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后被战神王爷娇宠了 > 第14章开医馆

第14章开医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后被战神王爷娇宠了!

沈青黎精心筹备的医馆,外观上与寻常的豆腐作坊并无显著差异。踏入大门,便能感受到一股古朴而宁静的气息。穿过前厅,往后便是别有洞天的后院。

后院不大,却错落有致。一座小巧的厨房坐落其中,厨房内摆放着简单实用的炊具,炉灶上还留着些许烟火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温度。厨房的对面,是一座上下两层的小楼,每层各有四个房间。房间布置简洁素雅,木质的门窗散发着淡淡的木香,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屋内,映照出一片温馨静谧的氛围。

沈青黎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将医馆内的布局规划得清晰明了。前厅被巧妙地划分出就诊区,几张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桌上还放置着笔墨纸砚,方便记录病情。就诊区的一侧,是专门的检查室,里面摆放着各类简单却实用的检查器械,虽然比不上大型医馆的完备,但对于常见病症的诊断已足够。而后院小楼的一层,其中一个房间被改造成了配药区,靠墙的地方立着一排高大的木质药柜,药柜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无数个小抽屉,每个抽屉上都工工整整地标注着各种药材的名称。房间里还摆放着捣药的臼杵、熬制中药的砂锅以及秤量药材的戥子等工具,一切都井然有序。

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准备,沈青黎特意挑选了一个黄道吉日,满心欢喜地准备开张营业。医馆开张那天,门口张灯结彩,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吸引了不少街坊邻居前来围观。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残酷。开张后的前半个月,医馆门可罗雀,冷冷清清。周围的居民们大多抱着怀疑和观望的态度,私下里纷纷议论着:“一个小姑娘哪里会看病啊?可别把人给医死了!” “就是啊,这医馆看着是像那么回事儿,可真能治病吗?”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附和声此起彼伏。面对这样的局面,沈青黎心里难免有些失落,但她始终坚信,只要自己努力,总会得到认可。

牛婶儿看着沈青黎有些落寞的样子,心疼地轻轻拍着她的手背,语重心长地安慰道:“青黎啊!别灰心,万事开头难,这道理咱都懂。你这医馆刚开,大家对你还不了解,慢慢就会好起来的。”

沈青黎微微一笑,眼中透着坚定:“牛婶儿,我没事的。我年纪小,大家一时接受不了,不相信我的医术,这都可以理解。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下去,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总会有转机的。”

话音未落,只见一位年迈的老人家颤颤巍巍地走到医馆门口。老人身形佝偻,脚步蹒跚,每走一步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她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沧桑,眼神中透着无助与绝望。原来,这已经是老奶奶来的第五家药铺了。此前,因为她身无分文,无法支付药费,已经被其他几家医馆无情地赶了出来。

沈青黎见状,赶忙快步走上前,轻轻扶住老人,关切地询问:“老奶奶,您身体哪里不舒服啊?”

老人喘着粗气,声音微弱地说道:“姑娘,我感觉喘不过气来了,胸口憋闷得难受,求求你行行好,给我老婆子一点药吧!”说着,老人眼中泛起了泪花。

看着老人家难受的样子,沈青黎心中一阵酸楚。她连忙扶着老人在椅子上坐下,温柔地说道:“奶奶,您别着急。”随后,沈青黎伸出手,轻轻搭在老人的手腕上,开始仔细地把脉。她微微皱眉,神情专注,感受着脉象的细微变化。接着,她轻声说道:“老人家,麻烦您嘴巴张开,舌头伸出来我看看。”老人依言照做。沈青黎仔细观察着老人的舌头,只见口唇、面色、指甲都呈现出青紫之色,舌质紫黯,舌边还有明显的瘀斑,脉象涩滞不畅。沈青黎心中已然有了判断,她轻声问道:“老人家,您是不是感觉心口痛,有时候胸骨后闷痛,还会牵连到肩背也痛,而且疼痛厉害的时候简直难以忍受,还时不时发作?”

老人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连忙点头:“对对对……姑娘,我老婆子是不是要死了?”

沈青黎赶忙安慰道:“老人家别急,您这病没那么严重。我给您开几副药,按时吃,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老人面露难色,嗫嚅着说:“可是姑娘,我没钱啊!”

沈青黎微笑着摆摆手:“没事的,您先把药拿回家,把病治好了再说。钱的事情您别担心。”

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双手合十,不停地作揖:“多谢大夫,您可真是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啊!”

沈青黎转身走到桌前,拿起毛笔,蘸了蘸墨汁,在纸上写下了药方:丹参六钱, 旋覆花、杏仁、茯苓、茜草、干地龙、薤白、法半夏、山楂炭、五灵脂各三钱,蒲黄五钱, 陈皮、建菖蒲、远志肉二钱,琥珀末、甘草各一钱。并细心地叮嘱道:“一日三次,饭后服用。”

老人接过药方,千恩万谢之后,迈着缓慢的步伐,拿着药方走出了医馆。沈青黎望着老人离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老人能够早日康复。

老人离开后不久,医馆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两个年轻小伙子抬着一副简易的担架匆匆走进医馆。担架上躺着一位老翁,他双目紧闭,面色如纸般惨白,毫无生气。

两个年轻人心急如焚,一进医馆便将担架重重放下。其中一个男子眼眶泛红,声音带着哭腔急切地喊道:“大夫,求求您,一定要救救我爹啊!”他满脸泪痕,神情悲痛欲绝,“我爹上山砍柴的时候,不小心被蛇咬了。我们已经跑了好几家医馆,其他大夫都说我爹没救了,您这儿是我们最后的希望了!”

沈青黎赶忙走上前,低头看向躺在地上的老翁。只见老翁嘴唇乌黑发紫,被咬的伤口处已经溃烂不堪,正不断渗出黑色的血水,散发着一股刺鼻的气味。在这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古代,这样严重的蛇伤,确实让很多医者都束手无策。

沈青黎深吸一口气,迅速镇定下来,果断地说道:“你们先把病人抬到诊疗室去,放在床上,然后先出去,我要给病人处理伤口。”

两个年轻人不敢耽搁,急忙抬起担架,按照沈青黎的指示,将老翁抬进了诊疗室,轻轻地放在床上后,便退了出去。沈青黎见他们出去后,立刻快步走到门前,伸手关上了门。

此时,医馆内安静得只能听到沈青黎急促的呼吸声。她闭上眼睛,集中精神,意识瞬间进入了自己独有的医疗空间。在这个神奇的空间里,存放着各种先进的医疗药品和器械。沈青黎熟练地找到治疗蛇伤的血清,迅速拿出一支,回到病床旁。

她小心翼翼地拿起注射器,抽取适量的血清,然后轻柔而准确地给病人注射。紧接着,她又迅速从医疗空间取出吊瓶和输液管,熟练地将吊瓶挂好,调整好输液速度,让生理盐水缓缓流入病人的体内。同时,她拿起消毒过的工具,先用大量生理盐水仔细地冲洗伤口,试图清除伤口表面的毒液和污垢。

接下来,沈青黎深知仅仅冲洗表面远远不够,必须排出伤口内的毒液。她咬咬牙,拿起锋利的刀具,在伤口处小心地做了一个十字形切口。随着切口的出现,黑色的毒液混合着鲜血缓缓流出。为了尽可能多地吸出毒液,沈青黎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拔火罐,迅速将其吸附在伤口周围。火罐与皮肤紧密贴合,随着吸力的作用,更多的毒液被吸出体外,有效地减少了毒液在病人体内的吸收。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整个诊疗过程紧张而有序。不知不觉,一个时辰已经悄然流逝。沈青黎一直专注地观察着病人的状况,终于,她欣慰地看到病人原本乌黑的唇色渐渐恢复了正常,脸色也不再像之前那样惨白如纸。

沈青黎长舒一口气,知道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她整理好工具,打开诊疗室的门。一直在门外焦急等待的年轻人立刻冲了过来,双眼布满血丝,焦急万分地问道:“大夫,我爹怎么样了?”

沈青黎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容,安慰道:“放心吧,没事了。毒素已经基本清理干净,我再给你开点药,带回去按时服用,让老人家好好养着就行了。”

年轻人听闻,眼眶再次湿润,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涕泪横流地说道:“大夫,您真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啊!若不是您,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沈青黎赶忙扶起年轻人,说道:“快起来,别这样。治病救人是我应该做的。”说完,她走到桌前,提起毛笔,略作思索后,在纸上写下了药方:“香白芷,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用麦门冬煎汤调下。”写完后,她仔细地将药方递给年轻人,并耐心叮嘱道:“一定要按照这个药方按时煎药服药,切不可马虎。”

年轻人接过药方,千恩万谢后,和同伴一起小心翼翼地将老翁抬上担架。兄弟二人抬着担架,一步一步缓缓走出了医馆,他们的背影中,满是对沈青黎的感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