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夺得万般颜色来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成极品渣女后她只想洗白!
付士文满怀期待的眼神顿时暗淡下来,一朝重臣难得孩子气地苦着一张脸,看向楚宁,楚宁讪讪道,“额,书已经在加急刻印了,想必第一批很快出来,到时候我给您送到府上。”
还要一段时日啊……付士文不舍地摸了摸。
结果出乎意料的,秦掌柜五六日的功夫,就赶出了第一批书册。
刻板已经全部刻好,苏记书坊的匠户们昼夜轮换地开始套印,先行印出一百本。秦掌柜想着这个月将这一百本卖完,下月可继续加印。
若是京都卖完,之后也可销往各地。
小秦掌柜早早的就在书铺前摆上宣板,上头写着新书售卖,标上了书名和楚宁的名字。
过往的人一看,个别感兴趣的会进来绕上一圈,绝大部分都是出门采买或是闲逛的,倒没有怎么注意。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各个书铺的生意都颇为惨淡。离秋闱不过几月,读书人多是在家中埋头苦读,要买的书自然也都买了,几乎不再出门。
几个进来看看的,自然一眼就瞧见了放在最显眼位置的《文物修复》。楚宁最终把书名改到了最简的四字,印于封首左上。
有人见上一眼,双脚便立即停在原地——那入眼的赤渊剑,剑柄和剑身的颜色竟能做到这般还原,似能隐隐感觉到那丝丝凛冽的剑气。
一人张大了嘴巴,半响回不过神来。忍不住伸手去摸,发现确实是印刷上去的,并非额外作画,眼中更添几分兴奋。
此人正是附近有名的富户,一直崇尚书香世家,奈何府上没出过一个秀才举人,他只好把最后的希望全数寄托在几个刚启蒙的孙子身上。因而,他时不时地也会到这书铺之中,看看时兴的书册,或是上榜的读书人家所做的各类诗词策论。
修补这类,对他来说并不相关,若是寻常样式,他想必是不会多看一眼。可这本书……
他赶紧喊来伙计,面露激动道,“这是何时出来的书,我怎么从来没见过还有这般多彩颜色的印法?”
就算有颜色的套印,一向都是作为批注放在每页的旁边,是书坊匠户们单独再刻印上去的,并没什么难度。然而这么多种颜色,剑柄至剑身的渐变,完全融合成一幅画,他这还是第一次见啊。
伙计笑眯眯道,“您真是好眼光,这是今日才出来的新书,是楚宁楚大人所做。上头的多色套印也是楚大人提出来的,说是用上这种方法,图案不仅清晰,且色彩丰富,买书之人看得也更欢喜。”
书铺里的其余几人被他们的声音吸引过来,纷纷驻足观看。按照惯例,新书会用窄条绕上一圈,算是压封,以免过多翻阅而毁坏了书册。
书可比寻常东西珍贵多了,尤其是这种新书,书铺一向是好生保护。
刘员外很想看看书里又是怎样的内容,他拿起一本,直接道,“不管多少,这本我买了,记在刘府的账上。”
说着,他便小心翼翼地拆开了书上的窄条,轻轻一翻,看到的正是介绍如何保护和修复瓷器的部分。
五颜六色的瓷器瞬间映入眼帘,豆青色的青瓷、珊瑚红的铜红釉瓷、湖水绿的绿釉瓷……
玲珑剔透千般好,夺得万般颜色来!
身旁几人下意识地往前探了探,也都惊得倒吸一口气。啧啧,真美啊!
再看内容,粗粗读上一遍,竟大多都能读懂。
只是不知上手如何。
楚宁为了更多人了解,选取了一些简单的情况进行介绍,每一种瓷器对应不同的修补情况,且多数步骤看起来也是能自行处理的样子。比如如何清洗家中较为珍视的瓷器,如何进行上釉补色,还有几种易操作的粘合方法。
对于要求更加精细的,楚宁也顺带提了补缺、打底的方式。当然,要做到这一步,就需要相对强大的功底了。
刘员外细想,虽然看起来他暂不需要,但这般精美的书册,买回去给他几个孙子多看看,也是个新鲜玩意儿。总比平日让他们抱着弹弓玩物丧志来得好。
这么一思量,刘员外便又另外定了五本。结果听得伙计一报价钱,竟比想象中便宜许多,又立即再拿十本,拿去送给他那些孙侄子和孙侄女们也是个不错的节礼 。
他这一买,一下就去了十来份,周围几人也很是心动,纷纷出银钱买下一本。
……
户部。
官员们今日很明显地感受到了尚书大人的异常。
这个月来户部都忙得很,尚书大人更是多事缠身,众人大多只有午时用膳才能见到他的身影。
可今日一上值,尚书大人时不时地就叫几人过去教育一番。也不是什么大事,多是无关痛痒的教导。这些话,也只有最开始进户部时,尚书大人才会意思一下地说上那么一次。
怎么突然之间,又开始给他们思想洗礼了?
从屋里陆续出来的几人凑到了一起,交头接耳道,“大人今日是不是撞邪了?我以为是哪里没做好,提心吊胆地准备挨骂,结果他居然跟我说要多注重身体,不要整日太大压力。”
这像是付大人说出来的话吗?
像吗!
当然不。这种语气和关怀,他们想都不敢想。
“哎呀,说你笨,你还真是一傻到底,你以为大人真是闲着,给你送暖汤暖水的。你没注意吗,付大人方才手肘边放了一本楚大人写的书啊!”
“对对对,我也注意到了,确实是弟妹的名字。那封首的剑画得还真不错。”
“什么画的,你什么眼神,那分明是刻印上去的。”一人驳道。
“刻印?你开什么玩笑,哪有刻印彩色图样的。”
“可我仔细瞧了数遍,就是刻印的。若是作画,不会有那般明显的边界。”他提道,“唉,可惜文衍和则明今日都去了外值,不在四院。要不直接去问问他们,想必会更加清楚。”
“也不打紧,我看那封首落了苏记的章,想是苏记出的。我们下值过去看看,不就能看清了吗?”
也是,众人好奇心起,相约下值后去买上一本。待他们从户部换好便服前往,却被路上突然冒出的一大排人吓了一跳。
这是做什么?怎么这排队的人都看不到头。
莫非前面出了什么热闹不成?
呵,谁家又抛绣球了?或是哪里又来江湖卖艺的?
诶?不对啊,没有看热闹还排队的。
他们错愕地张了张嘴,拍了拍一位仁兄的肩膀,询问道,“兄台,不好意思问一下,你们排这一长队,是……要做什么?”
对方双眼晶亮,“听说苏记出了本彩色的书,我们赶紧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