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农女悍妻:残疾首辅欲又撩 > 第84章 酷似旧人

第84章 酷似旧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农女悍妻:残疾首辅欲又撩!

唐三郎抿了抿唇,“我尽力而为。”

“我不要你尽力,我只要姐姐回来。你答应我,我就乖乖去李夫子家上学吃饭。不然就带我去找姐姐。”

小豆丁很固执。

但他才四岁,跟着去了也会成为他们的累赘。

唐三郎只好点头答应。

小豆丁乖巧地起身穿好衣服,喝了粥和馒头,也没让唐三郎送,自己背着布袋就往李夫子家走。

但唐三郎还是不放心,远远跟在他身后,直到看见他安全地到了李夫子家,他才折身去了里正家。

“你是说,状告到亭长那里去?”里正瞪大了眼睛,“可是那……昨天那人不是跟亭长之间有关系吗?”

唐三郎凝重着一张脸,“但亭长要顾及颜面,倘若这件事我们闹大了,亭长执意维护那些人,会对他的声誉有损失。民心不稳,他这个亭长也做不长时间。”

里正张了张嘴巴,犹豫了好久才咬牙应下,“好,咱们就去试试。我跟亭长也见过几次面,以我瞧着,亭长不像是那等不分黑白的人。”

唐三郎点点头,“事不宜迟,她们被抓走多一刻就多一刻的危险,我们得赶紧动身。”

“好。”

里正交代了小丫几句,然后跟唐三郎去了隔壁村子找吴永他爹。

吴永他爹不知道他们是去干嘛的,只知道唐三郎给了钱,要去镇子上。

正好昨天没下雪,路上原本的雪化掉不少,牛车的生意又能重新做起来了。

他就接了这桩生意。

吴永他爹拉着唐三郎和里正到了镇子上之后就回去了。

里正只来过几次镇上的县衙盖公印,并不知道里正家在哪,就直接带着唐三郎去了衙门。

到了衙门门口,里正手里拿着一块碎银往官差手里塞,“官爷,跟你打听个消息,昨晚是不是抓了两个女娃子进来啊?”

“是啊,老马抓回来的,咋?”官差接过那块碎银子,掀了一个眼皮瞅他们两个。

“那俩女娃子是我们村子里的,两个女娃子犯不了什么大事,那群人定是搞错了。官爷您能不能行行好......”

没等两人说完,那官差就把银子丢了回来。

官差虽然很馋那块银子,但不敢收。

“这可不行,你别的事找我还行,但昨天老马抓回来的那两个丫头是上面盯着的人,我可不敢动啊。”

“官爷你还没听我说完呢!”里正有些着急,唐三郎也皱了眉,看来这件事有些棘手了。

“啥事都不行!上面交代了,这两人可是重犯,都关到地牢里去了!”

许是看两人太着急了,那官差又透露了一点消息出来,“不过你也别着急,那俩丫头人在牢里面,还没定罪也没受什么苦,就是住的环境差了点,出不了什么事。”

里正松了口气忙把那银子又塞给官差。

“官爷,拿着喝酒,喝酒啊。”

官差看了眼周遭没人看见,也就收了那银子。

“我跟牢里有个兄弟关系好,这样吧,你们要是有什么话要帮忙带的,我可以帮你们带进去。”

收了钱,官差自然也不会不给这点面子。

里正想了想,但想问的太多了,也不好说给官差听,只好看向唐三郎。

唐三郎:“劳烦官爷告诉她们一声,家里孩子有人照顾,安心便是。”

见这人打扮和说话,官差就知道这是个读书人了。

大周朝对读书人都有几分恭敬,他也笑了笑,“好嘞。没别的事我就先去忙了。”

说着,官差拿着那碎银子回去了。

“怎么就关到地牢里去了呢!”里正重重地叹了口气,满脸发愁。

唐三郎也蹙着眉:“大周律例,只有死刑犯和特殊的犯人会被关到地牢去。”

里正虽然大小也是个官,但对于这些也是一知半解的,他长长地叹了口气。

“咱们还要状告那王棋吗?”

唐三郎也在思忱着,从那官差的态度上来看,王棋似乎有什么势力让人忌惮。

正想着,一身湖蓝色绣锦长衫,肩披狐裘的男子带着一个持剑的黑衣少年大步流星地走到衙门口。

官差似乎认识,恭敬地把人请进去了。

唐三郎眸子微微一动,“公子留步!”

宋浔踏出的步子微顿,侧头看向喊话的青衣麻布少年郎。

此人一身书卷气息,眉宇间清秀异常,眉眼更是酷似以往熟悉的旧人。

宋浔面色不禁一僵,随后眼神黯然下去。

怎么会是他呢?

曾经名满周都的小神医早就死在了他名声最盛的那一年。

大千世界,有长相相似的人再奇怪不过了。

微微理了理心绪,宋浔疏离询问:“你是在叫我?”

唐三郎点点头,他拄着拄拐上前了两步,以确保宋浔能听清自己的话。

而看到他走路姿态之后,宋浔心里最后的一丝疑惑也打消了。

那人怎么可能允许自己身有疾而无医呢?

“公子可是这衙门的官爷?”

宋浔微微摇头,“你若要报官,去一旁击鼓鸣冤便是。”

“倘若是这鼓鸣不了的冤情呢?”

少年郎眼神熠熠,步子虽跛,但眼神坚定灼热。

宋浔一噎,“大周有大周律例王法,只要你有冤屈,为官者自然会为你平冤。”

“倘若官官相护,鸣冤无门呢?”

唐三郎步步紧逼。

这句话,却是让门口的官差脸色都一变,直接拔出了腰间的佩剑。

“大胆!衙门公堂之前,岂容你胡言乱语!”

两人冷剑已经拔出,直指唐三郎,但唐三郎的眼底却无惧意。

宋浔倒是对这少年郎起了几分兴趣,不过眼下他有更重要的事情,不能跟唐三郎继续周旋。

“你这少年倒是有趣,不过我现在有急事,你若是想平冤,可以到城东宋府找我,你的冤屈我稍后再听。”

顿了顿,宋浔又用折扇指了指旁边的鼓,“不过我觉得你可以相信这龙泉镇的亭长,他还算是个好官。”

唐三郎眼神固执,“倘若,我要鸣的冤刻不容缓呢?事关两条人命,草民本无意冒犯,还请公子见谅。”

饶是宋浔对这少年郎的兴趣再大,这会儿也冷下脸了。

风行跟在宋浔身边十多年,自然清楚自家公子的意思。

他冷了脸,“我家公子好心帮你,你不要得寸进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