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新安潮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壹佰章!
次日,京城再次被一道惊天消息震撼——皇帝楚濂竟然隐瞒了东南地区安朝朝臣与倭寇勾结的真相,导致数十万百姓惨遭屠戮,数万精兵全军覆没!
若不是其中一名士兵拼死逃出,吊着一口气跑到平安王府报信,倭寇怕是早已从东南城长驱直入,直逼京都!
消息一出,举国哗然。
朝堂上,老臣们再也按捺不住,纷纷上奏弹劾皇帝,言辞激烈,甚至有人直言:“陛下此举,无异于卖国求荣!”
楚濂坐在龙椅上,脸色铁青,手指紧紧攥着扶手,指节发白。
他本想将此事压下,以免动摇国本,却没想到事情会败露得如此之快。
更让他心惊的是,那名拼死报信的士兵,竟然直接去了平安王府!
“陛下,此事若不严惩,何以平民愤?何以慰亡灵?”
一位老臣跪在殿前,声泪俱下。
楚濂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沉声道:“此事朕自会查明,给天下一个交代。”
然而,朝堂上的风波还未平息,民间已是怨声载道。
百姓们纷纷议论,指责皇帝昏庸无能,甚至有人开始传言,说平安王才是真正的明君,应当取而代之。
与此同时,平安王府内,楚灾听着幕僚的汇报,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皇帝如今已是众叛亲离,接下来,该轮到我们出手了。”
幕僚躬身道:“王爷英明,如今朝堂上下已是人心惶惶,只要再添一把火,大事可成。”
楚灾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去安排吧,记住,要做得干净利落,别留下任何把柄。”
幕僚会意,躬身退下。
楚灾站在窗前,看着天边的晚霞,低声自语:“这天下,终究是我的。”
一周后,京城再次掀起轩然大波——闭关多年的国师突然出关,亲自上朝弹劾皇帝楚濂!
朝堂之上,国师手持前朝圣皇遗物,一柄镶嵌着龙纹的金色短剑,剑身泛着冷冽的寒光,直指楚濂。
“陛下,此乃前朝圣皇遗物‘龙渊剑’,象征着天下正统。”
国师声音洪亮,目光如炬,
“如今陛下隐瞒东南倭寇之乱,致使数十万百姓惨死,数万精兵覆没,已是失德失政,不配再居帝位!”
楚濂坐在龙椅上,脸色苍白如纸,手指紧紧攥着扶手,指节发白。
他万万没想到,国师竟会在这个时候出关,甚至还拿出了前朝圣皇的遗物!
“国师,此言何意?”
楚濂强压下心中的慌乱,沉声道。
国师冷笑一声,举起龙渊剑,剑尖直指楚濂:“陛下,前朝圣皇曾有遗训,持此剑者,可废昏君,立明主!如今陛下失德,已是天下共愤,若不退位,恐难平民愤!”
朝堂上一片哗然,老臣们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国师会如此直接地逼迫皇帝退位。
一些原本支持楚濂的朝臣,此刻也开始动摇,纷纷低头不语。
楚濂心中怒火中烧,却不敢发作。
他知道,国师在朝中威望极高,手中又有前朝圣皇遗物,若是硬碰硬,自己绝无胜算。
“国师,此事可否容朕再思量一番?”
楚濂强压怒火,语气中带着几分恳求。
国师冷哼一声,目光如刀:“陛下,此事已无回旋余地。若不退位,天下必将大乱!”
楚濂脸色铁青,手指深深掐入扶手,却无言以对。
朝堂上一片死寂,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皇帝的反应。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
紧接着,平安王楚灾大步走入殿中,身后跟着数十名全副武装的侍卫。
“皇兄,国师所言极是。”
楚灾微微一笑,目光中带着几分讥诮,
“如今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皇兄若是再不退位,恐怕连这最后的体面都保不住了。”
楚濂猛地站起身,怒视着楚灾:“你……你这是要逼宫?”
楚灾耸了耸肩,语气轻松:“皇兄言重了。臣弟不过是顺应天意,为民请命罢了。”
楚濂气得浑身发抖,却无可奈何。
他知道,自己大势已去,再挣扎也是徒劳。
“好……好得很!”
楚濂咬牙切齿,最终颓然坐回龙椅,
“朕……退位。”
朝堂上一片哗然,老臣们纷纷跪地,高呼:“陛下圣明!”
国师收起龙渊剑,转身对楚灾拱手道:“王爷,如今国不可一日无君,还请王爷即刻登基,以安天下民心。”
楚灾微微一笑,目光扫过朝堂上的众人,语气中带着几分得意:“既然如此,本王便勉为其难,暂代帝位。”
平安王楚灾登基后,按照安朝先祖的遗嘱,新皇上位理应更改朝号,以示新朝新气象。
然而,楚灾却在登基大典上宣布:“朕虽登基,却是迫不得已逼兄长退位,此事已让朕深感耻辱。为表对先祖的敬重,朕决定不改朝号,仍沿用‘安朝’之名。”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哗然。
老臣们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新皇会做出如此决定。
一些原本对楚灾抱有期待的朝臣,此刻也开始心生疑虑。
“陛下,此举恐有不妥啊。”
一位老臣上前劝谏,
“更改朝号乃是先祖遗训,若是不改,恐怕会引来非议。”
楚灾微微一笑,目光扫过朝堂上的众人,语气中带着几分坚定:“朕心意已决,诸位爱卿不必再劝。朕虽不改朝号,但必会励精图治,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
朝臣们见皇帝态度坚决,只得纷纷跪地,高呼:“陛下圣明!”
然而,尽管楚灾在朝堂上宣布不改朝号,民间的百姓却早已在私底下将新朝称为“新安朝”。
茶馆里,酒肆中,百姓们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新皇上位,居然不改朝号!”
“可不是嘛!不过咱们私底下都叫‘新安朝’,反正跟以前的‘安朝’不一样。”
“新皇上位,总得有点新气象吧?不改朝号,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醉仙楼内,梁淮安和安怀玉坐在雅间里,听着楼下的议论声,相视一笑。
“娘子,这下可真是有趣了。”
梁淮安抿了一口茶,语气中带着几分戏谑,
“新皇上位,却不肯改朝号,百姓们倒是替他改了。”
与此同时,皇宫内,楚灾站在御书房窗前,看着天边的晚霞,低声自语:“这天下,终究是我的。至于朝号,不过是个虚名罢了。”
他转身回到书案前,提笔在奏折上写下几行字,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新安朝?呵,百姓们倒是会起名字。不过,这天下,终究还是我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