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葬海天师 > 第171章 文武双星

第171章 文武双星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葬海天师!

看守的人都在外面,里面空无一人,倒是方便了我们行动。

我们跳下去,摸到一个石头堆旁,虽然不保险,还是准备先试验一下。

这个石头堆并不小,有一人多高,全是由相同大小,打磨平整的石头块堆起来的,并不是乱石,应该是阵法中很关键的一环。

但是这个石头堆整体的形状却很不规则,摆的歪七扭八,有的石块感觉都快掉下来了,让人看着很不舒服。

方棋斋试探性的踢了一下,石块之间果然没有黏砌,一脚下去就将其踢塌了。不少石块掉到后面的坑里,砸断了一些骨头,发出咔擦咔嚓的声音。

这声音惊动了外面看守的人,立刻打开门闯了进来。我让瑶瑶守在门口,来一个撂倒一个。我们几个则分头行动,得尽快把石头堆全部推倒。

虽然推倒之后石头还在,但是这些人未必能原样再堆起来。这些石堆一看就历经风霜,应该是最初摆好后就再没有动过。我们只能赌现在岛上没有精通此道之人,否则的话,就只能想办法把那个人杀死了。

我试了试,果然不似方棋斋那么轻松,虽然费了不小的力气,总算是可以踢倒。

这一圈的石堆也并不多,我们四个一起动手,倒也很快,不一会儿就只剩下一个最大的。

从外形来看,这个石堆应该是最主要的,其他都是辅助。

这石堆有二层楼那么高,石块形状不规则,有大有小,堆的看起来就很复杂,也是检验岛上有没有相关人才的关键。

这一次我和紫安就不出手了,自动往后稍。方棋斋和孟子煜噌噌噌蹿上去,就开始从顶上搞破坏。

看守的人已经都被瑶瑶撂倒了,她照例撒上迷药,也赶过来帮忙。

三人一起努力,又瞅到了弱点,捣鼓一阵,就把“对方水晶”给拆了。

一大堆石头轰然落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这次只怕是瞒不住了,上面很快就会派人下来,得赶紧离开。

方棋斋潇洒的打开扇子,摆出一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姿态。刚准备走,我叫住他,“等等。”

“?”

我指指旁边的门,“我想进去看看。”

这一圈建筑其实是有些奇怪的,如果只是把这个坑围起来,总感觉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而且还建的这么厚,所以肯定有其他的用处。

在这个巨大的石头堆对面有一扇门,门上还有锁,刚刚我注意到,这锁上面的灰并没有那么厚,说明在一段时间前还有人进去过。

他们只看了一眼就明白了怎么回事,方棋斋点点头,“咱们抓紧时间。”

果然,就跟钓鱼佬除了钓不上鱼,其他什么都会一个道理,盗墓贼除了带不出东西,也是什么都会。方棋斋不知道拿了个什么东西,稍微一捣鼓,这锁就开了。

事实证明,这岛上的人虽然心狠手辣,却也有些许洁癖,不能动的是不能动的,动了之后也会打扫。

推门进去,里面虽不至于一尘不染,却也算是整洁干净。

这圈建筑宽度上只有一丈左右,再刨去墙本身的厚度,进去后就显得有些狭窄了。

正对门的位置是一张供桌,上面有一尊雕塑,还有香炉和贡品。

方棋斋不知从哪摸出来一把打火机,点亮一个烛台递给我,然后又继续点其他的。

桌上的雕塑很是奇怪,整体完全是人形,只是衣服半文半武,而且脑袋也分为两半,分别朝向左右两边,文的那边慈眉善目,武的那边凶神恶煞。

紫安:“这是,司南星和司北星?”

我点点头,从形象上来看,倒是大致符合民间对于这兄弟两人的传说。只不过,既然司北星这么不招人待见,为什么还要一并供着,只拜司南星一人不就行了?

还是说,他们深信二人气运相连,觉得拜这一个也会对另一个有好处?

因为纵向上太过狭窄,所以参拜的时候就只能往横向上延伸。两边有不少的蒲团,我借着烛光数了数,两边都是七七之数,为什么会完全对等呢?

还有一点很奇怪,这里既然是人为造出来的陪葬穴眼,为什么会供奉主墓所葬之人?不管岛上的是守墓人,还是曾经的司家人,他们俩都不该在这个位置吃供奉!

方棋斋品了品,“他们俩,不该出现在这里啊!”

“往里看看。”

反正这整个建筑是个环,往哪边走都一样,我们便选择了司南星朝着的这边。

为了配合两兄弟的风格,这个圆环也被切成了两半,目前我们走的这边是文星的风格,简约,柔和,连墙上的烛台都是毛笔的形状。

往里走并没有多少东西,就墙上绘着几幅修补了多次的壁画。

大致内容是文星下凡,保佑世间太平,百姓都叩首参拜,十分尊崇这位大人。文星在位期间做了诸多好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简直就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后来文星离世,百姓痛哭流涕,极力挽回,却上天无路。

再往前,画风一转,整体色调都鲜明了许多。

这边我们是倒着看的,讲述的是武星的一些事迹。与文星不同,武星这里是从上辈子开始画的,说他是妖魔转世,为文星所伏,却不甘陨落,遂散尽浑身功力与文星的命数纠缠在一起,最终共同降生。

在世期间没干什么好事,主要工作就是给文星添麻烦,基本就是你开路来我砍树,你架桥来我炸墩,每天变着法的添堵。后来武星归位,百姓还摆台唱了三天大戏。

看到这儿,总算是知道之前八大家族收集来的那些十分夸张的传说是怎么回事了,但是如果事实真的如此,我们家的资料里为什么会记载的大相径庭?

我们家历代先祖虽然不是学者,一切事情都考究的极为详细确切再去记载,但也不是听风就是雨,完全不加判断的主儿啊?

那么究竟是哪一点出了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