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民间拾艺之赶尸匠 > 第116章 千年怨毒源于冷宫妃子

第116章 千年怨毒源于冷宫妃子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民间拾艺之赶尸匠!

崔婆婆已经进入空明状态,三声云锣响后,一切都静了下来。

崔婆婆手持一把桃木剑,指着铜镜,骂道:“孽障,你的来历我已知道,在三清道祖面前,今日给你结个账吧。”

按崔婆婆的说法,这铜镜的最初的主人是晚唐后宫的一位妃子,当时的皇帝是李忱,死后被尊为唐宣宗,唐宣宗历史上是个非常以后作为的皇帝,在晚唐复杂的时代背景下,还是维持了一段时间的繁荣景象。

当时外有朝臣集团互相争权夺利互相倾轧,宫廷内又有庞大的太监势力,在整个晚唐时期,都没能摆脱朝臣与宦官两大势力捣乱,掣肘。

唐宣宗是个有能力的人,他竭力在各方势力中维持均势,做个皇帝不容易,他不得不周旋于各方势力中间。自己非但没有皇帝的绝对权威,还时刻生活在各个权奸势力的生命威胁中,他本人也是依靠宦官集团坐上的皇帝宝座。

残酷的宫廷斗争让他很没有安全感,但是他有没有足够的能力清除宦官势力,只能周旋其间,这种鳄鱼我咋的残酷斗争生活,他的性情也变得非常敏感,多疑,暴躁又胆小。非常不稳定。

在大唐宫廷,他比较放心的,只有妃嫔,她们毕竟是女流,是他自认能够完全掌控的群体。她们也是唐宣宗消解政治斗争烦恼的解语花,唯有沉湎于温柔乡里,在妃嫔们的贴心温柔侍奉之下,他才觉得有些人生乐趣与幸福感觉。

流连于妃嫔的温柔乡是唐宣宗最喜欢也是最沉湎的生活,尘世太累太繁杂,让那些聪明的阴谋家阳谋家去勾心斗角吧。

虽然,妃嫔们都是女流之辈,在他面前都是温柔可人的解语花,但是,她们之间的勾心斗角争名夺利,也是一刻不停啊。

也许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斗争。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在各自活动的范围内都在不停地同类相争。

后宫妃嫔们的争斗一点不亚于朝廷上的争权夺利,只是作为皇帝的唐宣宗,他不愿意细细追究也懒得理会,相对于朝政大事,女子们争权夺利,能掀起多大风浪。

他御妻众多,按唐朝礼制,他共有:

皇后一人、四妃: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婕妤九人,美人九人,才人九人,宝林二十七人,御女二十七人,采女二十七人。

这就是他的温柔乡解语花,这就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贴心的人。

他最宠爱的是李惠妃,李惠妃出身豪门李家,是众多妃嫔中最有文采而且情商最高的人,她年纪轻轻就被宣宗封为惠妃,这是仅次于皇后与贵妃的一级妃子。

宣宗从她身上不仅得到最多的安慰与铁心侍奉,关键是她是一个有文化的妃子,她还能够排解他宫内宫外纷繁政务斗争的纠结,甚至能够为他出谋划策。在他灰心失意之时,别的妃子只能给予肉体的欢爱,李惠妃则能够重振他的信心与雄风。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便是人群政治最基本的原则与表现,不论什么环境,只要人群所在,则遵循着这条基本的人际关系定律。

大唐后宫也是如此,在大唐后宫,美貌、家世、才华,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有斗争的智慧。

这么多妃嫔,一般人只求雨露均沾,则为幸事。只有高等级的妃嫔,会围着宣宗的龙体勾心斗角。

李惠妃有美貌有家世有才华,这些素质越优秀只能带给她更多的皇帝垂青甚至宣宗的爱情,这里说到爱情,很多人会纳闷,皇帝也有爱情么?

是的,皇帝也有爱情,虽然他们妃嫔众多没有人能钟情一个。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爱情,尤其大唐,李家的天子似乎都有丰富的情感遗传。

唐高宗李治钟情于武则天,也才有武则天登堂入室斗争掉每一个竞争者成为皇后而后竟至于成为历史第一女皇的事情发生。

唐中宗钟情于韦皇后,以至于引来政变。还有那传唱千古的《长恨歌》,讲述的是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缠绵情爱。

同样,唐宣宗也有自己的钟情对象,那就是李惠妃。

前边说了,在大唐后宫,美貌、家世、才华都不是决定一个妃嫔人生的要素,只有斗争的智慧,哪怕李惠妃有美貌有家世有才华还有了唐宣宗的炽热的爱情,但这些都不足以保证她一生的幸福。

李惠妃太优秀了,成了所有人的嫉妒对象、攻击对象、斗争对象,诚然,她有皇帝的宠爱,她甚至拥有皇帝的爱情,她也获得了皇帝的保护。

但是,毕竟,她的人生只能寄托于唐宣宗的保护之下。

每个人都有弱点,尤其在残酷斗争中生活的唐宣宗,他的弱点更多,他的多疑、猜忌。

虽然,他尽最大能力保护了李惠妃,李惠妃养享受了很长时间的幸福生活。

但终于有一天,唐宣宗在众妃嫔集体攻击和设计下,对李惠妃的爱动摇了,甚至于猜忌了,终止于将其打入了冷宫。

对于大唐妃嫔,一如宫门深似海,那一入冷宫,就如同进入人间地狱,从云霓跌入泥淖。

才几个月,李惠妃就在一身怨毒中,离开人世。

大唐后宫,给予她的幸福一丝儿也没带走,只带走了满腔的怨毒与一枚铜镜,从此之后,她便于这枚铜镜融为一体。

这就是千年镜妖的来历。

崔婆婆讲述着铜镜的来历,万三与邱离非常震惊,万三觉得这李惠妃确实有太深厚的怨毒,难怪她有这么强烈的邪性。

他好像听到隐隐的啜泣声,这安静的禅房里好像有缕缕凉风,凉风里就夹杂着啜泣声,好像是那李惠妃的冤抑的啜泣。

崔婆婆说的口干舌燥,对铜镜说:“你有千般委屈,如今我一一给你排解,望你体察前生后世,脱离前世苦海,寄托新生。”

崔婆婆喝了口温水,再次入定,任凭禅房里丝丝凉风与隐隐的啜泣。

万三知道,这是崔婆婆给镜妖时间,让她反省洗涤自己的灵魂,等她再次起来,将对这邪祟进行应有的处置。其实那才是最紧张也是最难的,崔婆婆的一念之间,将决定这邪祟的生死存亡。

万三静静地坐着,他丝毫不敢大意,尤其在邪灵绕身的时刻,必须低于邪祟的阴气和冤抑,免得一不小心,伤及自身。

过了一个时辰,万三又听到了清脆的云锣三点,崔婆婆再次精神饱满地面对铜镜。

“好了,你哭也哭了,闹也闹了,在你手里不少人冤死,你必须得给人家一个交代,否则,天理不容。”崔婆婆沉声道。

万三心里一惊,知道崔婆婆做好了准备,开始对镜妖行刑。

那铜镜好像也预感到了,万三明显地赶到阴风大了起来,里面夹杂着吗啾啾杂音,那镜妖似乎想奋起一搏。

崔婆婆说:“今日,我将你的往日冤毒给你消解。你本应脱胎转世做个好人上百世,却千百年纠结缠绵于此,不思进取,沉湎于怨毒之中,这是你自己的选择,怪不得别人。天道轮回,等你自己想明白了,上天自然会给你一个再世为人的好前程。”

崔婆婆教训镜妖,越说越严肃,越说越严厉,那镜妖好像有些驯服有好像有些不甘心,在苦苦挣扎又带着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

崔婆婆接着说:“你千不该万不该,藏身铜镜,出世害人。虽然有妖人蛊惑,但毕竟不少冤魂死在你身上,这笔账你躲不过去。如今竟然在老婆子眼皮底下作妖,是该了结了。你要不要躁动,有个好天都,上天也会可怜你。若一意孤行,你被伤害更深。不瞒你说,老婆子三十年的修行也葬送给你了。你个妖孽,害人不浅啊。”

禅房里的阴风时而紧张时而又舒缓,像是拼命求饶,那种绝望的气氛,万三感受的非常清楚。万三对崔婆婆佩服的五体投地,若按他的想法去处置这妖孽,说不定自己会被妖孽害死,自己的道行还是有限。

崔婆婆又点了三点云锣,冷笑一声,取出一副画来,用桃木剑挑着,大声说:“你看看,这是谁!”

万三也瞧过去,画幅上是一个年老皇帝,他双眼疲惫,神情苍茫空洞,一看就是一个不得志的皇帝。

万三发现,那阴风紧张起来,吹动的那铜镜抖索起来,他好像感觉的阴风中有凄厉的哭叫,他名表了,这幅画上的皇帝就是唐宣宗的画像。

正紧张之时,崔婆婆却点了一把火,将画幅烧起来,很快那画幅变成一片飞灰,飘散在禅房之中。

万三感觉,那铜镜中好像发出一声凄厉的哀嚎,崔婆婆将对着桃木剑,喷出一口献血,照着铜镜就砍杀而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