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真相大白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农医圣女:锦绣福妃传!
第138章 真相大白
晨光微熹,苏锦绣已在空间内忙碌多时,亲自挑选适合李长林考察的新品种样本。
";娘娘,刚收到消息。";巧儿匆匆走来,神色凝重,";王太医昨夜突然晕倒,现在生死未卜!";
";什么?";苏锦绣手中的种子撒落一地,眼中闪过一丝锐利,";详细说说。";
巧儿急忙道:";据太医院传来的消息,王太医昨夜在整理医书时突然倒地,口吐白沫,面色发青。院中太医诊断是中毒,但用尽解毒之法皆无效,现正昏迷不醒。";
";必是丽妃下的手!";苏锦绣一边收拾空间,一边沉声道,";她知道王太医是我的重要助力,农医改革离不开他。此时对他下手,定是想在李大人考察前打击我方力量。";
走出空间,苏锦绣迅速换上便装:";备轿,我要立刻前往太医院。";
太医院内,一片愁云惨雾。王太医躺在榻上,面色铁青,呼吸微弱。几位太医围在床边,束手无策。
";诸位太医请暂退,我来看看。";苏锦绣快步上前,仔细检查王太医的症状。
观察片刻后,她眉头紧锁:";这毒非同寻常,症状与寻常剧毒不同,更像是几种毒物混合而成。";
一位年长的太医犹豫道:";娘娘,我等已用尽解毒之法,恐怕...";
";还不到放弃的时候。";苏锦绣打断他,从袖中取出一个小瓷瓶,";这是我研制的解毒丹,适用于多种混合毒物。";
她小心地喂王太医服下药丸,然后取出银针,开始为其施针。
";这是何等针法?从未见过。";一位年轻太医惊讶地问。
";逼毒针法。";苏锦绣手法娴熟,银针在王太医身上如穿花蝴蝶,";可引导毒素汇聚一处,便于排出体外。";
半个时辰后,王太医额头渗出黑色汗珠,呼吸渐渐平稳。又过了一个时辰,他终于睁开了眼睛。
";娘娘...";王太医虚弱地开口,";我...是中毒了?";
苏锦绣点头:";是啊,差点见不到你了。能记起什么吗?";
王太医努力回想:";昨夜...我在整理医书,有人送来一盏茶...说是丽妃娘娘赐的。我只喝了一口,便感觉不对...";
";丽妃!";苏锦绣眼中寒光一闪,";果然是她。";
正说话间,周伯匆匆赶来:";小姐,有重要发现。我们的人在盐帮据点截获了一批信件,其中有丽妃与陈海的往来书信,还有...苏清柔与东宫余党的联络证据!";
苏锦绣接过信件,仔细阅读,脸色越来越冷:";好一个连环计!丽妃毒害王太医,盐帮策划破坏李大人考察路线,苏清柔联合东宫余党准备趁机作乱...他们是要一举摧毁农医改革啊。";
她迅速做出决断:";周伯,将这些证据整理成册,一份送往皇宫,交给陛下;一份送交农部尚书赵明远,请他加强对李大人考察路线的保护;还有一份...我要亲自处理。";
转向王太医,苏锦绣叮嘱道:";你暂时留在太医院休养,我会安排可靠的人保护你。这次虽然凶险,却也是揭露丽妃真面目的好机会。";
回到凤仪宫,苏锦绣立即召集心腹商议对策。
";证据确凿,时机已到。";苏锦绣目光坚定,";但我们不能贸然行动,要一网打尽。";
她转向巧儿:";传我命令,秘密加强各试验田防守,尤其是李大人即将考察的区域。通知赵大人,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又对周伯道:";派人监视苏清柔和东宫余党的一举一动,一旦有异动,立即制止,但不要打草惊蛇。我要等他们自投罗网。";
正当众人紧锣密鼓地部署时,宫中传来消息:皇帝召见苏锦绣,速去御书房。
御书房内,萧承煜手持周伯送来的证据,面色阴沉:";这些证据可靠吗?";
苏锦绣恭敬道:";千真万确。王太医中毒一事,太医院众人可证;这些书信,有丽妃和陈海的亲笔,笔迹可验;至于苏清柔与东宫余党的联络,我们有多人目睹他们密会。";
萧承煜沉思片刻:";丽妃竟敢谋害朝廷命官,罪不容诛。苏清柔勾结叛党,更是大逆不道。";
他抬眼望向苏锦绣:";你打算如何处置?";
苏锦绣坦然道:";臣妾以为,此事关系重大,应由陛下定夺。但若陛下允许,臣妾愿设计将他们一网打尽,以绝后患。";
萧承煜点头:";说说你的计划。";
";臣妾打算...";苏锦绣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萧承煜听完,目光闪烁:";此计甚妙,既可除奸佞,又能保护农医改革,朕准了。不过,你要小心行事,切莫打草惊蛇。";
";臣妾明白。";苏锦绣领命而去。
次日清晨,宫中传出消息:王太医病危,皇帝令丽妃前往太医院查看。
丽妃闻讯,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她精心打扮后,带着贴身宫女前往太医院。一路上,丽妃神色自若,心中却得意非常:这王太医若死,苏锦绣就失去了医学上的重要支持,农医改革必将受挫。
太医院外,几位太医恭敬迎接。丽妃高傲地扫视一圈:";王太医情况如何?";
";回娘娘,王太医情况危急,恐怕...";太医欲言又止。
丽妃故作悲痛:";皇上对王太医寄予厚望,若有不测,实乃朝廷大损失。本宫要亲自看看。";
她走入内室,见王太医躺在床上,面色铁青,似是奄奄一息。丽妃强忍着喜悦,故作关切地上前查看。
就在这时,王太医突然睁开眼睛,紧紧抓住丽妃的手腕:";丽妃娘娘,为何要害我?";
丽妃大惊失色,想要挣脱,却发现门口已站着几名御前侍卫。紧接着,萧承煜和苏锦绣从屏风后走出。
";丽妃,朕一直以为你只是嫉妒苏氏,没想到你竟敢毒害朝廷命官!";萧承煜面色冷峻。
丽妃惊恐万分,跪地求饶:";陛下明鉴,臣妾冤枉啊!臣妾何时给王太医下毒了?";
苏锦绣冷笑道:";赐茶之事,太医院众人可作证;你与盐帮陈海的往来书信,已落入陛下手中;至于你指使盐帮破坏农田、阻挠李大人考察一事,陈海已经招供。";
丽妃面如死灰,瘫软在地。
与此同时,苏府内。
苏清柔正与几名东宫余党密谋,准备在李长林考察期间制造混乱。
";届时我们...";苏清柔正说着,府门突然被撞开,大批侍卫冲入,将众人团团围住。
农部尚书赵明远手持圣旨走入:";苏清柔,你勾结东宫余党,图谋不轨,罪证确凿,皇上有旨,立即拿下!";
苏清柔面色大变:";胡说!你有什么证据?";
赵明远冷笑着摊开几封书信:";这些是你与魏大人的往来信件,你还想狡辩吗?";
苏清柔看着熟悉的字迹,如遭雷击,瘫软在地。
同一时刻,江南盐帮总部。
陈海正在听手下汇报准备情况,突然,大批官兵包围了总部,淮南安抚使亲自押着圣旨而来。
";陈海,你勾结宫中丽妃,意图破坏朝廷农业改革,罪证确凿,皇上有旨,立即拿下!";
陈海面色铁青,知道大势已去,竟拔刀自尽,却被眼疾手快的侍卫擒住。
三日后,太极殿内。
萧承煜高坐龙椅,文武百官肃立两侧。丽妃、苏清柔跪在殿中,面如死灰。
";丽妃谋害朝廷命官,勾结盐帮,意图破坏国家农业改革;苏清柔勾结东宫余党,图谋不轨。二人罪证确凿,依律当斩!";萧承煜声音冰冷。
殿下哗然,众臣震惊不已。
苏锦绣站出来,行礼道:";陛下,丽妃与苏清柔虽罪不容诛,但念在丽妃曾侍奉陛下,苏清柔是臣妾的妹妹,恳请陛下网开一面,免其一死。";
萧承煜看了苏锦绣一眼,点头道:";念在苏氏求情,朕免丽妃、苏清柔死罪,丽妃削去封号,打入冷宫;苏清柔削去爵位,终身幽禁。陈海谋逆,凌迟处死;东宫余党,诛连九族!";
朝臣们看向苏锦绣的眼神充满敬畏与钦佩。她不仅揭露了反对派的阴谋,甚至在胜利后还能宽容大度,为敌人求情,此等胸襟,令人敬服。
退朝后,苏锦绣被萧承煜留下。
";你这次做得很好。";萧承煜难得地露出一丝微笑,";既除了奸佞,又展现了宽厚仁慈,赢得了朝臣们的敬重。";
苏锦绣恭敬道:";臣妾不过是想保全农医改革。丽妃和苏清柔虽有罪,但臣妾不愿因私怨而置亲人于死地。";
萧承煜点头:";正是这种胸襟,才让朕越发欣赏你。如今丽妃伏诛,太后势力大损,保守派也元气大伤,农医改革已无大碍。";
";陛下明鉴。";苏锦绣道,";臣妾相信,有陛下支持,农医改革必将成功,造福百姓。";
萧承煜站起身,走到她面前:";苏氏,朕想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李长林传来密报,他考察的第一站,农业改革成效显着,远超预期。中立派大臣已有多人明确表态支持改革。";
苏锦绣闻言大喜:";这真是天佑我大衍!";
萧承煜深深看了她一眼:";不,是你的功劳。你的农医改革,将彻底改变这个国家的命运。";
苏锦绣激动地跪下:";臣妾不敢邀功,一切都是陛下的英明决断。";
萧承煜扶她起来,罕见地露出柔和的表情:";朕期待李长林带回更多好消息。去吧,继续你的改革大业。";
离开御书房,苏锦绣径直前往太医院,看望正在康复的王太医。
";多亏娘娘妙手,老臣才得以转危为安。";王太医感激道。
苏锦绣笑道:";大人是为农医改革而遭此劫难,理应得到最好的治疗。如今阴谋已破,丽妃伏诛,太医院可以放心推行医改了。";
王太医欣喜道:";如此甚好!老臣已整理了一套新的医学教材,等痊愈后立即投入医学院教学。";
告别王太医,苏锦绣回到凤仪宫,发现农部尚书赵明远正在等候。
";娘娘,大喜!";赵明远兴奋地说,";李大人传来消息,南方水稻试验田丰收在即,预计产量将超过往年三成!更有甚者,北方抗旱作物成效显着,许多曾经荒芜的土地也能种出庄稼了!";
苏锦绣欣慰地点头:";这正是我们期待的结果。有了这些实证,再加上李大人的公正评估,农医改革必将获得更多支持。";
赵明远补充道:";确实如此。更可喜的是,随着丽妃、苏清柔和盐帮的覆灭,那些原本观望的中立派大臣纷纷倒向我方。今日朝会上,竟有十二位大臣主动请缨,愿意协助推广农业改革!";
";这是好事。";苏锦绣沉思道,";改革需要更多有识之士参与。不过,我们也要警惕,保守派虽然元气大伤,但根基深厚,绝不会轻易放弃。";
赵明远点头:";娘娘远见。臣已安排人手严密监视保守派动向,确保李大人考察安全。";
苏锦绣满意地点头:";很好。接下来,我们要做两件事:一是全力配合李大人考察,展示真实成效;二是加快医学院扩建,趁此良机推进医改。";
送走赵明远,苏锦绣思索片刻,命巧儿去请户部尚书李长林的夫人。
傍晚时分,李夫人来访。苏锦绣亲自设宴招待,席间谈及李大人考察之事。
";李大人此行不易,饮食起居定要格外注意。";苏锦绣关切道,";我已准备了一些防病良药,请夫人带去,以备不时之需。";
李夫人感动不已:";娘娘如此关心大人安危,妾身代他谢过。老爷出发前曾说,此次考察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农业改革成败,更关系国家未来走向。他定会秉公办事,不负圣命。";
苏锦绣点头:";李大人为人正直,朝野皆知。我相信他的考察结果,必将成为改革的有力支持。";
送走李夫人,苏锦绣独自站在庭院中,望着夜空中的明月,心情格外平静。
这几日的风波,虽然惊险万分,却也彻底打击了反对派的嚣张气焰。丽妃、苏清柔伏诛,盐帮覆灭,东宫余党再遭重创,保守派元气大伤,中立派纷纷倒戈,农医改革的道路终于豁然开朗。
";这只是开始。";苏锦绣轻声自语,";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她知道,随着李长林考察结果的陆续传回,农医改革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她,也将面临更大的责任与挑战。
但此刻,她的心中只有坚定。为了那些饱受饥荒之苦的百姓,为了大衍王朝的未来,她必须坚持走下去,直至农医改革彻底成功,改变这个国家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