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杨老头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苟道:诸天助我成神!
“我说,杨老头,你今儿个咋啦?是生病啦,还是快不行啦?”顾阳大大咧咧地迈进药店后院。
杨老头白了顾阳一眼。这小子,这段时间跟自己混熟后,本性可全露出来了,说话直来直去,一点都不考虑老年人的感受。
他没好气地回道:“没啥大事,还不是王老财那个糟老头子。他儿子病了,叫我去瞧。你猜怎么着?那小子身体亏空得厉害,都快没气了。所以啊,年轻人可别老去红楼那种地方鬼混。”杨老头说着,意味深长地瞅了顾阳一眼。
顾阳端起茶杯喝了口茶,黑着脸道:“杨老头,你可别这么看我,我可不是那种人。就我这身子骨,像是花天酒地的主儿吗?”
“嘿,这可说不准。去得少的时候,毛病也瞧不出来。等时间长了,等发现可就晚喽。”
顾阳嘿嘿一笑,说道:“还有杨老头你治不好的病?”
“放屁!他那种情况,我怎么治?要是时间短些,还能开点滋补的药慢慢调养。你是没瞧见,好家伙,都快没救了。听说还是王老财派人从红楼里抬回去的。”
顾阳眼珠子一转,说道:“老头,我手里有张方子,专门滋补身体,效果特别好,药力还很温和,绝对能治好你说的那种病。而且药草都挺便宜,就差一株二十年左右的人参。一副药下来,差不多二十多两银子。你要不要试试?”
“嗯?你还有这种方子?我活了大半辈子,还没见过能把虚成那样的人治好的大夫呢。拿出来我瞅瞅。放心,以后赚了钱,少不了给你分润。”
“我听小二说,你家在集市卖家具,一个月能赚多少?连两百文都不到吧。要是这方子真有那么神奇,我每月给你三两银子。”杨老头眼睛放光,这种方子他可从没见过。要是掌握了,县城里那些富家公子还不得争着送钱上门?一副药二十多两,卖个四十两一副,不算过分吧?
“老头,你想啥呢?才三两?你卖出去翻一倍,都有二十多两的赚头,就给三两打发我?”顾阳一脸鄙视。
“咳咳,那你说要多少?先说好了,你给我方子,我还得担风险,还得搭上些人情关系。衙门那边也得送份礼。虽说我儿子在稽查司当差,但也不能总拿他压人吧?这世道,还是得讲人情世故。
” “五两,要是生意好,你得看着情况再加点。不然,我宁愿把方子留在手里。”顾阳想了想,还是说了出来。五两银子,是顾阳仔细琢磨过的。他们一家说到底就是普通人家,要多了容易遭人眼红,小辈们还可能养成坏毛病。顾阳又不可能在这个世界待上百年。
五两银子,自家拿三两,大伯家和三叔家各分一两,足够每月开销了。家里人另外赚的钱,还能存起来,或者买点吃喝以外的东西,像新衣服、新被褥、鞋子之类的生活用品,也算是过上好日子了。
再说,还能卖杨老头一个人情,以后家里要是出了事,杨老头还能帮衬一把。
这段时间,他也摸透了杨老头的性子,这人绝对不是忘恩负义之辈。杨老头有三个儿子,两个侄子,两个侄子在药店里帮忙。大儿子在郡城稽查司当差,二儿子在县城兵营当队长,手下管着三四十号人,三儿子负责药店的药材采购,组织采药人收集药草。 总之,杨老头家势力不小。
特别是稽查司和兵营队长这两个职位,就连县老爷都得给杨老头几分面子。稽查司专门整治贪官污吏,直接向上面汇报呢。能世代经营这么大一家药店,可不是一般人。
“还有,你得给我大伯和三叔家办县城的居住证明,也就是民籍。”顾阳认真地说道。这种方子虽说不算什么稀罕物,但在这凡俗世界,绝对算得上是神药,专治肾虚,还能稍微滋养身子。说白了,经常喝这药,就算天天待在红楼也没事。
咳咳,不过就是有点损伤根基。但谁让你整天泡在红楼里呢?
“行!只要你的方子真有这么神。” 说着,顾阳就把方子递给了杨老头。
杨老头看着一大张写满药材的纸,一脸黑线。谁家的药方子用这么多种药啊?粗略一看,起码有上百种。 可越看,他心里越惊讶。虽说里面有不少大补的药材,甚至还有些微毒性的,也有凉性药。但这些看似乱七八糟的药性组合在一起,还真有那么点意思。
“研究出这张方子的人,绝对是个千古神医啊。谁能想到,为了避免虚不受补,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就是为了避开五脏虚弱,慢慢激发身体机能。”杨老头还是有点本事的,看了半天,还真看懂了一些门道。
当初顾阳看到这张方子的时候,要不是他是个修真者,也得一头雾水。
“咋样?值这个价吧?每月五两啊,记得找个信得过的人把钱送到我娘手上。信不过的人,我可不放心。我们家除了我,可都是普通人。”顾阳话里有话地说道。
“哦?我懂。让我三儿子送,行了吧?”杨老头显然听出了顾阳话里的深意。
“你家大伯和三叔叫啥名字,跟我说下,明天我就把证明送来。这张药方子,我记下你的情了。”杨老头满意地点点头。这方子要是送到当今圣上手里,肯定能得不少好处。
但他还没那么傻。开药的时候,肯定得做好伪装,只给药水,药材绝对不能让人瞧见。至于把方子送到圣上手里?信不信第二天全家就得丢了性命?
大不了就说用了什么珍贵药材,反正医术这东西复杂得很,一般的郎中都不敢说自己全懂。
杨老头收好方子,又说道:“王小子,你家最近粮食存够了没?明年可不好过啊,说不定药店都得关门一阵子。把家里的大门和院墙守好,再准备点刀剑啥的。”
顾阳笑着说:“存好了,杨老头,你也看出来了?这天一直不下雪,明年减产都是小事,就怕绝收。到时候,想吃口东西,就得进深山才能打到猎物。山外围,连根草都长不出来。城里说不定还得限制用水,那几口公用的水井,现在差不多都没水了吧?还能撑一年吗?”
“最好的办法就是紧闭城门,不然流民一冲进来,就成了强盗。衙门能有多少人镇压?还得防着城里没粮的人闹事。所以啊,日子不好过哟。”
“你小子,啥都明白,哈哈,怪不得你要把一大家子人都送进城里。聪明!”杨老头听完,哈哈大笑起来。
“不过,放心,城里有不少地主大户,家里存了大量粮食。真到了那时候,衙门肯定会让他们开仓卖粮,就是价钱贵点。要是没粮了,就来找我。我跟那些地主大户关系好着呢。”
“行,没粮我肯定来找你。”顾阳笑着应道。和这老头打好关系,不就是图个方便嘛。在顾阳看来,这老头人还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