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断命天师:将军独宠小命师 > 第110章 交接

第110章 交接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断命天师:将军独宠小命师!

秋日的皇宫内,一场特殊的朝会正在举行。叶知秧看着殿下神色各异的群臣,轻轻抚摸着手中的玉玺。二十年沧桑,恍若一梦。

\朕决定,禅位于太子林月笙。\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

大殿内一片哗然。虽然这个决定之前已有暗示,但真正宣布时,仍让许多人震惊。林月笙年仅二十五岁,在许多大臣眼中还太年轻。

\臣有本奏。\周家的新任家主周元瑾出列,\太子虽然贤明,但国事繁重,是否该多历练几年?\

叶知秧不动声色:\周爱卿认为,什么样的历练最重要?\

\自然是...\周元瑾正要说\朝政实务\,却见叶知秧微微一笑。

\太子自幼在明德堂学习,通晓经史,精于实务。这十年来,他走访过大江南北,深入了解民情。去年北疆危机,更是亲自处置得当。这些,难道不是最好的历练?\

殿内一时无人出声。确实,林月笙虽然年轻,但这些年表现出的能力有目共睹。特别是去年北疆之行,他不但化解了部落冲突,还促成了多项互利合作。

\不过,\叶知秧话锋一转,\为稳定朝局,朕决定以太上皇身份垂帘听政三年。这期间,将辅助新君治理国事。\

这个安排让反对的声音消弭了许多。但叶知秧知道,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平静。

散朝后,萧远珩忧心忡忡:\那些老臣不会甘心的。\

\所以要未雨绸缪。\叶知秧说,\月笙,你来说说准备。\

林月笙从容答道:\第一步,调整政事堂结构,把新科出身的官员充实到重要岗位;第二步,在地方推广议事制度,建立新的政务体系;第三步,继续深化教育改革,为将来的变革培养人才。\

\很好。\叶知秧欣慰地点头,\你考虑得很周全。不过...\她意味深长地说,\最关键的一点是什么?\

林月笙思索片刻:\是稳住军心?\

\不对。\

\是安抚老臣?\

\也不是。\叶知秧说,\最关键的是,保护改革的火种。这些年,教育改革培养出的人才,就是我们最宝贵的力量。只要这些人在,改革就不会断绝。\

正说着,王子明匆匆进来:\不好了,刚收到消息,有人在暗中串联,要趁权力交接之际生事。\

\说说看。\

\他们打算从三个方向下手:一是煽动边疆部族,制造动乱;二是散布谣言,动摇民心;三是勾结守旧派,阻碍新政。\

叶知秧不慌不忙:\这些都在预料之中。月笙,你觉得该如何应对?\

林月笙胸有成竹:\边疆有明德学堂的学子,他们精通边务,能及时发现和化解隐患;民间有各地分校建立的教化网络,可以澄清谣言;至于守旧派...\他露出自信的微笑,\新科选拔的人才已经在各个岗位站稳脚跟,他们翻不起大浪。\

\说得对。\叶知秧赞许道,\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是交接的最好时机。改革的基础已经打好,新的力量已经成长起来。\

夜深了,林月笙还在书房研究政务。叶知秧轻步走来,见案头摆着一份特别的奏章。

\这是?\

\各地明德学堂送来的建议。\林月笙说,\他们对新政都有很好的想法。比如这个关于改革地方治理的方案,就很有见地。\

叶知秧翻看奏章,越看越欣慰。这些年轻人的建议,既有理论高度,又接地气,显示出新一代治国人才的成熟。

\记住,\她郑重地说,\你最大的优势,就是有这些人才作为班底。他们既懂得传统智慧,又善于革新创造。只要用好这支力量,新政就一定能成功。\

林月笙点头:\我明白。这也是为什么我第一个命令,就是要进一步扩大明德堂的规模,在更多地方建立分校。\

\好!\叶知秧欣慰地说,\你已经真正理解了教育的重要性。不过...\她话锋一转,\越是这样,反对的力量就会越强。你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林月笙坚定地说,\就像您教导的:治国如同教化,要有耐心,要有智慧,更要有坚定的信念。\

叶知秧满意地点头。她的学生,确实已经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君主。

第二天的朝会上,林月笙宣布了第一批人事任命。让许多人意外的是,这些任命都很有讲究:既起用了新科人才,又保留了一些老臣,显示出平衡各方的智慧。

\不错。\叶知秧在帘后点头,\稳中求进,这才是治国之道。\

新朝伊始,天下观望。但明德堂的灯火,依然明亮如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