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民间拾艺之赶尸匠 > 第110章 危险的开锁行动

第110章 危险的开锁行动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民间拾艺之赶尸匠!

寂静,经过精心设计的僰王锁又陷入了寂静。因为几个闯入进来的人们沉默了,他们各怀心事,呆呆地盯着巨棺、方木、水池、木桩,还有彼岸的僰王密藏。

万三没有孙老仙儿那么多想法,他陷入一种破解谜题的冥想中,这种快感让他感觉舒服,他喜欢猎奇和破题带来的快感。他没有僰人后裔那些复杂的纠结,只一门心思破题。程方陆石头见识有限,只能默默地陪着,指望他们破题,那不大现实。倒是陆石头的眼力,经常给团队带来意外的惊喜。他聚精会神地观察地宫里的每一样事物的细节,希望发现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够为破解谜题带来启示。

为什么,悬吊的有巨棺,还有方木,为什么不是一种?如果每个木桩都会是活动的,那么又怎么才能通达彼岸?万三清理思路,他认为,巨棺应该有巨棺的用处,方木有方木的逻辑。木桩也不应该全是活动的,一定隐藏着一条稳定的路径。想到这里,万三觉得有了些思路,设计的逻辑应该是将路径与活动木桩混为一体,需要从中找寻可靠的路径。这条路径应该是稳定的,既不会下沉,也不会启动巨棺与方木撞击。找到这条路径,就是这道题的答案。

万三习惯性地以星相学观察,没有头绪,他想到,这应该没用到星相学,因为星相学太容易找到线索。可能采取了更为严密的设计。

僰王锁,这么一套阵法,为什么叫僰王锁呢,

他看孙老仙儿呆呆的,一筹莫展,也不知道在想什么。便扯了扯他的衣角。

“师父,你想,为什么这个阵法叫僰王锁呢?那必定是与锁有关啊。”万三低声说,孙老仙儿像如梦方醒般,从沉重的纠结中醒悟过来,思绪立刻回到现实,听了万三的分析,觉得是个非常好的思路。老族长称不上见多识广,但各种锁钥见过不少,听了万三的分析,觉得有理,却了无头绪,他对锁钥并没有什么钻研。老族长毕竟不是江湖中人,他的见识与思维深度都有限,他也没孙老仙儿想的那么复杂。至于是否能承担僰王使命,他还真没想太多,他只是觉得这是一笔先祖留下的宝藏,他得到后悔致力于王国兴复,至于能不能完成使命或者怎么完成使命,则一头雾水。说到底,他只是一个凡夫俗子而已。

孙老仙儿回过神来,与万三讨论关于锁钥的话题,这方面,他比万三知道的更多,他一生经手古董珠玉很多,藏匿宝贝是他经常费脑筋的事情。而且,他也收藏有不少古代锁具,他对锁钥还真有独到的见解,并对锁钥文化非常熟悉。

古代锁具,先民们的绳索与羊骨等开始,到了木匠祖师鲁班时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鲁班祖师对在日常用的门闩基础上,设计了精巧的机关,锁具与智慧有了深度结合。一个好的锁具,便是一个巧匠智慧的结晶。汉代人发明了金属锁,也就有了最常见的流传时期最长的三簧锁,以铜质簧片为机关的锁。锁具防破解最核心的设计在于锁孔,锁孔形式有很多,除了最简单的“一”字式,还有“士”字式,“吉”字式等。而除了防盗功能,这些不同的锁孔形状,同时也是代表锁主人社会地位和等级高低的象征。锁孔的复杂度,决定了开锁的难易度。当然任何复杂的锁孔,对锁具的主人,都有非常简单的开奇办法,这才是好的设计,既能严密防盗,又能容易开启。

关于锁钥的故事很多,师徒两人聊得非常深入,他们觉得大脑的兴奋点被激活,联想到这僰王锁,这巨棺、方木、木桩便是锁钥的簧片等设计,要破解僰王锁那必须用锁钥原理来破解,首先寻找锁孔,然后分析锁钥的四梁八柱布局,找到锁孔的安全通道,便可以顺藤摸瓜,到达彼岸。

眼前的巨棺方木,方位错乱,没有规律,没有头绪,如何破解呢。事情似乎又回到了原点,只是,解题有了新的思路。

开锁,最重要的就是了解锁孔里的锁簧,将其控制住,便能打开通路而不启动破坏装置。孙老仙儿跳入木桩,算是一次试探,这个测试很有用,从中发现了活动木桩,活动木桩的作用类似于簧片。这些簧片会启动机关,必须避开它们。测出安全木桩并固定木桩位置,就能打开锁具。

“我们要做的,仍然是继续测试,不测试不可能找到安全木桩。”万三认为。孙老仙儿点了点头,怎么测试,三丈宽的深潭,一个人肯定不行,必须五个人配合,逐步向前探索,而且一旦发现站位错误,必须快速全队返回。

这是考验团队智慧和能力的一关,五个人商议好,老族长殿后,孙老仙儿第一个,万三第二个,程方第三个,陆石头第四个,老族长殿后。一旦出现试错,老族长可以迅速退回。万三师徒三个也有信心确保接应最前方的师父返回。

孙老仙儿跳入离岸较近的一个木桩,木桩一如既往地下沉,这次下沉,他没有惊慌,他知道会发生什么。木桩缓慢下沉,他的小腿进入水中,他觉得这水非同寻常,越往下越寒冷,脚底板冒出刺骨的寒气,这让他非常惊讶,看来,这潭水也不是普通潭水,就算想游水过去,也是万难。

奇怪的是,这个木桩下沉,但是周围巨棺和方木没有动,他反复确认,确实没有动,而且,这木桩向左下方滑动,改变了原来的方位,下沉一尺左右,便固定下来。

“好,太好了,那个木桩就是安全桩。”万三在岸边兴奋地喊起来,乐观的气氛感染了团队,大家都觉得终于找到眉目。

孙老仙儿起身,跃回岸边。他发现,自己的小腿和脚板冻得发抖。他皱了皱眉头,说:“大家注意了,这水有问题。估计是寒冰融水,非常很冷,不能久待。”万三等人听了一惊,敢情这里一草一木均有如此用心的设计,这僰人祖先用心良苦啊。

“那木桩又回去了。”陆石头提醒道。众人观察那木桩,果然在孙老仙儿离开后,缓慢回复原位。

万三想了想,明白古来,人体就像钥匙上的凸起,将木桩压到安全位置,就能行程安全通道。也就是说,找到安全木桩,滑动到安全位置,还需要就地固定,上面的人不能轻易离开,离开后就会复位。这正是簧片锁基本原理。

那么,五个人依次固定一个安全桩位,然后再从后到前方依次到达彼岸。回来后继续如法炮制,就能通过安全通道。

万三明白过来,他与孙老仙儿讨论这个开锁逻辑,孙老仙儿也确认可行。当下的任务就是,测试并寻找安全桩位,找到后就粘住不动,守住一会儿。

“只是,水下寒凉,不能久待啊。”孙老仙儿心有余悸地说。

“那也没办法,只好尽量快速找到所有安全桩位,就可以打通通道,上岸就好了。”万三说,其他人也没好办法,只好按万三的指挥,启动开锁之旅。

这次,她们改变了次序,让经不起寒凉的老族长和孙老仙儿在最前方,毕竟年轻人火力旺,能支撑更长时间。

老族长觉得自己也该表现下了,毫不犹豫地跳入潭水中的安全木桩,然后从这个木桩按万三分析最可能的安全木桩,确定没有启动机关,即可认定为安全木桩,若启动机关便快速返回。就这样,五个人经过十几轮测试,终于找到所有安全木桩。

接下来就是按规划,依次踏入安全木桩,接力通过安全通道,到达彼岸。僰王密藏第一次近距离地出现在他们面前。大家都觉得心情沉甸甸的,收获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