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才不会喜欢他 > 我才不会喜欢他 第79节

我才不会喜欢他 第79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才不会喜欢他!

本着成人之美的善心,简宁时不时会给温照讲一讲顾林怀的事,久而久之,两个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而这些都发生完的时候,六月来了,行知中学两年一度的艺术节,在炎热的盛夏中,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

第62章 .夜空中最亮的星艺术节

行知中学为了保证艺术节质量, 两年举办一次。

说是艺术节,不过名号好听些,实际上, 是班级合唱比赛和个人才艺表演,中间再穿插些社团表演,杂七杂八混在一起,起了个好听的名字, 叫艺术节。

但艺术节, 可以说是行知中学最热闹的活动, 枯燥的学习生活,任何新奇事物都值得他们大张旗鼓地折腾。

不过今年有些不同,因为对面的师大附中的艺术节和他们定了同一天。

往年,这两所龙头学校, 为了做面子功夫,都会特地错开时间, 但今年不知道怎么回事, 像火星撞地球,谁都不愿意在时间上让步, 双方铁了心作对。

按理说, 学校举办大型活动, 会邀请许多其它学校的老师和教育局的领导。

于是,两所向来看对方不顺眼,明争暗斗的学校, 开启了抢人大战。

为此,校长特地组织了一场大会,虽顾及风度,没有明着提对面学校, 但他千叮咛万嘱咐,再三下达命令,说今年的节目必须要精品中的精品,要抓人眼球,要让人眼前一亮。

本来定好的□□歌,被师大附中一捣乱,学校直接改了主意,曲目自定,但一定要有创意。

校长都这么重视,杨老师将会议精神传达回九班时,一半人雀跃,终于不用□□歌了,一半人哀嚎,又要经历一次选歌的腥风血雨。

定合唱曲目那天,教室里吵得不可开交,慎重又慎重。

娇小的文艺委员站在讲台上,拿着黑板擦敲讲桌,拼命维持纪律,但下面乱哄哄的,同学们的情绪异常高涨。

有人说《水手》,被人嘲笑老土。

有人说《倔强》,被人嫌弃大众。

有人说《我最闪亮》,被人吐槽难唱。

有人说《精忠报国》,众人雷到无语。

众口难调,每个提议都有人挑刺儿。

新上任的文艺委员是文理分班时,从其他班转过来的,文文弱弱的,镇不住班上的一帮调皮男生,只能跺着脚干着急。

最后还是方岛看不下去,不耐烦道:“吵吵吵,有什么好吵的,听过《夜空中最亮的星》没,就这首!再吵吵,以后体育课别上了。”

没人接茬儿,教室里只静默一秒,然后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继续热火朝天地闹哄。

很明显,方岛这个体育委员,并没有像他想象中那样有威望,或许是因为平日和班里那群男生打成一片,别人都不买账。

过了一会儿,吴勉突然拍拍掌,示意他们安静:“方岛的提议不错,歌好听,也好唱,还积极向上,就这么定了。”

班长一锤定音,不想把时间浪费在选曲上。

接着,吴勉去办公室把音乐老师请来,帮他们分高低音部,定指挥手。文艺委员把歌词打印出来,每人一份。

这些都确定好之后,九班打头阵,每天趁上课前,练半个小时歌,在校园里掀起了一阵我为歌狂的浪潮。

每天中午,可以听到从四面八方传来的歌声,楼上楼下,磁带放进录音带,音乐一响,嚎嗓子开始了,到高潮时,有人对着窗口唱歌,余音绕梁。

从走廊那头,一路走,一路歌声飘扬。

九班是出了名的团结,在班主任杨老师孜孜不倦地追名逐利的熏染下,他们极其重视班级荣誉,喜欢拿各种奖,喜欢得第一。

刚开始的时候,九班同学特别踊跃,为了不上课,起哄和各科老师借晚自习,说是练习合唱比赛。

尤其是温温柔柔的语文老师,被他们说动的次数最多。偶尔杨老师也会过来,随便指导两句,不过,没人采纳,教物理的就别掺和音乐的事了。

开赛前一周,杨老师还给他们订制了一套班服,白底T恤,印着红色的拳头图案,上方写“青春”二字。

拿到班服的那天。

“太丑了吧,白送我都不要。”

“这要放商店里,我看都不会看一眼。”

“衣服上拳头干嘛用的,揍人啊。”

“揍谁啊,师大附中吗。”

……

再看文艺委员换上白色的蓬蓬纱裙,和他们一比,同学们更心塞了。

吐槽来吐槽去,意见再多,等艺术节那天,他们还是服服帖帖地穿上了班服。

那时正流行破洞衣裳,班里的女孩子爱美,花了一些小心思,这剪一个洞,那戳一个眼儿,下摆再打个结,平平无奇的T恤也穿出了别样风采。

文艺委员甚至叫来了化妆师。

听说要化妆,天刚亮,九班已经座无虚席。

女生们需要排队等化妆,所以来得早,而男生们,也来得很早,不过他们是凑热闹的,来看看女生们怎么化妆。

化妆师烫着大波浪,红唇性感而艳丽,她坐在讲桌后,从随身携带的包里倒出一堆金光闪闪的瓶瓶罐罐,又拉开一个小包,将长长短短的笔刷一一排列。

简宁早上洗了好几遍脸,每寸肌肤都没放过。正常情况,每天早晨为了赶时间,她一般潦草用凉水抹几下脸,有时候连洗面奶都不用,不过她天生底子好,再怎么揉搓,皮肤依然吹弹可破。

她素面朝天惯了,冷不丁描眉画眼,脸上敷了厚厚一层粉,眼皮上抹着浓重的眼影,丸子头吊在脑袋后,扯得她头皮疼。

最后,化妆师抓了一把口红,让女生们挑着涂,话还没说完,就被一抢而光。一群丸子头凑在一起,拔出口红盖,颜色太多,她们左挑右拣,晃晕了眼。

行知中学校风严,女孩们平时面朝书本,背朝天,对这些颜色一窍不通,也甭管适不适合自己,只管挑瞧着好看的颜色涂,然后又涌去讲台上,挤成一堆,抢着照镜子。

台下,有些男生毫不掩饰地伸长脖子左顾右盼,有些男生脸皮薄,没好意思抬头,却抵不住好奇心,悄悄撩起眼皮打量。

在化妆师的鬼斧神工下,这群早已被他们看腻的女生,竟然突像变了个人似的,一个个朱唇玉面,明眸皓齿,年轻的小伙子们目瞪口呆,看痴了。

文艺委员拎着录音机,噔噔噔跑上讲台,提议最后再练一遍歌。她为这次比赛耗费不少心力,同学们再不耐烦,但想到都是为了班级荣誉,便也妥协了。

排练期间,简宁每次想碰一下脸,都生生忍了下来。之前她不施粉黛的时候,没发现自己有这么多小动作,化了妆之后,反而觉得哪里都不得劲儿,但她又不敢轻举妄动,担心弄花妆。

不多时,年级主任通知他们搬着凳子去运动场。楼道里很快传来凳子腿碰撞的叮叮当当的声音。

出教室的时候,方岛看着简宁,没憋住笑,也没憋住心里的话:“简女侠,你脸上那两坨,红得好像猴屁股,哈哈哈哈!”

简宁气得抄起凳子朝他的凳子狠狠一撞,方岛跑得快,带着狂笑,钻入人海,一溜烟不见人影。

下到二楼,人越来越多,凳子碰来碰去,咣当咣当。

人群里,简宁一眼就看见了陶江。

他单手拎着凳子,眉眼冷淡,走在最后面,不知道是不是她的妆太浓,他甚至没有认出她,目光一扫而过,没落在她身上。

擦肩而过的瞬间,简宁捉住他的手腕,人很多,很拥挤,但没人注意到。

陶江回头,愣了一瞬,盯着这张浓妆艳抹的脸看了很久,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惊道:“你化妆了?”

简宁点点头,努了努嘴,让他看周围:“我们班女生都化了。”

“先不说这个,你帮我看看,我的腮红是不是特别红。”说着,她把脸伸到他面前,左右晃了晃。

陶江的身子微微后仰,认真地端量一番。眼前的少女面红齿白,细细弯弯的柳叶眉,睫毛长而翘,是他从来没见过的娇俏,感觉心里痒痒的,他又将目光移至她红扑扑的脸颊,说:“好像.是有点。”

他移开眼,又补充了一句:“不过挺好看的。”

说罢,他伸手想替她擦一擦,被简宁挥着手躲开。

她维持了一上午的妆,一直憋着没碰,别人更不能碰。

“怎么堵在这!”于主任站在楼梯口,探出头,朝里面堵塞的队伍大声喊着。

一道催命符施令,缓慢移动的队伍立马加快速度,简宁抬着凳子,小腿被身后的凳腿撞了好几下,拥挤的人潮推着她往下走,不知不觉和陶江走散了。

这届艺术节无比盛大,为了和师大附中一较高低,行知中学把校门布置得和当年轰动一时的校庆相差无几。

彩带飘飘,彩旗缤纷,鼓气的红拱门是八十周年校庆用的,如今为了和师大附中一决胜负,被看门的大爷从库房里翻出来,重见天日。

年级里选的歌耳熟能详,大多是《我们都一样》《明天会更好》《倔强》这些积极向上的曲子,也有不少班级另辟蹊径,选了□□,比如《保卫黄河》《歌唱祖国》之类,还有不少班级竟然撞了歌,不过常听常新。

每次音乐一起,台下的同学们不自觉地跟着一道唱,情绪持续高涨,输赢抛掷脑后,他们沉溺在此起彼伏的旋律浪潮,停在不舍得的分分秒秒里。

九班候场的时候,发生了个小意外,舞台两侧收音的话筒出了点问题,维修人员修了好久都没修好。

场边候场的九班同学等得有些着急,他们刚被杨老师叮嘱过,台下一千多号人盯着看,所有人必须保持抬头挺胸的立正姿势,蜜蜂叮了也得忍着。

活动策划老师打了个电话,说马上送两个新话筒来,请同学们再辛苦等等。

黄昏时分,夏日的热浪还未散去,太阳还未完全落入地平线,西天染红,舞台的左侧仍洒落明晃晃的金色余晖,他们的影子被斜斜地拉长。

主持人在台上,为了不冷场,卖力地和同学嘉宾们互动。

太阳整个没入山,话筒姗姗来迟,直挺挺地插在支架上。

天色已晚,薄暮冥冥,淡淡的弯月挂在天上,夏蝉未鸣,却听“轰”地一声,绚丽耀眼的镁光灯突然亮起,照亮这片暮色,每束光直射天幕,舞台中央明明灭灭,静了一瞬,台下的同学们被气氛感染,爆发出欢呼尖叫。

九班上场。

过去的半个多月,最初他们满腔热忱,定曲目都要反复推敲,后来没几日,就变得懈怠疏懒,每天机械地懒懒散散地唱。

但是当他们站上舞台时,聚光灯凝聚在头顶,唱到高潮的时候,他们的身子随着节奏来回晃动,手掌和脚步一齐跟着音乐打节拍,他们看不见台下,却表现得前所未有地好,他们不情愿穿着丑丑的班服,却有极强的集体荣誉感。

青春是一道没有答案的命题,安安静静也是轰轰烈烈,安安静静地唱好一首歌,轰轰烈烈地散场。

那是高二九班在魔鬼高三来临前,一段很美好的,很短暂的,值得永远纪念的时光。

当时觉得很普通的一件事,却让后来的他们,用了一整个高三去怀念,甚至许久以后,在街边再次听到同样的歌曲,总会停下脚步,然后想起那些有吵有闹又戮力同心的日子。

第63章 .Don't look back in a……

艺术节结束后, 九班的同学们回归了原来的平静日子,单调而乏味的学习生活,偶尔还能听见有人在惯性地哼唱曲子。

临暑假前, 于主任通知提前一个月开学,并进行摸底考试。

这条惊天噩耗,同学们从于主任郑重其事的神情中看出,她没说笑, 也不是心血来潮, 提前开学是真的。又从上届学长学姐的口中得知, 开学的摸底考试也是真的。

一时间,哀怨无数。

高一高二的他们,日子过得太舒心,总觉得高三离自己很远, 高考更是遥不可及,可他们的青春, 终究晃晃悠悠地来到了第三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