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尚书来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农门小团宠靠玄学发家致富!
叶知秋微微一愣,“你说的这个帮……”
柳欣瑶神色复杂的看了叶知秋一眼:“当然是把他们赶出去啦,永远都不能进京。我虽然小,但这点事还是能办到的。”
谁也不能阻止她赚钱!
先前她还喜欢宿诚轩,但是最近想想,宿诚轩好像也没那么吸引她。
叶知秋松了一口气。
“倒也不着急,先看看他们后面还有什么其他的动作吧。”
柳欣瑶像看怪物似的,看了叶知秋一眼:“你别怪我事先没有提醒你,这群人耗费了那么长时间来到京城,不要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绝不会轻易的撤退,穷乡僻壤出刁民,因为穷所以贪心,你好不容易出人头地,他们自然不会放过你。”
“有些事情虽然不能一劳永逸,但在短时间内不让他们妨碍着你也是好的。”
叶知秋并没有答话,柳欣瑶叹了一口气:“我这么着急也没有用,凡事还都是要靠你的。不过你要是想找我帮忙的话,我一定会当然不让。”
“你之前不是还看我不顺眼吗?”
柳欣瑶神色古怪地又看了叶知秋一眼。
“是你傻还是我傻?我们现在可是做着同样生意的说是一条船上的人也不为过,我跟你对着干,我脑子进水了吗?”
“更何况之前我的确是有些昏了头,所以才对你咄咄相逼,可是现在冷静下来想了想,你我之间倒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完全没必要如此。”
想到之前所听说的那些传闻,柳欣瑶往叶知秋身边靠了靠:“我听说你卜算挺厉害的,你能不能也替我算一卦?看看我什么时候会嫁人?”
叶知秋无奈的笑了笑。
这丫头脑子活络,只需要稍稍点透即可。
“你现在还太小了,早知道这些干什么?”
不过几个小伙伴合伙做生意的事情,终究还是传到了尚书大人的耳朵里。
柳尚书上朝回来之后,便直接抵达叶家门口。
而此刻叶大年正好从县衙回来,看到对方站在自家门口,端看那一身官服,再加上那一身的气势,只怕是个大官。
他心里有些着急。
莫不是家里人又有谁得罪了什么大官家的孩子?
叶大年紧走两步:“这位老爷,请问您是?”
身旁的仆人立马介绍:“这是咱们柳尚书,过来想要见一见叶知秋。”
他又笑意盈盈的:“您就是叶知秋的父亲吧?”
好家伙。
就连自己长什么样子都能清清楚楚的……
看来此人身份来历还真不小。
“我是。”
柳尚书微微一笑,将叶大年的反应,全都收归眼底。
这是个老实人。
“大年,你不必紧张,我们家瑶瑶与你们家知秋,还有另外几个孩子在京城开了个小铺子,今日我从那边过来,恰好就看到那小铺子生意红火,所以特地过来瞧瞧的。”
属下已经打探清楚。
叶知秋年纪不过七岁,却胆识过人。
从清平县到京城,叶家发家至此,叶知秋功劳当属第一。
女儿此前毛毛躁躁的,遇事便是嚣张跋扈,从不与人讲理。
可最近这半个月改变了不少。
就连来教瑶瑶的几位教书先生都夸瑶瑶进步之大。
他调查了一下瑶瑶最近干的事情,就唯独在京城开的那个小铺子,生意最伟大也是最为红火的。
所以他便过来瞧瞧。
叶大年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赶紧打开门,把人往里面迎:“我们家这姑娘就喜欢做这些小打小闹的生意,尚书大人不嫌弃就好。”
彼时叶知秋刚好从小厨房里面出来,脸上还沾染了一些粉末撞的东西。
看到叶大年回来,她欢欢喜喜的上前。
“爹!”
走进屋子,这才发现柳尚书也在旁边。
柳尚书跟柳欣瑶眉眼相似,脸型也如同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
毫不费力的,叶知秋便猜到了这位坐在叶大年旁边的人的身份。
“您就是柳尚书吧!”
他在朝堂上浮沉这么多年,这一身的气势,纵然连自己的小儿子瞧见了,那也要做好心理准备才过来。
谁知这丫头从进门看到他之后丝毫不露怯,甚至还主动打招呼,还一下就猜中了他的身份。
叶家能在短短一年时间做到如今这个地步,这丫头的确如传言当中所说,聪明伶俐。
“不错,”柳尚书点了点头,“我便是柳欣瑶的父亲。”
他对着自己身旁的仆人使了个眼色,仆人立马就将手中的东西送到叶知秋面前:“瑶瑶之前在宫中都有得罪,你能不计前嫌带她一起做生意是她的福气,此前我早该过来与你道歉的,只是朝中有些事情耽搁了,所以才拖延到了今日。”
柳尚书到还是讲究礼仪廉耻的。
不过在朝堂上浮沉了这么久,还能向一个几岁的小丫头低头的还不多见。
可见此人能屈能伸。
做到如今位置,那也是情理之中。
“不过就是我们小孩子之间打闹误会罢了,尚书大人不必如此。”
叶知秋将自己手中的东西放在桌子上,从中一分为二又拿了个干净的碗。
“尚书大人既然知道我与瑶瑶所开设的铺子,不如就先尝尝我们新出的新品。尚书大人见多识广,必定能够提出更好的建议!”
柳尚书看了一眼在碗里透明状的东西。
上面还撒了一些干果和葡萄干。
最外层还撒了一层桂花。
桂花虽然有些干,但丝毫不影响香味。
这外头似乎还加了一些蜂蜜。
甜甜的。
闻起来还让人心情舒畅。
见柳尚书丝毫不动,叶大年佯装发怒:“你这孩子,先把东西端下去,尚书大人未必会喜欢这些甜丝丝的东西!”
柳尚书微微一笑。
要是旁人所准备的,他自然连看都未必看一眼。
只是为了表面功夫,会找一个体面的借口。
但与叶知秋的生意,自家姑娘也牵扯其中。
尝一尝也无可厚非。
他笑了笑:“孩子也是好意,我既然是客,那就恭敬不如从命。”
尚书大人在朝堂这么久,在面对小孩子的时候,独有自己的一套章法,比起丞相家的那个小子,不知道要好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