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放了徐东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唐咸鱼王爷!
“都退下吧。”
“太子 ,魏王还有楚王留下。”
李世民微微摆手,示意其他人可以走了。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闻言,皆是绕有深意的看了李恪一眼,两人脸上各自呈现出一种对李恪的担忧。
杜如晦倒是没什么表情也没有,躬身退下。
“让你们三人留下,你们可知道为什么?”
李世民轻描淡写的问到,一双看起来略显疲倦的眼睛里闪烁着点点微光。
闻言,李承乾与李泰皆是皱眉不语。
李恪见状也没有开腔,眼观鼻鼻观心的像个没事人一样。
“李恪,你在高句丽是不是生擒了一个叫徐东之的刺客?”
可他不说话,李世民却非要他说话。
李恪闻言,目光给顿时凛然。
“回陛下,是。”
他知道这件事瞒不过,也知道李世民这么问,肯定不简单。
“放了吧。”
可就在李恪还在思索李世民为什么问起这件事的时候,他突然听到李世民风轻云淡的让自己放了。
于是,李恪的脸色霎时间巨变!
不止是他,李承乾的脸色也相当难看,原本清秀的脸上霎时间浮现一缕黑气,轩眉紧皱,很是不解。
而李泰显然也被李世民这一话一惊,刹那间有些失神,好似没听明白李世民的意思。
“陛下,您让我放了徐东之?”
李恪用低沉的语气问到。
“放了。”
而李世民,则继续用一种天下诸事都太不过他手掌心的态度淡淡道。
“为什么?”
李恪根本没有多想,直接冷冰冰的问到。
“陛下难道不知道徐东之曾在高句丽刺杀儿臣?”
李恪没有提及李泰私底下还贿赂了私军,这一点几乎可以肯定的!
他此时没有提及,也是给足了李世民面子。
“靺鞨始终是个隐患,大战在即,让他去边境为国效力。”
李世民这种包庇,简直不要太直接,根本没带丝毫含蓄的。
说是发配边疆,为国效力,但实际上不是刻意救徐东之一条命是什么?
“这就算对他的惩罚?”
李恪用一种难以置信的语气问到,眉头拧成一个“川”字。
他在想,李世民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护短了?
而且一个李泰而已,值得他这样做吗?
李恪想不明白。
之前李世民让他放过李泰,当时他觉得是李世民在力保李泰,以此来磨练李承乾 。
可现在他当着李承乾的面如此护李泰,看上去又实在太过刻意,李承乾岂会相信这只是李世民设置的磨练关卡?
“在辽东死的人,已然够了。”
“我大唐与高句丽的和平来者之不易,珍惜吧诸位。”
李世民这个理由实在勉强。
是个人都听得出来这种理由绝对不能成为让李恪放了徐东之的理由。
可他就是这么堂而皇之的说了出来,而且丝毫不考虑听者的感受。
当然,他是皇帝,他不用考虑任何人的感受。
一阵沉默。
李承乾没有出言,他在此事上似乎也没什么话语权,李世民都已经让李恪放人了,他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可是他又觉得奇怪,既然在这件事上自己没什么话语权,李世民又为什么让自己留下来?
至于李泰,此刻更是不会多言。
他当然看得出来李世民这是在刻意维护自己,面对这样的圣恩,听着受着也就是了,言多必失。
而李恪,此刻脸上已然快滴出水来。
他万万没想到李世民会来这么一手。
用自己和共苇名美雪的婚事,来换徐东之一条活路,换李泰一条活路。
李世民这是早有预谋,所以之前对徐东之之事只字不提。
今日定了自己和林婉儿的婚事,立刻将这件事提及,摆明了是在做交易,就看自己愿不愿意。
可自己不愿意又能如何?
“儿臣遵旨。”
李恪躬身拱手,忽的朗声应到。
而这一下,李承乾 和李泰几乎同时心间一颤,纷纷用难以置信的目光看向李恪。
李恪居然答应了?!
怎么可能?
莫非是听错了?
“儿臣回去就放了徐东之。”
李恪帮他们确认了一遍。
然后,两人就彻底懵逼了。
李恪为什么会答应李世民放了徐东之?
这算是服软吗?
李承乾想不明白,李泰更是觉得匪夷所思。
他原本还指望就这件事李恪能够与李世民吵起来,争执起来。
如此的话,李世民势必会大怒,收回刚才让他和高句丽公主成婚的旨意。
可他没想到李恪居然答应了,而且看上去并未做过多的心理挣扎。
到底是为什么?
李恪没有说明自己为什么会答应,因为他说完这话,李世民就微微摆手,示意三人退下。
果断的李恪转身便走,可也就是在他转身的那一刹那,整个人脸上的颜色瞬间黑了下来。
御书房门前,李泰追了出来。
“三哥,此事多谢。”
李泰可谓春风得意,对着李恪躬身拱手,说不出的恭敬。
“你谢我作甚,难道你不该多谢父皇么?”
李恪淡淡应声,脸色阴沉。
“那自是要谢的,在你的庆典之上,我定会与陛下多饮几杯。”
“没别的事,我要回去睡觉了。”
李泰还欲多言,却不料李恪已经没心情继续听下去。
诚然,谁遇到这种事心情都不会太好。
李泰表示理解,当即摆手示意“请。”
李承乾在后面看着,一直没有出声,待得李恪走后,这才山前望着李恪的背影道:“你休要得意,陛下只是在可怜你罢了。”
在李承乾看来,失去了徐东之和高句丽的李泰什么也不是。
所以陛下这一手,摆明了是在可怜他。
“那也总好过有的人,没人可怜。”
“太子殿下,告辞。”
李泰心情很不错,根本不欲与他多言。
“什么?陛下让殿下放了徐东之?”
回到府中,李义府突闻此事,也觉得匪夷所思。
不过只一瞬,他便微微点头道:“这就是陛下的手段吧。”
李恪冷笑,他何尝不知道这就是李世民的手段。
回来的路上,他认认真真的思考了这件事,最后只得出一个结论。
李世民这是在稳定朝局。
李承乾禁足已过,朝堂之上的声望也逐渐恢复。
而失去了徐东之和高句丽的李泰倒有些被压制的迹象。
所以李世民必须要让双方达到一个平衡,所以李泰不能死,也不能因为这件事而彻底被扳倒。
李世民想的,不过是尽可能的让他们三兄弟同住一个屋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