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断龙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横江断山图!
“殿下……”被称为国师的苍老身影低沉而言,而桌案后的少年亦已起身。
飘带束发,袖织锦缎。气度华贵、又格外明秀隽逸的眉眼朗若深潭,虽浅凝威仪深沉,却又无丝毫高傲凌然。
鬓角的那缕垂发飘在风里,悄悄拂动,遮住了他脸儿上的神色。
“可不知殿下此次前往宗祠,擅又回返,是为何事?”国师徐徐而言,语带问诘,“正值暴雨倾盆,若稍有不慎,有所闪失……”
少年微微躬身,神情泰然:“多劳国师牵挂,不过洵儿如今倒是无恙。”
“……”国师浑浊的眼眸瞥了瞥少年额上尚还凌乱的发丝,随后沉闷跺脚,叹声道:“且不论此事,今时……实不宜贸然外出。”
“眼下桓侯府有所异动,境内不为太平,恐有他患。” 他缓缓而言,目绽幽光。
“……”短暂的沉默后,少年眼眸轻闪,声音亦是变得很轻很轻:“多劳国师提醒。”
“洵儿此行……”他眸子闭合,低低而语:“也确是莽撞了。”
国师神色稍缓,随后重重叹息:“如今王上患疾,殿下更应多多珍重才是。”
少年闻言,眸子深处晃过一缕极微的黯色。
声调微落,语蕴沉缓:“父王他……他可还好些。”
“王上春秋鼎盛,自然无恙。”
国师眼眸重转,目视少年,“但老朽想……王上不会乐意见到殿下这样任性而为的。”
“……没有。”少年似是有些厌倦道,“洵儿只是……只是回宗祠去,随便去走走罢了。”
国师眼中的晦光一闪而过,他缓缓摇首,却没有再说什么。
“不管怎样……”他一声重叹,“只是希望殿下今后行事之时,能多多考虑自己的身份,还有大武。”
“洵儿知晓。”少年静静应声,“今后洵儿定会多多诵书知政,勤加习剑。”
“殿下知道便好。”国师微微点头,这才转身离去。
……
随着雕漆门户的缓缓闭合,这殿内只余下了少年一人。
淡目凝视着桌案上跃动的火苗,静坐了许久。
哒…
一声清响,少年搁下笔墨,霍然起身,仿佛是下定了某种决心,快步迈向殿后。
缓步踏入一座静室,四周暗淡的烛火随之拢下,他面靥的轮廓顿时被映照地红白交替,半光半影。
墙壁上挂有几柄宝剑。看其剑柄剑身,以及其上镌刻的华丽花纹,显然是极为珍贵。
但少年的眸光只是在其上短暂掠过,未有半刻停留。
眸光流转,在最终定在了静室的深处。
一道漆黑剑匣孤零悬挂,缓缓映入视线。
少年深深吸气,随后取下剑匣,将之…打开。
铮……
光线震荡,空间微涟。
一道血红与灿金交织的剑影,现于少年炽热的眼目深处。
剑体修长,刃似秋霜,锋焕冷芒。漆黑的剑覃上,许多繁杂瑰艳的花纹四处蔓爬,于隐隐之间勾勒出一道……黯淡无光的龙纹。
龙爪攀附剑身,龙瞳如蕴天渊,只是第一目的刹那恍惚,灵魂却已似是被缓缓拖拽,陷入一座越来越深的无底深渊。
绯芒乍放,光线陡暗。
待视线清明之时,那道金红剑芒已不复存在。
仿佛方才的一切,只是他恍惚中产生的幻觉。
但一道弥留的金红影依旧深深刻印于少年的瞳仁之中,始终未散。
心神微乱,手指又不自觉地触向那已是光华皆敛的剑身。
叮……
缓缓握起手中的金红长剑,顷刻绯光大放,少年颤目注视着它,点点光流循着剑锋划过的轨迹不断垂落,犹如一颗颗…凋零的火烬。
垂于剑覃,落于石缝,最终融于黑暗的虚无。
剑影挥出,绯光飞掠。
桌案沿着一道细长的红痕,完整而平滑的分为了两半。
然后,在少年骤缩的视线中,湮灭为无数飞散的……黑尘。
残留的绯芒中,不见一丝一毫它曾经存在过的痕迹。
一道模糊的光影闪过,仿佛有什么东西在眼前忽然炸开,又似是有什么冰冷的东西在疯狂地爬上他的骨髓,少年眼眸剧动,心魂大乱,持剑的手腕在锥心刺骨的疼痛中下意识松开。
咚……
长剑坠地的声音不轻不重,而落地之时已是光泽尽没,黯淡的剑身与凡物并无他二。
将之再度拾起之时,已不见那些流溢的绯芒。
“好一把……宝剑!”少年缓缓吐气,气息剧荡。
他心中焉能不惊。
“不过,若是如传闻中那般……”
少年定目端详着剑身,终于在一处位置寻到几个细小繁复的暗银古字,字迹苍劲雄厚,颇具气势威韵。
——————
断龙
——————
“断龙。”他轻声而念,然后将这两个字深深刻入心魂之中。
轻轻地抚摸着再度沉寂的剑身,方才昙花乍现的恐惧感犹萦心扉,弥久未散。
铿!
宝剑重入剑匣,悬于壁上。而少年则是静默跪坐其旁,凝神盯望,气息难定。
双目低垂,薄唇微张,随之,一声低不可闻的自语回荡。
……
“殿下。”
随着这声呼唤响起,武洵顿时回神,扭头回望,一名与他年纪相仿的少年已是不知何时站在了他身后,正面带热切地望着他。
这少年乃是当朝大将军膝下独子,名唤卫彦。
或是王侯间私下之约,二人自幼相依,手足般情谊,早已如亲兄弟一般。
“大将军呢?”武洵微笑问道。
“父亲镇守西北去了。”卫彦摇头道。
“……哦?”武洵隽眸稍敛,显得有些许的失落,“我还想向大将军……”
言罢,他卸下腰间一柄普通的佩剑,心神收束,一股气势自然散发。
手擎剑覃,剑锋遥指向宫院外的朱红大门。
“今日有兴趣和我斗剑拆招吗?”武洵咧了咧嘴,亦是
卫彦闻言不禁一笑,同样自腰间抽出一柄短剑。
两个少年面露笑容,手中的剑锋又各自对准了对方的面心。
“殿下若有意,卫彦也不好拒绝了。”
“看招。”武洵干脆地低喝道,提腕出锋,剑尖已是猛然点下。
剑意并非凌厉,却有生息不尽,连绵不绝之意,如碧水波浪,如岛夜雷雨,层层叠叠,一浪高过一浪,在鹤唳风声中骤然下压。
纤毫毕现的剑芒俯冲而下,剑芒未至,便已是风声扑面,
卫彦眼神一凝,身形稍动,臂剑相合。剑锋轻挑,力达剑尖,直迎而上。
如抽刀断水,如飞鱼跃泉,他手中的剑酣畅淋漓地划过一个弧线,化作万千游鱼飞散,缠上那如波涛般斩来的层叠剑芒。
但只见武洵点来的剑尖临近时忽又化点为刺,一式下击,没有任何花哨地向着卫彦而来。
如雷电裂云,如耀阳破海,这一式的剑光分外的璀璨夺目,大有几分凌厉杀绝之势。
卫彦神色陡变,手中剑招变换,剑尖灵活回防,重抵胸前。
如星斗收隐,如雾雨震碎,盛开的剑光结成了一朵朵瑰艳的花,接捧上了那颗落下的“大日”。
双剑相抵,金铁奏鸣。
一击不成,武洵抹剑抽回,二人相视一笑,目中皆是战意更浓。
“再来!”武洵立剑沉腕,这回是向下刺去……
两名少年在宽阔的亭台内交手,只见双剑舞动,刺点崩搅,格击劈砍,行云流水,动作干净利落,圆润通透,可是一番风景。
剑影交替,齐声奏鸣,锋刃上反复折射的耀目白光穿梭树梢,融合着摇曳的翠色映于窗棂,融于砖墙,飞掠的剪影如同黄花般散落了满地。
瞅准时机,武洵手腕一扭,震开卫彦的剑腕,剑尖挟着破风声骤然斜刺,在一声轻笑和卫彦的惊呼间,稳稳停在了卫彦的胸口前。
“看来这场比试是我略胜一筹了。”武洵垂剑低颈,笑意吟吟,汗津津的颊前的那一绺发丝垂贴着额头,很快又在清风中重新飘起拂动。
卫彦显得有些懊恼和郁闷地收下了剑。
“殿下……你的剑术又精进了。”他无奈道。
武洵归剑入鞘,笑着走近卫彦:“若要我相让,倒也未尝不可。”
卫彦不服气地撇了撇嘴:“有何意义?”
“不跟你争这些了。”武洵垂发飘扬,目光灼然,他执过卫彦的衣袖,“先跟我来……”
“我这里……有了件有趣的东西。”武洵轻声道。
“哦?”卫彦奇道,兴致被明显调动:“是何之物?”
……
面前的漆黑剑匣被再次取出,金红色的剑身霎时显露之时,朦胧的绯光再次铺开一片光晕。
“这是?!”卫彦瞳孔收缩,气息骤敛。
武洵有意无意的摩挲着那光洁的剑身,指尖微颤,轻轻掠过那两个苍劲的大字。
“断龙……之剑,”卫彦死死地盯望着,发颤的口中不自觉地出声低念,
仿佛有种神秘的信息的载于心中流淌。
又仿佛……有一道沉重的气息,无声压覆在了灵魂之上。直压的他几乎喘不过气。
但若只看外表,只透过那锋利无比的剑刃,还有隐隐间若有若无的压抑气息,这必然……
……绝非凡器。
“这是……从何得来的?”如大梦初醒,卫彦足足深呼吸了十数次,方才强行压下杂念,逐渐平息了胸膛的起伏。
他微颤的声音有着浓烈惊疑,更有着深深的谨慎。
武洵深深吸了一口气,凝望着金红色的剑身,目光竟是显得有些迷蒙。
“宗祠……”
卫彦愕然看着武洵,有些不知所措,片刻后,他才迟疑道。
“莫非殿下你今日忽归宗祠,就是为了取走……”
武洵没有说话,不过沉默已是代表了他的默认。
“可是这等贵重之物存放在宗祠,必然是细心看管,又是如何……”卫彦显得极为的讶异。
“拿到?”武洵有些好笑地合上剑匣,将它重新收入桌架之上。
“已经很久了……”武洵轻声低语,目光似是仍不愿割舍,久久停留在金红长剑上。
“我初入宗祠,便发现它悬在祠堂匾额内,而似乎除我外,竟无人发觉。”
“想想看,着实有些怪异。”他摇了摇头,眼目中同样流露疑惑。
“王上他可知晓。”卫彦有些紧张道。
武洵闻言,不禁黯然。
”父王他尚在病中,那群老顽固……“他嘴唇稍撇,咬唇恨恨道,“也不知何时能让我亲见父王。“
“国师可刚来过我府,废话一箩筐,言无需我担心,只教我好好温习学业,勤加习武。”
“卫彦端详着面前的金红长剑。“这把剑倒底是什么来历?”
“只惜大将军已是出征,身边倒是少了个知心人。”
武洵耸了耸肩。他抽出自己的佩剑,随意的扔在一旁,又接过那把金红长剑。
只闻入鞘的清吟声,这把名为断龙的宝剑已在那如鳞皮的鞘中敛下了光华。
“听国师所言……”武洵眼皮微垂,他尚还稚嫩的脸颊上浮现了一丝难以言明的神色。
“将军已是出征,怕是要等些时日了。”
轰隆隆……
天空沉沉压下,因涳濛而显得无比的寥廓遥远,不知何时汇来的乌云间滚过雷霆的轰鸣。
言语未曾落下,倏尔大雨滂沱。
少年踏出殿外,仰望着那忽然满天斜下的细细雨线。
蓄着雨水的乌云是从……那里漫来的。
在那青石间盛开的无数水花中,他离开的身影是那样迷离。
这场雨持续了一个下午,亦是下了整整一夜,直至天边的晨曦耀下,方是渐渐收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