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补救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赤色脊梁!
简阳目光落在桌上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上,心中陡然一动。
地球或许会因某些人遭受创伤,但它不会因任何人而停止转动。古川亦是如此,社会进步乃是不可阻挡的必然潮流,他实在无需对此过度担忧与怀疑,只需竭尽全力去推动这进步的速度与成效便好。
他寻思着,既然能与郝建国加强沟通交流,以促进工作顺利开展,那么将此思路拓展,与其他人也加强这般沟通,交换对各类事情的看法,增进相互了解,不也能推动古川整体工作的进展吗?简阳思索着这些,试图解开心中的一个结,一个深藏心底的心结。
自来到古川,简阳便有意无意地与省委巩书记保持着一定距离,尽量减少工作之外的接触,就连工作上的正常汇报,他也下意识地选择减少。就像这次去昆明,两次途经省城,他都以行程安排紧张、时间来不及为由,过门不入。其实简阳心里明白,这个理由着实牵强。
真实原因或许是那些流言蜚语在他心中产生了微妙影响;或许是彼此地位差距过大,让简阳感到诸多不便;又或许什么都不是,只是他自身受性格、环境、成长经历以及知识素养等各方面因素影响,书生意气过重,因而有了这种避嫌之举。
单从个人层面而言,中国是一个极为推崇精神修养,注重民族气节以及个人品格中傲与谦、清与浊、上与下之分的国度。源远流长的几千年文化长河,对文人影响深远。他们或许会毫不犹豫地将自己仅有的一件御寒衣物,分给饥寒交迫之人,自己却在寒风中高歌前行;然而,他们却绝不愿接受他人的施舍,认为那是嗟来之食,会辱没读书人的名声,而从不考虑这是否出于善意,对大众或家人是否有益。所以,他们只愿做施舍者,绝不肯成为被施舍者。他们或许会极为谦逊地礼贤下士,但无论权贵出于何种动机,他们都绝不肯逢迎权贵。若对方不把面子给足,他们宁愿甘守寒舍,半步也不肯踏出。就像诸葛孔明,也要刘备三顾茅庐才肯出山。他们似乎从未思考过,自己读了这么多书,究竟是为了什么?
当然,这或许有以偏概全之嫌,但在接受过教育、有文化知识的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这种特质,我们中肯地将其称之为“书生意气”。这个称呼既形象又有趣,至于它是褒是贬,那就因人而异,要看个人的理解与运用了。
此刻,简阳就在剖析自己内心深处的这种情怀,这让他不禁有些汗颜。剖析内心最敏感之处,既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简阳的心微微颤抖,一种似痒似疼又似酥的奇妙感觉从心底泛起,他的思考能力瞬间大幅减弱,脑子变得有些空白和木然迟钝。
他不愿承认自己是因这些原因而不愿多与巩书记亲近,但事实上,的确如此。因为除此之外,他找不到其他合理的解释。简阳索性闭上眼睛,暂时什么都不去想,就那么静静地坐着,细细体会心底传来的这份颤抖与奇妙感受,既不抗拒,也不抵触,任由它蔓延开来。
许久之后,他缓缓抓起了电话。
古时帝王身居深宫治理国家,尚且知道利用上书驿站、密匣子等各种方式,加强与各地官员的联系,获取信息。而自己作为现代人,拥有比古人先进不知多少倍的沟通工具,对一个县的了解却比他们还滞后,实在值得深刻检讨。
古时大臣们深知要将地方情况及时向国家决策机关汇报,甚至不惜代价、不辞辛劳,忍受原始交通的鞍马劳顿,千里迢迢传递信息,只为得到国家的支持。因为他们明白,个人力量有限,面对困难和问题,只有借助国家之力,才能迅速克服与改善。倘若自己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可取的成绩和经验,也会及时汇报给国家,以便在更大范围内更全面地总结推广,这才是真正履行了对治下百姓的职责,尽到了管理者的责任。
发展到近代,我们更是将这种值得借鉴的经验加以拓展,创办了报纸、电台、影视、网络等具有更深层次功能的媒介,就连彼此的称呼也有了改变,“同志”,多么贴切的一个词语。
简阳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微笑,随后按下了电话号码的最后一个数字键。
他先把电话打给了东崖镇那位下午刚被自己的怒火吓坏的沈镇长。记得当时自己上车时,从反光镜里看到他还失魂落魄地站在路边,一脸死灰。唉,当时自己真是被气昏了头,这件事怎么能怪他呢?要怪,首先应该怪自己啊。
电话响了许久才被接通,可想而知,沈镇长看到这个电话号码后,内心经历了怎样的挣扎与不安,才会如此犹豫。简阳知道,此刻的他绝对不敢把电话随意乱放,对于一个忐忑不安等待的人来说,这个电话就是此时最重要的东西。也许他和自己一样,正愣愣地坐在办公室里,把电话放在桌上,两眼直直地盯着电话机,不知在想些什么。
电话接通,里面传来一个怯生生、没什么精神的声音:“简书记。”
简阳温和地笑了笑:“沈镇长,下午是我态度不好,这件事我应负主要责任,你别给自己太大心理负担。”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突然传来带着哽咽的声音:“对不起,简书记,是我工作没做好,我应该早点向您报告的,可是我……”
“好了,现在也不迟。如果你愿意,咱们现在就坦诚地聊聊这个饮水工程,总结一下得失,看看怎样补救才最为恰当。”简阳感慨万千,脑海中不禁浮现出第一次见到沈镇长时他的神情。毫无疑问,这位沈镇长是位有能力的基层干部,他学历较高,专业知识也扎实,只是胆子和魄力还需进一步锻炼。这样的干部,自己确实应该好好培养,而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对干部的教育和培养重视不够。
自己从政以来,难道就比沈镇长强很多吗?就没犯过错,没毛病吗?而巩书记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呢?如此对比,自己确实做得不够好啊!
电话里,沈镇长的情绪逐渐冷静下来,他整理了一下思路,不断地让简阳稍等,说要去拿些资料。这表明沈镇长在这个问题上做过大量的调查与思考。后来两人越聊越投机,干脆放下电话,一起进入聊天室。在那里,沈镇长借助各种资料和图片,表述得更加清晰完整,给简阳好好上了一堂生态知识课。
夜,渐渐深了。当简阳回过神时,望向墙上的钟,已经显示凌晨四点多了。
简阳赶忙叫停,在聊天室里打出一行字:“沈镇长,时间不早了,你快去休息!没谈完的话,你把需要的资料都准备好,明天下午四点到县委来,我和你一起去趟省城,咱们路上接着聊。”
沈镇长很快回话:“简书记,我们去省城?”
简阳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对,我们去省城见巩书记,他应该会很高兴见到你和古局长,一起聊聊关于维护生态平衡和发展旅游产业的话题。”
第二天上午九点半,所有在县的县委领导们纷纷赶到县委的小会议室。简阳在此召开书记办公会,就连正在陪同省旅游局和 RE 评估团的领导们,也需将工作暂时移交给副手处理,务必参加此次会议。
会议时间不长,不到一个小时。简阳一进来便说道:“今天临时召开这个会,时间不宜过长,县里还有大量工作等着大家去做,都很忙,所以请大家尽量节省时间,发言就直接开门见山,表明自己的意见,不用绕圈子或做铺垫。我们今天只讨论一个议题,就是总结这次全县自来水工程的经验教训。另外说一句,今天不追究责任,这个问题在党代会上讨论更为合适。我们现在首要面对的,是如何给全县老百姓挽回损失,所以请大家围绕这个核心发言。”
说完,简阳那严肃的目光径直锁定在郝建国身上。
郝建国被他的目光刺得有些不安,在座位上扭动了两下,才开口说道:“嗯,这个……刚刚简阳书记说得已经很清楚了,问题也提得很深刻。但我们党一直教导我们,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固然这次水利工程确实出现了一些我们之前没考虑到的意外因素,造成了一定影响,可干工作哪能不出现问题呢?又怎么能做到面面俱到?当然,我们一定要敢于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认真总结并吸取经验教训,在这一点上,我非常赞同简书记的意见。有问题,我们就找原因、找对策,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嗯,最后,就这次自来水工作我所了解的一些情况,先说说,也请同志们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简阳默不作声地看着郝建国,脸上表情虽严肃,但并无其他变化,让人很难揣摩他究竟是何看法。但在座众人从刚才的发言中,已然清楚,在今天讨论的这个问题上,两位一二把手意见并不统一,这让每个人都颇为为难,说话也变得格外谨慎,能少说就少说,能不表态就不表态。
连陈书记也没说太多,他只表示自己对这件事的情况还不太了解,但就目前所了解到的来看,这个工程确实需要认真总结。他赞成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也要严肃处理,这对教育全县广大干部,避免今后工作中再出现类似问题,提高全县干部工作能力,很有帮助且十分必要。
简阳一直安静地听着大家发言,等众人说完,他开口道:“好,刚刚听了大家的发言,虽然因各自角度和对事情的了解程度不同,在一些意见上存在差异,但有一点我们是一致的,那就是正视问题,积极寻找原因,并采取得当措施加以克服和改进。那么,根据大家的意见,我提议:其一,由县纪委、县审计局组成联合调查小组,负责对这次自来水工程中出现的违纪问题进行调查,并审查该工程所有资金的使用情况,由何书记具体负责。其二,从县农业局、林业局以及县政府对口科室办抽调精干人员,负责对这次工程实施结果和影响进行调查总结。我只有一个要求,希望大家以对古川人民负责的态度,尊重事实,客观、科学、实事求是地开展工作,具体由齐副县长负责。其三,召开专家会诊会,邀请省内外这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共同对这次水资源的不当使用进行会诊,听取他们的意见,帮助我们找到最佳解决办法。同时,请他们就今后古川整个水环境的保护与利用,给我们提出一些建议。
我们古川不能再无节制地向已然脆弱的水环境索取了,也该为它做点什么了,否则,我们无法给子孙后代留下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