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烽烟四起:逐鹿天下 > 第八十六章 千古谜题

第八十六章 千古谜题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烽烟四起:逐鹿天下!

当张邺大军出发,攻打雍州的消息传开后,南国和明国也都知道了一位姓张的元帅在攻打宋国国都雍州所在。

他们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趁乱加大力度,攻打宋国边境肃云郡和宁州。

“哈哈,真是天助我也!宋国现在已经自身难保,我们正好可以趁机扩大疆土。”南国君上南牧大笑说道。

“不能错过这个好机会。传令下去,出兵,务必拿下宁州!”明国君上明景阳也下达了命令。

于是,南国和明国的军队开始向宋国边境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内斗这么快就结束了。

原来张邺大军一到,都还没有打呢,雍州四郡尽皆投降。

这一消息如同惊雷一般,在整个雍州地区炸响。

原本紧张兮兮的百姓们,此刻都松了一口气,他们纷纷走出家门,欢迎大荆虎师的到来。

“这……这怎么可能?”雍州四郡的守将们都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他们原本已经做好了殊死一搏的准备,却没想到张邺大军还未攻城,自家的部队就先投降了。

“将军,我们也不想造反啊,但大荆虎师是仁者之师,他们是为了救我们百姓于水火之中的。”一位士兵说道。

“是啊,将军,我们也不想再给这些残暴的统治者卖命了。”其他士兵也纷纷附和道。

雍州四郡的守将们无奈地摇了摇头,他们知道大势已去,无法挽回。于是,他们也只好选择了投降。

那又去打鹿中这个都城,情况也是如此。

张邺大军兵临城下,还未发动进攻,宋兵自己就叛变了,主动打开了城门。

“元帅,宋兵打开城门了!”一名士兵兴奋地跑来报告。

张邺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深知,这是民心所向,是百姓们对他们大荆虎师的信任和支持。

毕竟这是来自前世的历史经验,前世的伟人正是民心所向的伟人,带领着全民族实现了统一,建立了新国。

张邺没想到,在此世界,民心所向居然如此好用。

大军所至,皆是臣服,都没有见到抵抗的宋军。

“传令下去,进城后不得扰民,违者严办!”张邺严肃地命令道。

“是!”士兵们齐声应道。

于是,大荆虎师浩浩荡荡地进入了鹿中城。

百姓们夹道欢迎,他们欢呼雀跃,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宋兵守将都蒙了,他们呆呆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自家的部队会如此轻易地背叛了他们。

“这……这到底是怎么了?”宋兵守将们喃喃自语道。

而宋世基在朝堂上得知这个消息后,直接哭晕了过去。他身边的人连忙上前搀扶,试图唤醒他。

“君上,您醒醒啊!”一位大臣焦急地喊道。

宋世基慢慢地醒了过来,他睁开双眼,眼中满是绝望和无助。

“立刻组织人员逃离鹿中,前往肃云郡!”宋世基有气无力地说道。

他的亲信们连忙组织人员,护送着他逃离了鹿中城,直往还有六万驻守的边境肃云郡奔去。

张邺又连续接收了其余三州交州、光州、并州的归附,一时间,他的威望达到了顶峰,无人能及。

南、明都感到意外,他们还没有攻克与宋境的边境,宋已经灭国了。

“这……这怎么可能?”南牧难以置信地说道。

“是啊,怎么会这样?”明景阳也是满脸的疑惑。

“君上,看来我们低估了这张邺的能力。”一位大臣说道。

“如今我们该怎么办?”南牧问道。

“君上,为今之计,我们只能暂时停止进攻,观察张邺的动向。”大臣建议道。

于是,南国和明国停止了对宋国边境的进攻。

而张邺的大军则分兵两路继续向肃云郡和宁州进发。

一路上,旌旗招展,战鼓雷鸣,士兵们士气高昂,步伐坚定。

“元帅,肃云郡已在眼前。”公孙知指着前方说道。

“传令下去,准备攻城!”张邺命令道。

随着张邺一声令下,大荆虎师的士兵们如潮水般涌向肃云郡城下。他们搭起云梯,架起投石机,准备发动进攻。

然而,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肃云郡城内竟然一片寂静,毫无抵抗之意。

“元帅,看来肃云郡已经投降了。”一位士兵兴奋地跑来报告。

“哦?是吗?”张邺微微一笑,他心中早已有所预料。

毕竟,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宋国的将领们大多选择了明智的投降。

于是,张邺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进入了肃云郡城。

城内百姓们纷纷走出家门,欢迎大荆虎师的到来。他们欢呼雀跃,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感谢大荆虎师!你们是我们的救星啊!”一位老者激动地说道。

“老人家,不必客气。我们只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张邺微笑着说道。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宁州也传来了好消息。

费施在得知宋国已经完了的消息后,也选择了归降。

这样一来,南、明两国在边境地区的防线彻底崩溃,他们再也不敢轻易挑衅大荆虎师的威严。

“报!元帅,宁州也已经投降了!”一名传令兵兴奋地跑来报告。

“好!真是太好了!”张邺听后,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神色。他深知,这将是他军事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然而,唯一奇怪的是,宋世基一行人不是逃往了肃云郡蒋琬这边了吗?

怎么蒋琬投降后,也没见到宋世基的身影。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张邺和他的将领们。

“元帅,您看这……宋世基一行人是不是已经逃离了肃云郡?”一位将领疑惑地问道。

张邺沉思片刻,说道:“不排除这种可能。但我们必须找到他们,不能让他们将来死灰复燃。”

于是,张邺下令在肃云郡周围进行搜索,但遗憾的是,他们并没有找到宋世基等人的踪迹。

这个问题,成为了一个千古谜题。

千年之后,在一片沼泽之地,一群考古学家在进行挖掘工作时,意外地发现了几千具尸体。

这些尸体保存完好,从服饰来看,正是战国时期的人。

“教授,您看这些尸体的服饰,好像是战国时期的。”一名考古学家惊讶地说道。

“真的吗?让我看看……”教授连忙走过去,仔细端详起这些尸体来。

果然,这些尸体的服饰与战国时期的记载相符。

而且,他们还发现了一枚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以及“宋”字的玉玺。

“这……这难道就是当年消失的宋国君上宋世基吗?”教授震惊地说道。

“很有可能!这枚玉玺就是最好的证明。”另一名考古学家附和道。

于是,这个发现震惊了整个考古界。

人们纷纷猜测,这可能就是当年消失的宋国君上宋世基及其随从的遗骸。

而这片沼泽之地,也因此成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

后人推算,这应该就是当时消失的宋国君上宋世基。

但具体的真相,或许只有时间才能告诉我们。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张邺和他的大荆虎师在这场统一战争中取得的胜利,不仅为国家带来了和平与稳定,更为后世留下了一段传奇的历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