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奇葩王者说 > 1

1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奇葩王者说!

不降级才怪了!

所以宋代之后抗辽几乎都是败仗,越失败,越恐惧,就跟那些年国足恐韩一个道理。心理阴影加上精神隐疾,这恐惧症,就开始伴随宋朝历代皇帝一生了。

“天子亦大艰难!”

真宗赵恒刚继位没几年,辽国就打来了。

怎么办?

赵恒决定亲征。

(写到这发现,宋朝前三代***就没有不亲征的。)

但是赵恒这次亲征,是被寇准忽悠的,他自己心里是怂的。被寇准忽悠着亲征后,天天想跑,但又不好意思跑,就让太监盯着寇准--要是寇准怂了,那肯定大事不妙,咱们也赶快撤退。后来还是因为寇准心态表现得非常好,天天喝酒赌钱,赵恒才放下心来。

战争双方后来会战到距离宋朝首都300里外的澶渊,局势是有利于大宋的。

但辽军主帅萧太后一唬:“你爸比当年都输给老娘,更何况你!”

赵恒就害怕了--朕真的是耳根子巨软人也巨怂。

赵恒便决定“猥琐发育不要浪”,议和算了。他不顾寇准反对,以每年给辽一定的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史称“澶渊之盟”。

每年给多少岁币呢?

“助军旅之费”银10万两,绢20万匹。至雄州交割。

嗯,这不是笔小数目!

但正是因为拥有了和平,宋朝才在之后快速进入了经济繁荣期,所谓“咸平之治”。

宋朝的国家财政收入,在宋真宗晚年,其总额达到了15085万,繁花似锦啊!这数据要做对比会更惊叹,宋朝的国土面积,初期人口和资源都比唐朝差不少,但到了风调雨顺的好年景时,岁入是唐朝的7倍;即使灾年,岁入也是大唐的3倍左右。而户口则是增加416万

户(人口突破1个亿),人均财富增加3倍多。

经济繁荣、边贸红火、贡赋通达、税收富足,然而,官员贪污腐败的现象却减少了--因为赵恒严打啊!

所以,咸平四年,赵恒外出“观稼”。沿途百姓看到他的仪仗后,竟自发地欢呼“万岁”。

但到了后期,赵恒就昏聩起来。

他重用了两个人,一个叫王钦若,另外一个叫丁谓。

王钦若先是忽悠赵恒撤了寇准,接着搞起了封建迷信--主要行为就是皇帝和大臣互相忽悠,商业互吹,互相贴金,具体表现如下:

某年闹了一场全国范围的蝗灾,仙书迷赵恒决定用求仙的方式来应对。

该配合陛下的演出怎能视而不见?

于是各地奏折纷纷呈上,都说仙法有效,仙人救赵。有的蝗虫纷纷自杀了;有的蝗虫改变了口味,只喝水不吃庄稼了;有的蝗虫在天上飞时,忽然遇到一股神秘力量,原地爆炸了!连一贯清醒的寇准也上奏禀报,自己辖区内的蝗虫都抱着草死掉了……反正这些奏折逗得你都不能想象。

王钦若,史上说他是“性倾巧,敢为矫诞”,就是这个人什么都敢吹。天天伪造“天书”,他看出赵恒恐辽,所以故意向赵恒提议:“陛下若出兵收复幽、蓟两州,就可以洗掉澶渊之盟的耻辱了。”

赵恒肯定各种扯理由啊,打仗百姓苦啊,我们要爱好和平。此计不妥,还是想点其它主意吧!

王钦若:“那就只有封禅可以吹了。”那时候封禅是可以吹到外国去的。

然后赵恒心领神会,王钦若就伪造天瑞,有一天赵恒刚上完早朝,就有司来报,说“有黄帛曳左承天门南鸱尾上”!然后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封受命。兴于

宋,付于慎,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

哇塞,这不是天书从天而降么!

接着又出来个神棍故事,说赵恒有天半夜刚要睡觉,忽然卧室满堂皆亮,赵恒惊讶得睡不着啊,就看见一个神人出现,星冠绛袍跟赵恒说“一月三日,应在正殿建黄箓道场,到时会降天书《大中祥符》三篇,勿泄天机”。说完都不给他接话机会,闪电般消失。赵恒就拿小本本把这事记下来,从那天起,天天吃素斋戒,整整恭候了1个月,终于把天书盼来啦!

大家一听,无论内心信不信,反正演出来都是非常信的样子。然后赵恒就命人小心翼翼地把天书包好,放进一个金柜里。祭天地、祭宗庙、祭社稷,天下大赦,还给大家放了3天假。

(尬吹之事,赵恒还心虚理亏,怕大臣拆穿,想的应对办法是向大臣们行贿,送封口费。比方王旦是当时的宰相,赵恒怕他揭穿真相,就召王旦来喝酒,末了拿出一坛酒给王旦:“带回去!和老婆孩子一起享用吧!”王旦回家后打开一看,坛子里一滴酒都没有,全盛的特级珍珠。)

这一下子,就开了个很坏的头,全国上下一时间掀起了一股“争言祥瑞”的热潮。

一共有24300余人,连续多次联名上表请求赵恒封禅。

赵恒肯定不推辞不了了,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去了泰山,就这时候王钦若还要继续伪造天书(估计是造假上瘾了,毕竟锦上添花不嫌多),又是苍龙现世,“泰山醴泉出,锡山苍龙现。”又是神人喊赵恒快点去泰山……总之,直到赵恒封禅完,这闹剧才收场。

天书符瑞之说,荧惑朝野。沉溺封禅,广建宫观,劳民伤财。

但王钦若

尬吹也有失手的时候,比方说他说檀渊之盟,“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以万乘之尊而为城下盟,没有比这更耻辱的了!”本意是贬低寇准,哪知道赵恒觉得自己躺枪了,非常不开心。

到后来,王钦若失了势,做太子太保,赵恒改重用另外一位尬吹达人丁谓了。但此时的赵恒已是晚年精神病发作,脑子不是一直清醒。一发病,王钦若就想利用一下,天天陪赵恒聊天。

赵恒稀里糊涂,已经分不清今天几号了。有一天忽然问王钦若:“王爱卿,你怎么不去政事堂上班啊?”

哇塞,政事堂耶!那可是宰相上班的地方。

王钦若内心戏波涛汹涌,表面异常平静:“微臣已经不是宰相,不能去政事堂了哦!”

赵恒:“那怎么行!来人,快送王爱卿去政事堂!”

王钦若那个爽哦,我老王要重回权利巅峰咯。结果这事被丁谓知道了,邪魅一笑:“摆酒,我们在政事堂接待王大人。”赵恒说送回政事堂,又没说回去当官?吃饭不行啊!

聚餐一顿,就把王钦若打发走了。

丁谓见王钦若利用赵恒精神不正常,他也利用。

之前寇准在赵恒清醒时同他商量:“刘皇后干政干得太厉害了,陛下……早点让太子监国吧?”

赵恒说OK、OK,一切都OK。

过两天他犯病了,丁谓赶紧找赵恒:“寇准想让太子监国,这是拿您当空气啊!”

赵恒:“你说得都对。”把寇准轰走了。

(不过赵恒对寇准是真爱,到了临死前,经常问左右侍从:“寇准呢?怎么没看见寇准?”根本不记得自己轰走了寇准,希望寇老儿长留身边。)

在老家的寇准打了两个喷嚏。

心想:“陛

下您念我也没用,您还是没管管刘皇后。”

说起刘皇后,也是奇葩事一桩。

刘皇后名叫刘娥,是个走街串巷卖唱的女艺人。孤女,无依无靠,18岁嫁给了一个叫龚美的银匠为妻。

银匠来京城做生意,把刘娥也带来京城,在京城卖唱。

赵恒那时是襄王,还没有被立为太子,喜欢听歌听戏,瞧见刘娥,早熟的皇家少年如痴如狂。然后就把刘娥拐回襄王府。

长辈们一瞧不乐意了啊,说哪能沉迷出身这么卑贱的女子?要到赵匡义面前告他儿子的状!

赵恒一看事态不对,“猥琐发育”,把刘娥送出王府,藏到一个亲信家,继续来往。刘娥趁这个机会,开始学文化课,赵恒见状,愈发爱了。

小王爷爱上人妻,并爱了一生。赵恒即位做皇帝后,就把刘娥带进宫中封了美女,不久提贵妃,最后还让她当上了皇后。

刘娥荣宠不衰,那亲家也要封赏吧?可是刘娥是孤女啊!

奇葩来了,赵恒觉得刘娥前夫就是他亲家,让龚美改姓叫“刘美”,拼命封赏,把前夫任命为侍卫司马军都虞候了。

好在大宋社会风气开放,这事没遭什么议论。

真正遭议论的是另外一件事,同赵恒的儿子赵祯有关。

赵恒死后,赵祯登上皇位。少年天子很苦恼啊,一来女明星刘太后垂帘听政,架空小皇帝将近十年。二来,他有3个妈。

这得从赵恒还活着的时候说起,刘娥是不能生育的,但赵恒想要孩子,刘娥就使出移花接木**,将自己的侍女李氏送给赵恒。

后来,李氏怀孕了,刘娥也假装怀孕,李氏生下一个儿子,就是赵祯,立马被掉包,成了刘娥的儿子。李氏身边的襁褓里包的是一只狸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