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皇帝又如何!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医妃她又在兴风作浪!
五王爷越想,心中越是激动,当即又朝随从吩咐道:“携本王令牌去趟刑部,叫那些吃干饭的好好审,定要想办法把高家那些个嘴巴撬开!”
随从领命而去,将五王爷的话原原本本说给了刑部尚书听。
刑部自然不敢怠慢,再三答应了下来。
狱卒们见此,却忍不住窃窃私语。
“早上湘贵妃那边才派了人来,这刚过中午五王爷的人又来了,高家这些个究竟是得罪谁了!”
“谁让他们得了宝贝却自己藏着掖着,别人瞧着可不得眼红!”
“害别瞎聊天了,既然五王爷吩咐了,那就赶紧再把人提出来审一遍,记住了!打几棍子,别给弄出人命就行……”
不料这时,牢门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不好啦,有人劫狱!!”
……
而此时宫门外。
李式微就盘坐在宫门口,她身后是乌泱泱几百名大夫,周遭则是无数闻讯而来撑腰的百姓,以及前来看热闹之人。
突然,一阵喧哗声远远传来。
紧接着人群后头突然冲出几十人,基本上都是一男一女,看似夫妻的打扮。
“谁是李式微?谁是楚王妃李式微?”
李式微刚站起身来,那些人就双眼大亮,奋不顾身地冲到了她身前,又是去拽她的手,又是给她下跪。
张嘴便是泪声俱下的哭诉:“求求楚王妃赐我们一副生子药吧,我们老李家三代单传,如今家中八十老母垂危病床,临死前最大的冤枉就是希望我们生个孩子,不然老李的香火就要断了!”
不等李式微说话,又一对夫妇嚎哭着扑过来:“我们十五岁的孩子,前年淹水里没了,我们只是想再生个孩子回来,要不然我们活着都没盼头,求求你楚王妃,求求你帮帮我们吧!”
“是啊楚王妃,既然你们高家有这么好的药,求求你赶紧拿出来吧,我们都会对你感恩戴德的!”
“楚王妃只要你肯把药交出来,我便把你的名字刻在我身上,天天给你祈福诵经,保佑你全家平安!我给你磕头啦!”
那人说完就朝李式微磕起了头,旁人见状也纷纷效仿,一时间磕头声一片,大有李式微不给药就不停的架势。
李式微赶紧去拦:“你们快起来,世上根本就没有这种药……”
怎料她这话刚一落下,这些人瞬间就变了脸色!
“你胡说!你高家若不是因为私藏神药,不然怎么会被皇上抄家!”
“就是就是,楚王妃你可不能见死不救啊!我要是生不出孩子,我会被我夫家卖去窑子,我就没命活了!
“楚王妃你就别骗人了,我可听说你当年与楚王睡了一觉就有了孩子,要不是因为生子药,你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怀上了?这种好东西不交出来,只留着自家用,你们也太自私了!”
“如今燕国国力不敌傲月国,便是因为男丁越来越少的缘故,若有那生子药燕国国力将越发强盛!宋家却瞒而不报,简直是咱们燕国之耻!”
这些人越说越离谱,字字句句皆是谴责。
李式微耐着性子再次解释,结果反倒引来更冷厉的责骂和讥讽。
老头儿们看不下去,上前阻拦,竟也被骂诅咒为虐。
加上那些个妇人的痛哭和抹泪,倒衬得李式微等人像是多么不近人情,多么自私自利。
周围舆论本来偏向李式微,经过这些人一番挑拨,这会儿竟也纷纷站到了李式微的对立面,竟还有骂高家活该的!
旁人若只是挤兑她也就罢了,但辱骂高家,可完全戳中了她的命门!!
“我说没有就是没有,你们既然听不懂人话,那我也无需和你们客气!今日起,我门下所有医馆皆数关门,皇上一日不放人,医馆便一日不开业!”
这话一出,那数名老头几乎毫不犹豫应了下来,声音响亮气势如虹!
消息传入宫内不过半刻钟。
燕帝闻言嗤之以鼻:“区区几个医馆,停便停了又如何!朕最厌恶遭人威胁!”
但很快,燕帝便发现李式微这句话,并不是狂妄自大之言……
高家名下虽然只有几家医馆,但架不住李式微的徒弟多啊!!!
这几百个老头虽然来自全国各地,但大多都是京城和周边城镇的大夫,再加上这些大夫们底下又有徒子徒孙,林林总总,竟囊括了京城以及京城周遭大部分的医馆!
而这些医馆统一停业,导致了所有病患只能涌入别家医馆。
而那些开着的医馆,压根没有接纳这么多病人的压力。
是以如此许多病人压根排不上号看病,其中不乏许多有钱人,乃至权贵之流!
牵一发而动全身,医者之流所组成的势力,原来有这么大的能量!!
仅仅只是半日光景,皇宫去门外的人又多了一圈——那些实在排不上号看病的,只能来皇宫门外求医。
面对埋怨和哭诉,这次李式微却狠下了心。
“我高家有难,所有人都在看热闹,全然没人愿意站出来帮我高家。既然如此我为何要同情你们,既然我高家没法好过,那就大家一起痛苦又何妨!你们要埋怨,不如埋怨当今圣上,导致你们看不了病的不是我李式微,正是当今圣上!!”
苦难不落到自己头上,众人只会看热闹。
可一旦落到自己头上,所有人都对此同仇敌忾了起来。
是以许多人又站在了李式微这边,纷纷聚在了宫门外,请燕帝放人。
而将此事再度推向高热的,是第二日清晨,除了大夫们以及这些求医之人外,宫门外又多了一拨人——入京科考的莘莘学子们!
这些读书讲理,并且一身正气的年轻人们,听说了高家所遭遇的不公后,连夜聚集,写诗写词对燕帝进行了批判!又将这些诗词编成了歌谣,所有人都在笑话,燕帝自己生不出孩子,还见不得旁人家庭和睦。
这些年轻人们更是联合签字,由田太傅递交给了燕帝:若不放高家人,他们便拒绝科考!
科考学子们乃是燕国未来之栋梁,这才使得文武百官们也纷纷慌了,不得不出面参与其中,联名上书一起求燕帝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