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唱戏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清穿之天作之合!
宴会进行一半时,这时才有人牵头把话题说到大家最感兴趣的话题——良种。杭州首富王老爷的夫人王夫人最小开口道:“郡王福晋,听说京城近来流行新品种的水稻和棉花,咱们在这杭州也去不了京城,不知真假,福晋从京城过来,相比最是清楚不过,不知是否是这么?”粮食,江南作为粮仓,这是江南商户最关心的问题。总算进入正题了,这样的宴会其实对胤禛来说颇为没意思,他笑的一脸温和道:“确实有此事,皇阿玛亲口称赞过新品种的水稻和棉花种子,产量皇阿玛亲自下田瞧过来,自然做不得假。”王夫人眼睛一亮:“福晋此话当真。”“本福晋万莫不敢拿皇阿玛做筏子胡言乱语,自然当真。”胤禛表情似是不悦的说到。王夫人自知失言,立马赔不是:“是民妇的不是,民妇太过激动了,此等良种,此乃百姓之福,民妇听闻良种产量是寻常种子产量的两至三倍,一时太过激动,还望福晋恕罪。”什么百姓之福,真要是说来,不如果是商户之福, 若是朝廷不加以干涉, 既然粮食价格能下降,必然还会有赚钱的空间。“王夫人激动些也可以理解, 此良种,确实是大清之福,百姓之福,王夫人说的也没错, 自然无罪。”“谢福晋。”既然说到了种子上面, 接下来就像是打开了某种开关一样,纷纷开始说起良种的事。就在这时,在一处离胤禛比较远的地方,有两个人发生了争执。在这样的场合, 稍微有一点动静都能引来侧目, 更何况那两人动静还不小。有热闹可看,这下众人都纷纷望去。胤禛皱眉开口道:“福嬷嬷,你去瞧瞧发生了何事。”福嬷嬷:“是, 福晋。”福嬷嬷冷着一张脸过去,仔细询问了一番,也没人敢说谎,又问了一遍一旁守着的婢女,这才弄明白了事情的始末。随即福嬷嬷跟胤禛说了事情的经过。闹出动静的是一对姐妹,是不过同父异母,两人相差不过半岁,同是嫡女, 只不过一个是原配所生, 一个是妾室抬成正室所生。商户人家出身,规矩不重, 妾室抬成正室虽然为人不齿, 但是商户人家,也没人说太多。这事过去已久, 会提起这事的人就更加少了。只是原配留下的女儿大了, 又不是个蠢笨的, 在府里也有自己的小势力, 这次出来,原配的女儿自然是为了良种, 她娘临去前给她留的最多的便是田产铺子。她也善于经营,自然也就明白良种的重要性。妹妹知道的她的想法, 就说她痴心妄想。再加上多喝了点酒,以及一方有心闹起来,自然也就闹大了。询问了缘由,胤禛把两人叫到跟前,并没有责罚两人的意思,不过两人都有些惊惧。毕竟胤禛是个皇子福晋,而她们却只是商户之女,在这一亩三分地上有
点面子,可是跳出这一亩三分地, 她们可真不算什么。胤禛开口就问原配所出的姐姐:“你也想要良种?”那姑娘闻言,面上有些紧张, 不过转念又露出一个豁出去的表情道:“民女确实想要良种,民女母亲去世的早,给民女留下不少嫁妆, 民女的母亲生前便乐善好施,民女也有心承母志,能让更多百姓吃上饭。”胤禛一脸感兴趣的样子说道:“哦?说说你的想法。”“民女手中有母亲留下的良田千亩, 还有铺子十几,另有房产若干,民女有意将一半良田以低价抛售出去,愿普通百姓也能有自己的田产。”这话一出,众人纷纷望向那姑娘。说真的,这话有些不讨喜。千亩良田的一半至少也有五百亩,在杭州算不上最大的第地主,但是五百亩低价良田出售,必然会影响市场。可不就是招人恨。所以这姑娘得到的都是恶意的目光,她自己约摸也是感受到了,只是到了这一步, 她仍旧表现出一脸坚毅模样。胤禛突然笑了:“你能有这份善心就好,不用低价出售良田, 你若真有心,便以正常价格出售田产即可, 当然了,这些田产务必保证要到需要的人手中。”胤禛话落, 那姑娘便继续道:“民女抛售田产时会查明只向无田产的人家出售,并且保证每人只准许购买一亩田产,不知福晋以为如何?”“姑娘有此心,又能如此用心,实实在在为百姓着想,确实难得,既然姑娘这般有善心,这良种,我便给姑娘承诺一份。”众人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走向。谁不知道良种难得。那姑娘立马谢恩:“民女谢过福晋。”“都是你应得的,良种稀少,本应该用在有善心之人的身上,这也是皇阿玛的意思。”再后来,这宴会草草结束,众人的心思便不在宴会上了。待宴会结束后,没几天,杭州便刮起了一阵“好人好事”风,也有一些两天抛售出去。不过不算特别多。胤禛也选择了一些给良种。随即而来的就是戈柔跟王老爷谈了一桩生意。他们来杭州半月后,杭州便发生了一件大事。杭州首富王家将家中八成的田产抛售出去,这些田产最后全都以低价进了普通百姓的手中。戈柔是怎么做到的呢?原因也简单。戈柔把王老爷带去瞧了瞧纺织机,以五年皇商为代价,特允许王家成为杭州府唯一指定可以使用新式纺织机,最后经过一番商谈,两者达成了共识。王家的田产虽然低价卖给普通百姓,但是这些百姓必须在五年内全都种植棉花,并且由官府出面保证这五年内棉花只能卖给王家,当然了,价格不得低于市场价,并且戈柔还特意弄出了一份田产补贴用来给农户。可以说,考虑的十分周到了。这消息已经传出,大部分都不信,只是王家的田产陆陆续续进了百姓手中,这便由不得他们不信。
当地人知道当地人,王家老爷是个做生意的好手,也是个对消息时局极为敏锐之人。在他的带动下,杭州迎来一波良田抛售风。待这股风停下来后,此时的杭州七成的田产回到九成的普通百姓手中。这已经是极为不容易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