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怀疑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唐咸鱼王爷!
李世民一早就料到了李泰的倒台,所以顺着杜如晦的建议就将李治调去了辽东,用意之明显,不言而喻。
而杜如晦身为兵部尚书,岂能不知李世民的用意。
他故意这般建议,明显是赞同李世民的目的,扶持李治,继续形成太子,李治,李恪三足鼎立的局面。
他为什么这么做?
答案其实很简单。
李恪一早就想到了。
他要李恪掌握兵部。
这是李恪自回长安以后,杜如晦对李恪最大的期望。
而杜如晦也清楚,自当初在李恪出使高句丽的路上,他撤走辽东大军后,李恪对他就有了怀疑。
重要的是,这种怀疑没办法用真相来让李恪释然。
因为当初的真相绝对不能让李恪全部知晓。
所以要让李恪掌握兵部,自然不能再用以前的办法。
可是当李恪心里有了怀疑,以杜如晦的城府,自然不会再用以前的方法。
以前的方法,是让李恪顺其自然的接手兵部。
而新的方法则是逼着李恪接手兵部。
怎么逼?
扶持李治,给李恪以无限巨大的压力,让他意识到兵部的重要性,从而不得不接手兵部。
只有这样,李恪才能成为下一个兵部尚书,也只有这样,李恪才能在与李治,太子,甚至是李世民的斗争中占据上风。
当然,杜如晦也明白,一旦李恪与高句丽公主成亲,李世民必然不会再让李恪顺利接手兵部,所以他才会在李世民下旨订下成婚之日的日期时出言阻止。
而后来杜如晦劝李恪离开长安,一方面是为了让李恪更方便,更安全的接手兵部。
另外一方面,其实也是为了试探李恪的决心。
“什么决心?”
崔促不太明白。
倒是卫文斌,闻言不由看了李恪一眼,眉间透着许多无奈。
“没什么,今日便到此为止吧。”
“对了,还得麻烦你们跑一趟。”
李恪转过头,十分严肃的看着卫文斌。
“殿下吩咐便是,何来麻烦不麻烦的。”
卫文斌十分诚恳的看着李恪,没有任何犹疑的点头道。
“监视一个人。”
“谁?”
“李愔”
当李恪道出这个名字,卫文斌的脸色顿时微微一变。
“监视蜀王?为何?”
卫文斌很不解的看着他,根本没搞懂怎么回事。
就连一旁的崔促眉间也拧成了一个“川”字。
“今日你们没发现有什么不对劲么?”
李恪看了看崔促,又转头看向卫文斌。
两人闻言均是面露思索,今天除了李恪前来西市街被人袭击外,还有什么不对劲的?
“蜀王殿下?”
卫文斌忽的想起今日并未看到李愔,就连李恪在西市街牌坊遇袭也没看到李愔前来。
“今日李愔有约,与朋友一道去了城外。”
“如果不出我所料,今日城里的袭击多半他已经事先知晓,而且故意假装有约,提前离开长安城。”
“能够提前知道这件事的人,这长安城里只怕没几个人。”
李恪的神色显得极为平静,说话时语气也十分舒缓,好似并未因此而对某些人有所怀疑。
可是他的话语间却又好似已经有了判断。
“殿下的意思是...”
崔促与卫文斌都听出了李恪话里的潜台词,正想问个清楚。
却不料李恪忽的摆手打断了他俩。
两人皆是皱眉看着他,像是在询问怎么了。
“隔墙有耳。”
李恪压低了声音,若无其事的道。
顿时,两人皆明白了过来。
“无论如何,你派人帮本王监视一下李愔。”
“既然有人提前给他通风报信,想必他今日也是有所图谋。”
李恪虽然心中已经有了判断,可还需要证实。
事实上,李恪对李愔一直不怎么放心,毕竟历史记载的李愔,的的确确是个王八蛋。
可之前李愔达到表现,并未让李恪产生怀疑。
倒是今日,出了这么大的事,李愔居然连面都没露,这就很奇怪了。
卫文斌闻言当即点了点头。
三人又聊了一阵,这才散去。
当他们离开后,李恪这才回到王府。
“今日殿下在大庭广众之下挑衅袭击你的那人,是不是太冒失了些。”
柴令武早已等候多时,今日之事,他全都知晓了。
“能够让李愔为之听命的人,我不说,想必你也已经想到了是谁。”
“今日说这些话,本王就是说给他听的。”
“既然已经撕破脸皮下了狠手,藏着掖着还有什么意义。”
对于善意的人,李恪从不计较。
正如李义府,虽然他的想法不够成熟,做法有待商榷,但只要他的出发点是好的,那么有些事的确冒失了,李恪也是可以原谅的。
可对于恶意相向的人,李恪一向锱铢必较。
正如当初的皋裕坡刺杀,尽管李恪知道这会牵扯到许多人,可李恪却从未放弃过。
今日这人既然已经在西市街,当着大庭广众的面对自己出手,那自己又何必再藏着掖着?
如果他连这点正视一切危险的勇气也无,当初他也就不会选择回到长安了。
“可殿下要知道,现在殿下,还不具备抗衡整个大唐的实力。”
“今日殿下把话挑明了,只会引来更多的危险。”
“若那人暗地里陷害殿下,这长安城中,谁能保殿下?”
尽管柴令武不愿承认这个可能,可这种可能并不是没有,而且照目前的形势,这种可能出现的机率还非常大。
这不得不让他感到担忧。
“这也是我先下手为强的原因。”
“李治的确是个隐患,若不能先下手为强,一旦他回到长安,势必会对我发难。”
“而要在长安城里对我发难,总得有个理由不是?我先把这个由头给掐死,我倒要看看他能翻起什么大浪。”
这个隐藏极深的人并不好招惹,但他要对李恪出手,李治势必会成为一个引线。
李恪今日之所以如此着急解决辽东之事,其实正是一如之前,牢牢的占据主动。
只要彻底限制住李治,那么就算李治回京,就算那人要对李恪下手,李恪也可以稳占上风。
“我知道殿下的打算,可殿下......”
“今日这般凶险,本王不也活着回来了?”
“后面的事,难道还有这般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