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武道神医 > 第359章王老板大气

第359章王老板大气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武道神医!

“噢?”

王叶眼波流转,这才发现自己忽略了这一点。

工厂开工没多久的时候,只是收购农户们从老阴山中,采集来的野生药材,就足以满足生产所需。

可是,他的中药材切片质量好,药效高,在各家药店中简直供不应求。

所以,每一个中间商,或者药店老板,都逐渐加大了采购量。

这也导致工厂的订单直线提升。

目前正在生产的中药材切片,还是上个月获得的订单呢。

由此可见,工厂中到底会有多繁忙?

产量提高,必然要加大在原材料采购方面的数量,这是理所当然。

王叶思索半天,笑着回应道:“欣茹姐,看来我要回桃花村一趟了,着重解决这两个问题。你先让工人们稳住,按部就班的生产即可,其他的事情不需要你们担心。”

“你能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刘欣茹松了一口气,又和王叶絮叨了老半天,才挂断电话。

余缘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已经能够轻松的迎来送往,售卖专卖店的鱼虾。

王叶心中暗喜。

在销售高峰期告一段落,余缘闲下来的时候。

王叶拉着她坐下,微笑道:“余缘,你现在基本上可以胜任这份工作了,比预计要提前了一个多月。所以从下个月开始,你就算是转正了,工资五千块钱一个月。当初王筱雅做这个工作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工资。只要你好好干,以后涨工资并不困难,还可能超越王筱雅。”

“叶子哥,此话可当真?”

余缘兴奋极了,她还以为要两个月后,才能转正。

没想到,惊喜来的这么突然,完全出乎了她的预料。

王叶点了点头,呵呵笑道:“接下来几天,由你主持这家专卖店的销售工作,并且负责接送小花上下学,能办到吗?”

“没问题。”

余缘想了想,重重的点了点头。

这第二家专卖店,每日的销售量,不能和闻青负责的第一家专卖店相比。

毕竟,第一家专卖店是一个老店,老客户多如牛毛。

这第二家专卖店的客户量,还有待提升,如今的销售量,也只是第一家专卖店的一半多一点。

所以,余缘足以应付,还能有时间接送王小花上下学。

而且到了晚上,闻青也会从第一家专卖店回来,大家一起做晚饭。

王叶满意的点了点头,叮嘱道:“行吧,等王筱雅晚上回来,你跟她说一声,就说我回村几天,尽早赶回来。有什么事情你们商量着办,实在解决不了,再给我打电话。”

“我知道了,叶子哥。”

余缘乖巧的点了点头,眼中满满的都是笑意。

毕竟,她要涨工资了。

王叶顾不了这么多,与她告别之后,简单收拾了一下个人用品,然后开着奔驰商务车赶回桃花村。

村外的路,已经修差不多了。

王叶绕了点田间小路,上了主干道,直接驱车赶到了桃花村中,进入工厂。

做完了工作量的工人,见王叶到来,赶忙热情的招呼着。

王叶一一点头致意,让他们各忙各的,不要为自己操心。

午休时间,工厂的机器全部停下。

所有工人去食堂吃午餐,王叶也赶到了食堂。

见工人们都在,王叶朗声说道:“各位工厂中的兄弟姐妹,这段时间辛苦了,我会让食堂的大厨,多增加些肉食,改善大家的工作餐。”

“王老板大气!”

“叶子敞亮!”

工人们欣喜不已,感觉这段时间的辛劳没有白费,现在被表扬,算是老板王叶对他们的认可与慰藉。

简单和大家笑谈了几句,王叶又继续说道:“今天上午,仓库主管刘欣茹向我反映了两个问题。其中一个,就是有关产量提升,工人们的工作量加重的问题,考虑到要招工。各位车间主任、三班倒的班组长合计一下,咱们到底需要招多少工人,才能让大家在不加班的情况下,完成订单的产量,还不延误交易呢?”

“这……”

此言一出,工人们纠结了,于是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现在也挺好的,加班不少,每次加班都是双倍工资,我上个月就拿了五千多块钱工资,还被奖励了一些毛巾、肥皂、洗浴用品等等。”

“话可不能这么说。刚开始进工厂工作的时候,压根就没有加班,一天八小时,很轻松,我还能照顾地里的农活。可是现在,农活都是我媳妇干,我压根顾不了家里的事情。”

“是啊,我们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主要负责生活费用来源,工作很重要,但家里的田地农活,也很重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就难以兼顾了。”

“按我说,适当加班,还是能够接受的,毕竟能够提高工资待遇。”

“是吗?若一直都是经常加班的模式,除了一些没结婚的小伙子、小姑娘愿意。估计成家的男女工人,恐怕招架不住吧?并不是每一家都有公公婆婆,能够帮助带小孩,照顾田地里的农活的。”

“那现在怎么办?再次招工,我们就不用加班了,工资也就那么多点,我还想送闺女去县城读书呢,钱从哪来?”

大家激烈的辩论,莫衷一是,最终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

王叶压了压手,待大家安静下来之后,劝说道:“我也听出来了,大家的顾虑无非是经常加班,会影响家中事务和地里的农活。不加班的话,工资有限。所以我宣布,等这次招工结束,从下个月开始,全厂工人的工资全部上涨百分之十。”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工资上涨百分之十,听起来不多,实则在偏僻的桃花村中,也不少了,足以贴补家用。

虽然没有经常加班的工资高,但能够兼顾工作和家务,也是不错的。

因此,大家都有了积极性。

各车间的主任、主管,和三班倒的班组长们,争相给出建议。

“王老板,如果想不出现任何加班,还要按时完成订单产量,最少要招四十人。加上目前的四十名工人,总共八十人,足以完成一切事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