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成了一种流行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九零财运小辣妻!
这衣裳真的很漂亮,李红霞也很珍视,她轻抚着衣角,动作轻柔,好像轻抚着价值连城的绸缎一样。
良久,她说道:“我先将这衣裳脱下来,可别弄脏了。”
“给您带了两件呢,弄脏了,还有一件。”
夏语冰又介绍道:“这衣裳衣料大部分都用的是羊绒,做出来既柔软又暖和,这天寒地冻的,到时候您去夜校了,就穿这个。”
“这么好的衣裳,我可舍不得穿。”李红霞却是摇摇头。
她虽然不知道这衣裳到底能值多少钱,但是光看这料子,也知道它品质非凡了。
“妈,这可是咱自家生产的衣裳,您穿到学校去了,也算是给女儿做广告了嘛。”夏语冰撒娇地说道。
“做广告让你大嫂去就行了,她年轻人,穿这衣裳才好看。”李红霞说着才想了起来,问道:“你给你嫂子带了没?”
“带了呀。”夏语冰指着另外一个纸袋,“一人两件,谁也不含糊。”
“你哥呢?”
“没呢,我还没开始做男装。”
“好吧。”
“这衣裳您要舍得穿啊,可别让人说,你女儿是开服装厂的,老妈却是连衣裳都没得穿。”夏语冰嘟哝了一句。
李红霞听到她这样说,才道:“行,我穿还不行嘛,我以后天天穿。”
“姑姑,姑姑,你的服装厂做童装吗?”一旁的夏月禾忍不住地问道:“奶奶穿这衣裳可真好看,我也想要。”
“月禾嘴可真甜,姑姑的服装厂还没做童装呢,等以后做了,我肯定先带两件给你。”夏语冰笑着伸手,捏捏她的脸。
“谢谢姑姑。”
夏月禾高兴地说道,巴不得夏语冰马上就能做童装,这样,她就再也不用担心,没衣裳穿了。
跟李红霞聊了会天,夏语冰就打算回去了,李红霞也没拦她,只站起身来送她,“语冰,你自己也要多多注意身体,有什么要妈帮忙的就说,若是没钱了,妈这里还有一点。”
说着,她就要去屋里拿钱,夏语冰连忙拦住了她,“妈,我有钱,我现在开厂呢,我还能没钱?”
“我知道你开厂又欠了好大一笔债呢。”李红霞说道:“你可别打肿脸充胖子,没钱了,一定要跟我们说。”
“放心吧,我又不傻,有家人不求,还故意自己扛着啊。”
夏语冰说着,好像想到了什么似的,又问道:“妈,你们最近看电视了没有?”
“没有。”李红霞摇摇头,“我们这一天忙得,哪有空看电视啊,你怎么突然这么问?”
“没事,我就随便问问,妈,你们平常也别太劳累了,要劳逸结合哈。”
“我知道,你放心吧。”李红霞说着,关上了门,自己送了夏语冰下楼。
又看着夏语冰打到了车,然后才回去。
虽然夏语冰如今已经录了几次节目了,但是真正播出的节目还只有一期,再加上她的广告都是晚上跟清晨才播出,所以,李红霞竟然还没有看到。
既然她没看到,夏语冰也就没主动说。
反正今年这一年,自己都得跑电视台呢,到时候她总会看到的。
从李红霞这里离开后,夏语冰才想起,自己忘记跟李红霞,说李倩倩的事情了。
她估计李倩倩现在还在宁州,不过宁州这么大,以后他们也不一定还能遇上。
所以也就不管她了,反正这个女人也没想过要来探望自己的女儿。
翌日。
夏语冰又是神采奕奕地去到厂里,先去生产部巡视了一圈,说了两句鼓励的话,然后又找会计梁建平统计前一天的销售额,再去销售部,核对客户名单,统计发货款式跟尺码,以及时调整生产部的生产情况,以及安排专人发货。
虽然说她现在是一个老板,但现在厂里人员有限,好多事情底下的人不懂,所以还需要她亲力亲为,等以后,她将流程搞顺了,才能轻松点。
不过,让她感到高兴的是,她通过电视广告,进行电话销售的这种方法目前进行得非常顺利,每天都能收到不少订单。
或许是因为现在电销还不太流行,所以,通过电话购物,反而是一种新奇的方式,许多人都觉得好奇,想要尝试。
顾客们都很期待收到来自远方的快递,就好像是收到亲朋好友寄来的信件那般期待。
当然,不同的是,这是付了钱的。
而且,电话购物,本来就是一件时兴事,若是收到了快递,还会被邻居们羡煞一番。
一开始,大家都是靠着电视台的信誉,试探性地购买,想着都上电视台打广告了,应该不会骗人,但是随着第一个购买的人拿到衣裳,越到了后面,就越有些口口相传的架势了。
虽然夏语冰这衣裳卖得非常贵,但越是贵,便越是容易被人追捧跟比较。
未来有一个轻奢的概念,夏语冰这衣裳,在这时下人的眼里,也勉强算得上是轻奢吧。
虽然贵,但却刚好踩在大家的经济范围之内,若是咬咬牙,他们也能掏钱买得起。
……
平沙,一户普通的职工家里。
在家带娃的王翠花,家里的门突然被人敲响了,“王翠花在家吗?”
“谁啊?”王翠花疑惑地打开门一看,外面站着的却是一个邮递员,“你是?”
“这是你的包裹,请签收。”邮递员将邮政包裹递给她。
王翠花有些奇怪地看着这包裹,“谁寄来的啊?”
他们住的都是筒子楼,谁家有点声音,别人家也能听到,很快,大家都出来看了,旁边邻居笑着说道:“你管他谁寄来的,反正又不要你付钱,你签收了呗。”
在他们的起哄下,王翠花有些迟疑地签收了包裹,然后又迷迷糊糊的将包裹撕开了。
一看,里面竟然是一件非常的漂亮的衣裳,除此之外,还有一封手写信,以及一张广告宣传单。
“哇,这衣裳真的好漂亮啊,谁寄来的?”
“是啊,真的好漂亮。”
“质量也很好,好柔软,穿上肯定暖和。”
“肯定是你男人寄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