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溺水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极品原配重回八零!
覃玉强第一个冲出家门,覃芩和老娘跟在后面。
“咋回事儿?”
覃老太看村长老周也急匆匆地往村外跑,忙拦住他急急地问道。
“嗨!快跟我救人去!”老周顾不上停下脚步,边跑边回头喊着,“赵武家的儿子!掉鱼塘了!”
赵武家儿子溺水了?
覃芩暗暗叹了口气,刚才还想有小孩去鱼塘摸鱼,保不齐会有危险,没想到这么快就应验了。
“哎呀!这下可糟了,赵武两口子都不在家,得赶紧过去看看!”覃老太招呼着一对儿女,往鱼塘方向跑去。
覃玉强跑到鱼塘边,顾不上多想脱了鞋袜就跳进鱼塘。
他对这地方很熟悉,哪里淤泥多,哪里有深坑,哪里水草繁盛……不管赵武媳妇儿啥样儿,人命面前哪能推脱?
有水性好的,已经在水里摸了一会儿,加上覃玉强很快把赵武的儿子弄上来了。
十一二岁的少年正是贪玩的时候,家里没人看管,常常偷摸着跑来摸鱼。
水少的时候还好,正值雨季鱼塘无人管理,水深、淤泥多,岸边又很湿滑,当然很容易出事儿。
想到这些,覃芩就更痛恨鱼塘的主人,包了鱼塘就应该负责起来,扔着算怎么回事?
赵武儿子年纪还小,当然没有覃玉强的好水性。平常扑腾两下还行,被水草缠住了脚踝就游不动了。
好在有同行的小伙伴儿,及时叫来救兵,这才捡回条命来。
覃老太挤进人群,让覃玉强按压少年的肚子,她自己掐着孩子的人中。
好半天,赵武的儿子才哼哼唧唧的出声儿,一双眼睛迷迷瞪瞪地看着周围。
“孩子都这样儿了,咋不见赵武两口子露面?”
“去年冬天,赵武就带着媳妇儿去南方打工了,过年都没回来。”
“要说这小子也是可怜,没人管!”
“可不咋的,以前觉得这小子可恨,到处偷鸡摸狗、惹是生非,现在觉得这小子挺可怜的。”
……
众人一片唏嘘,七嘴八舌议论着赵武一家子。
要说赵武这一家子,除去赵武泥水匠的技术水平值得称赞,其余没啥正面评价。覃芩印象最深的是赵武媳妇儿,那个肥胖又泼辣的农妇,为了点小便宜常给吴美芳当枪使。
覃老太握着赵武儿子的手掌,轻声叫着他的名字,孩子好半天才呼吸正常。
“头晕不晕?难受不难受?”覃芩叫了叫赵武儿子,让他试着坐起来。
赵武儿子费了点力气,慢慢地坐起来,无精打采地环顾四周,不知道是身体不舒服还是什么,连话都懒得说。
赵武儿子作为最早一批留守儿童,又发生这样的危险,还是让覃芩心生怜悯。
“孩子醒了,要不要把他送医院看看,别有啥后遗症。”
覃芩觉得,赵武儿子眼下反应正常,保不齐会有后遗症,征求大家意见。
“能动,应该没问题。农村孩子,哪有那么娇气!”村长老周揉了揉孩子的脑袋,皱着眉头说道。
爹妈都不在家,让谁送医院呢?谁又该出这份儿钱呢?就冲赵武一家子的为人,大伙儿能够救回孩子一条命,也算是仁义了。
“村长说的是!这孩子在家当小猫小狗养着的,呛两口水没事儿!”
“天生是个可怜人,没那娇贵命!这孩子……是可怜啊!”
“赵武就不可怜吗?谁愿意抛家舍业,去那么远的地方打工?还不是为了讨口饭吃?”
“可不是嘛!虽然能吃饱了,粮食也有剩余,可是日子咋越过越紧吧呢?”
“到处都是要花钱的地方……有几个人能像老覃家闺女似的,守着家也能挣大钱……”
“覃芩,你啥时候也能盖个大工厂,咱们给你打工呗!还省了往外面跑了!”
“是啊,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就能把钱挣了,这种好事儿谁不愿意?”
……
大家七嘴八舌地又是一阵议论,不过楼却歪到覃芩这里。
孩子长歪,对覃芩来说永远是一个不可触及的雷区。
上一世,两个儿子长歪就是因为缺乏父母关爱。她尽心管教覃玉强,不光是尽一个姐姐得责任,也是弥补上一世的缺憾。
如果,赵武夫妻不去外地打工,或许他儿子就不会成为问题少年,更不会发生这种危险。
不是为了生活,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出去打工呢?
如果……如果覃家村有企业、有工厂,赵武夫妻还会出去打工吗?
覃芩越想越激动,她是覃家村最早富起来的人,理应反哺乡邻。
她要是能在家乡办个企业,解决乡亲们的就业问题,就不会有赵武儿子这样的留守儿童,能减少许多社会问题。
“乡亲们,等我有实力我一定帮大家想想出路!”
“芩丫头,村口的沙滩地你要包下来,大伙儿肯定都同意。你也琢磨琢磨,能不能在这儿干个工厂,让大伙儿沾沾光!”村长指着远处成片的土地,无限感慨地说。
覃芩顺着村长手指的方向,陷入沉思。
……
覃玉强从赵武家回来,也是一脸凝重。
“你们是没见赵武家的光景有多烂!”覃玉强重重地叹了口气,感同身受地说,“连饭都吃不上,也难怪赵武儿子天天出去霍霍别人家。”
覃玉强后来开始上进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覃芩做生意改善了家里的生存环境。之前,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时候,他也就是个二流子。
覃玉强觉得自己万分幸运,有这么个能干的姐姐,不光改变了家庭的命运,更改变了他的命运。
“那你带点吃的过去给他留下,刚落水可别再饿着!”覃老太心痛地说,“真是个可怜孩子!”
赵武儿子的事情搅动了覃家村的宁静,更让覃芩家深受触动,毕竟他们也从难的时候过来的。
“妈,能解决他一顿、两天,时间长了光靠乡亲们接济,那哪儿行啊?”
覃芩看着窗外,若有所思地说,“还是要他父母回来,守着他长大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