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众女子的佛门净土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民间拾艺之赶尸匠!
三个人简单商议后,吃了饭,顿觉疲乏,如今巨贼杀掉,其他的事情府衙捕快们自然可以料理清楚,三个人像是大石落了地,只想美美地睡上一觉。
这个天气特别惬意,暖暖的,很快,三个老赶尸匠就进入了梦乡。
到了傍黑,客栈外有捕快来请,说府衙常老爷相请。万三自然明白是什么事情,正好已睡足,简单收拾了下,就与捕快赶赴府衙。
在府衙外,常经早早来迎,对万三大大夸赞一番,绘声绘色地讲述府衙上下对此事的震动与传说。万三听了,含蓄地微笑,其间的艰难,哪有传说中的轻松。当然,他对此不感兴趣,他只是个赶尸匠,官场上的好大喜功听听就罢了。
来到常府,常经带着万三直奔常禄书房,常禄满面喜气,招呼万三坐下,嘘寒问暖,客套一番。
“常老爷,山上的事情了结了?”万三问。
“了结了,石更拿徐青的人头,传檄而定。”常禄兴奋地说:“此番剿贼,多亏三爷筹谋,了结府衙几十年来最大的心病。就这天际山山贼,几十年盘踞府衙头上,历任老爷都未能剿灭,没想到此番终于一鼓荡平。多亏了三爷相助啊。”
“是常老爷运筹帷幄的功劳,我等从旁相助,尽一份力罢了。”万三明白,这里面的说辞与曲折自己要清楚,当然,他没一丝一毫想争功的念头,只是完成了一件事罢了。
“此番大功告成,三爷有何打算?”常禄见万三丝毫不抢功不争功,这在官场是极为罕见的,他有些困惑,如何对待这几位赶尸匠了。
“常老爷不必费心我等去处,我等只是被动地卷入其中,侥幸辅助府衙剿灭山贼。其他的,任凭府衙安排即可。”万三矜持地说:“我等师徒五人,可以回归家乡,也就够了。”
“三爷胸襟气魄,令人佩服。日后有用到常某之处,一纸书信,常某必鼎力相助。”常禄表态道。
“多谢常老爷眷念,我等山野之人,一般也不会麻烦府衙,日后若有求助之事,自然会登门求教。”万三诚恳地说,他想了想,几件未了之事还需要常禄处理,便问道:“有几件小事,还望常老爷明示。一是尼姑净深,我等查案之时,曾经答应她,能交代清楚原委,顾她周全。此番巨贼受勠,主犯被拿,希望常老爷看她的功劳,网开一面。她已允诺,做个太平尼姑,不再沾染是非。二是桐柏观虚宁子,涉案至深,但最终与山贼拼命相搏,虽死有余辜,却最终也应得个入土为安的结局。常老爷意下如何?”
“尼姑净深之事,我第一次听说,就依三爷安排。老道虚宁子所作所为,的确如三爷所言,他毕竟已死,就不追究,给他个入土为安,也非常妥帖,老捕头石更已经去做,三爷可放心。”常禄痛快地说。这些事情,都无关大局,按万三的安排做了,也算是一种酬答,也无关官面上的功绩。
两人交流的甚是痛快,各自谈论些黑白两道上的逸闻趣事,双方互相欣赏,引为知己。万三感慨,从没想到,一朝竟成府衙老爷座上宾。
月上中天,万三才告辞回客栈,此时的天空,格外明净,月牙儿特别的明亮,月辉覆盖府城,安详而自然。
第二天,来旺报给他一个消息,说冯辛氏的失态时日过长,无法安放,在净深的安排下,安葬在尼姑庵的坟茔地,让她的灵魂得以倾听佛经,也算一种超度也是最好的归宿。那冯元与杨风两人已经被打入死牢,等待朝廷批答问斩。两人罪在不赦,这也是他们应得结果。
疤瘌棍带来另一个消息,让他吃了一惊,说道观里的阿黄与绿衣女子,得知老道身死,两人本来就身染毒蛊,仿徨无计,干脆自杀死了。
万三听了,为之遗憾,后悔没有早点去安置两个女子,可又想想,如何安置呢,她们的蛊毒确实是自己不能破解的,老道死了,山贼死了,即便给她们安置了活路,终究不免要死于蛊毒。没办法,只好拿出银子,嘱咐疤瘌棍将两人安葬,入土为安吧,希望她们来世能够清清白白,不再搅入是是非非。
三人正在嗟叹,客栈里来了一位客人,常府的老管家常经。万三将常经请入房间,宾主落座。常经看了看来旺与疤瘌棍,对万三使了个眼色,欲言又止。
万三明白,常经是带了常禄的托付而来,应该是有比较难以启齿的事情,他挥手让来旺疤瘌棍回房。
“三爷,您想过没有,此案因何而起,我家小姐如何安置。老爷为此坐卧不宁。”常经说着,用手指了指脸面,说:“此事他踌躇再三,没有向您当面请教。特差我来,聆听教诲,他认为,以您在黑白两道的阅历,应该能妥善处理此事。”
万三其实也一直想问起,可事关常府的脸面,硬是咽了下去。他沉吟片刻,问:“老哥,常小姐自己怎么想的?”
“哎,她从山上下来,得知杨风之事,也听说了你们赶尸的经历,思来想去,觉得没脸见人,几次自尽未遂。为此,我家老爷也是一筹莫展。”常经皱着眉头说。
“如今有多少人知道她的来历、经历、身世?”万三问。
“这事我家老爷提前安排,还好,目前没人知道她的身世来历与这段不堪过往。”常经说。
“那就好,此案牵涉的女子们,回到世俗之中,也无立足之地,家族脸面也会蒙尘。”万三叹息说:“她们只是弱女子,有的被拐骗,有的一时糊涂,被坏人得逞,落到不堪境地,实在可怜!”
“其他那些女子,都安置在何处?”常经问。
“还好,里面有位尼姑出身,我出银子,给她们安置了一所庵堂,她们自此青灯古佛,安度余生。”万三说。
“这倒是好,不如让小姐去庵里出家吧。”常经说。
“只是,这出家之事,也得本人愿意,小姐愿意么?”万三问。
“哎,小姐已经苦思无计,多次决心自尽,若有此净地,与世无争,应是她所愿。”常经信心满满地说。
“那好,事不宜迟,被山贼掠去的女子,若有愿意归隐佛门的,都可以送来,我会安排妥当。”万三觉得,这也是救赎生命的好事,应该去做。但转念想到净深与慧能这类尼姑,尘缘未尽,反而玷污了佛门,便严肃地说:“有一点,入庵必须经过主持考察,没有慧根,尘缘不净,不可强求。”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我这就去办。”常经忙不迭地答应着,快步离去。
至此,若将众受苦女子安置在庵堂,也算是功德圆满,一切如意了。万三觉得这件事非常有意义,他打算亲自去庵堂走一遭,算起来,已经有半个月未能踏访,有必要去看看,另外,给众女子们添些香火银子。
万三带上来旺疤瘌棍,赶往静云们的庵堂,静云带着庵堂里的尼姑们在庵堂里向万三等人行礼,众尼为能身归佛门,对万三顶礼感恩。她们虽去了青丝,着了佛衣,精神状态饱满,万三看到她们能有如此清净去处,能救赎自己的灵魂,能有普度众生的愿景,实是终得其所。
万三特拿出百两银钱,交付静云和凤姐,作为庵堂的香火钱,确保她们能安居乐业,再不受苦。此时凤姐已改法名为静风,协助静云处理庵堂的一应俗务。
两个时辰后,常经领着一堆人,抬着几成软娇,来到庵堂。在一间偏房里,万三与静云、静风见到了常小姐以及从山上下来的三位女子。
万三静静地看着常小姐,她确实有一种富家闺秀的气质,臻首娥眉,皮肤白皙,只是经历了一番风尘磨难,眉头紧锁,神情低落,低眉顺眼地坐着,不言不语。
万三不想惊扰她,担心说什么,会揭开她的伤疤。来龙去脉都已知晓,只是见见人罢了,既至净土,何苦再揭开往日烦恼。
万三不说话,示意静云问话,静云便于净风询问了她们遁入佛门的决心,申明了庵堂的规矩。她们都是受苦之人,能够理解彼此的难言之隐,她们更多地沟通此之后的生活作息与规矩,如此而已。
常经带了三百两银子,代表府衙对庵堂的香火礼敬。众尼谢过,都安下心来,一心向佛,开始新的生活。静风将银钱全部置了周边田地,作为庵堂的供养田,而且尽可能施惠于无地乡邻,以极低的田租交于他们耕种。
一个月明星稀的山道上,万三师徒五人,一步一步,丈量回归之路,经历了一番惊心动魄,处置了一番人间险恶,安排了一处佛门净土,救赎了一群娇弱女子。
回归家乡的山路,与赶尸之路一样的崎岖清冷,他们的心却热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