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守孝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一惜流连!
燕州丰乡。
南宫玥领着南宫瑶戴了孝,出殡那日至三年内,便要以素衣示人。
不可戴冠子,可戴素花与白素带子,衣裳也是素色为主。这些南宫瑶都一一应下,她穿着素衣,穿梭在丰乡的庄子和田铺中忙碌。
住在念溪阁偏厅的妇人,也不再偷偷瞧人了。有了日光,她便会挪一个矮凳,坐在院内盯着瓦墙发呆。南宫玥许她出来晒日光、看雨。她把瓦墙外早就让家臣圈死,不给她逃跑的任何机会。
不过,那妇人,倒也像是习惯了在此地。
有时空闲,她会在后厨帮衬择菜,做些粗活。
再说平乡老宅的元珊,元淳寸步不离的照料,也让她原本想折腾玩闹的心平静了许多。
日子一日日挨着过。
尤秋柔那孪生姐姐尤黛娥带着领养来的征儿,落到了丰乡近郊外。到底是乡下,不如梁京人情冷漠。
有人看她带着孩子甚是可怜,便破例收了她,让她做整理药材的粗活。还让征儿随她住在下女使院内。
尤黛娥打算扎根在丰乡,此地盛产药材,她一定得攒够银两,医好征儿。
再说雪箐姑娘,她没有等到尤秋柔的回信,也没能等来一个梁京的口信。
南宫瑶虽不知她往外送信,倒也暗中观察她。
南宫瑶守孝那三年中,她调教的雪箐会刺绣会唱曲,还会各类小物件。她把母亲死前留的那本《钻石记》也一一教给了雪箐。
这本《钻石记》,是萧娘子毕生所研。
萧娘子年幼时,养在舅父膝下。
她的母亲王太后,是瀛国人。当年梁国实力微弱,得瀛国帮衬,拿下残破的屠壁。先帝心怀感激,虽说当时他已娶了嫡妻,但先帝狠着心将嫡妻公孙氏休了,转眼娶了瀛国幼公主王素娅。
一夜之间,公孙氏成为宫中笑柄。
萧娘子年幼时,梁国爆发内乱。那时他们依旧只有一个小小屠壁。王皇后放心不下,将幼女萧凤娴送入瀛国,养在弟弟王裕瑞身边。
萧娘子的舅父(王裕瑞)酷爱研究美石、镂空的、雕花的、镶嵌的、吊坠物的等多类款式。
萧娘子学来此招,常去各地收集彩石,做各种造型和美化。手法细腻,堪称一绝。所以南宫瑶从小,也爱石头。
那颗黄荧石,是萧娘子发现的美石中色泽最好的。
那颗蓝荧石,也是上乘之物。南宫瑶都给了雪箐。
萧娘子留给南宫玥一个玉兰花雕饰。最底下是一朵淡紫色的玉兰花,上面有一只淡黄色的玉兔,正在捣药。这个雕饰的底部有一个机关,拉动机关,这只玉兔就能捣药了。用她来做花酱、指甲油……都很适宜。萧娘子说,这个玉兰花雕饰是苓国皇后献给梁国的。她出嫁时,梁帝将此物赠给她。
留给南宫瑶的是一只玉如意、一朵荷花雕饰和一只玉兰钗子。那玉如意成色晶莹,以淡粉色为主,晕染着紫色,上面还雕刻了玉兰花图案。荷花雕饰是粉色的,那块玉是南宫槐送给萧娘子的定情礼物,萧娘子花毕生精力,细细打磨,才打磨出来。至于那玉兰钗子,是王太后的。淡黄色中还带了淡淡的粉色,有一股清新的玫瑰香。那是瀛国最好的玉。
南宫玥看着雪箐抛光打磨石头时的认真模样,更加笃定,要用这姑娘,去挖倒尤秋柔扎根在梁京的安稳人生。
之梅有个疑问,“姑娘如此用心的教,我害怕,她未必会听姑娘你的话。毕竟她是尤娘子安顿到丰乡的,定是给了什么好处。要么,就是有什么把柄在梁京握着。”
南宫瑶认真低头研磨,“她偶尔会说起,自个有个弟弟,在梁京做**。**是轻松活计,若我猜的不错,定是与这个弟弟有关。不急不急,她能安心打磨石头,也是爱了这些。而父亲当年最喜欢的,也是母亲对石头的那份热情。来日方长,人的感情变化莫测。眼下她虽深信尤姨娘,过个三五年,也不定谁是主,谁是被害的呢。”
之梅点头,觉得这位二姑娘此话甚有道理。
春来,一场春雨落地,润物细无声。
夏来,蝉鸣声四起,遍地开花,甚是好看。
秋来,一场收割一场忙。
冬来,初雪落地,银装素裹。
一转眼两人已过三年守孝期。南宫玥脱素衣,戴莲花冠。穿紫褙子、白围裳,亭亭玉立。南宫瑶穿上月白色褙子,带上玉兰花钗。
南宫玥已十五岁了。十二岁至十五岁,在丰乡三年时光,屈指可数,却是她最惬意的三年。
她长大了,眉眼间皆是成熟。
老宅拆了旧瓦墙,换了高墙。老宅盛产药材,走水路运往各州。田铺、庄子上下打点得当。这几年,莫娘子带着南宫玥学了许多盘点、算账、谈判,还学了各类绣样与小吃美食糕点制作。
十五岁的她,踏着末年初雪,身披红斗篷,提了一屉子酥糕回了宅院。
刚进院内,落了雪。
四处白净,她抖抖衣衫,跨进燃着炭火的屋子。
“姐姐又去庄子上了,这都腊月了,离除夕都没几日了,姐姐还这般四处忙碌。”
南宫玥伸开手,在火炉旁蹲着,鼻尖冻的通红,“庄子办了一个小年夜,小吃颇多。我查了账薄,又筛选了一些送去肃州的药材,这才忙碌到这会。”
再抬头时,卷帘外的红梅迎雪盛开,不见一只雀儿,大雪纷飞,甚是好看。
南宫瑶凑近暖炉,瞧了一眼偏厅,“这位妇人,这几日可好?”
南宫玥打开炭火罐,添置新炭,“好得很,这一入冬,就给她添置了许多炭火,可不敢冻着。小日子过得甚好呢。”
“她还是不曾说话?”
之琴蹲下,“我一直觉得,她就是哑巴。”
“嗯,”南宫玥点点头,“之前觉得她会说话,可这翻了年,都到第四年了。四年一言不发,怕是真的不会言语吧。”
之琴再问,“那姑娘,还打算一直养着?”
南宫玥饮下一口热茶,觉得周身温暖了不少,“过完年再说,对了,等到了除夕那晚,让元淳带着元珊,从平乡过来。这四年元淳那边虽也派去了不少人,可到底是远在平乡,诸事不便。让她带元珊,我们一起守岁。”
之琴起身,憨笑,“姑娘过完除夕,就十六岁了,到了议亲年。我估摸着,过完年,咱们这老宅的门槛,都能让喜婆子踩破。”
南宫瑶哈哈一笑,“真的呀?”
之琴点头。
南宫瑶又笑,“啊哟,那不知是哪个公子,能娶到我姐姐这么貌美如花的姑娘当娘子呢,哈哈哈哈。”
南宫玥羞红了脸,伸手去抓南宫瑶。
窗外,残雪堆地。
长明灯悬挂在红梅树下,这场雪,洋洋洒洒,染白整个丰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