不少,就这样凑合一夜,第二天两人开始分头行动。
第二天一早,两人早早醒来,把柴草窝简单收拾了下,到村边小河边,就着清水,简单梳洗了下,收拾下衣装,开始行动。
来旺到小村与尼姑庵必经小路上候着,他特意在大路上,打算在老尼更换了尼姑衣装后再出来搭话。
疤瘌棍则在小村周围游荡,候着崔小正出来,一旦他出来,立即跟上。
小村炊烟袅袅过去,吃了早饭的村人呼朋引伴,开始农忙生活。疤瘌棍觉得,那崔小正肯定快出来了。很快,他看见了崔小正的身影,那崔小正精神焕发,兴高采烈地与村人打着招呼,向村外走去。疤瘌棍觉得,这小子大概率不会去做什么小本生意,看他吊儿郎当的模样,也不像收心的农人。这小子一边走路,一边踢着路边的石子,快活地向村外走。疤瘌棍沉住气,远远地跟着,看他到底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