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蒙古人都攻不破的凌霄城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民间拾艺之赶尸匠!
一骑快马驮着肩插红旗的士兵,快速向河北大寨奔去。
河北大寨制高点,老将军鲁广达带着几个亲兵,凝视着九丝城所在的山岭,心情沉重。
在出征前的军事会议中,出征都掌蛮的难度,基本做到了心中有数,僰王国所在的山林地形,易守难攻,而且几座大城,都是僰人千年以来的积累,核心三大城,历史上也经过多次战争,如今只能是更为坚固难攻。
经过几次激烈战斗,鲁广达更真切地认识到,攻灭都掌蛮,难度确实旷古罕见。即便诸葛亮在世,也不容易攻取。难怪当年诸葛亮也认为,都掌蛮是南蛮中最有隐患的势力。
僰王城最后的三座坚城,彼此互为掎角之势,而且互为王国的都城,必须三城皆灭,方算大功告成。
作为先锋官的余通海阵亡,鲁广达没有决战之权也没有决战之力,虽然如此,老将军因为最接近前敌,促使他未雨绸缪,考察地形地貌,苦死破敌良计。
他密集地派出了几十个密探,深入三城所在的山岭丛林。山岭丛林保护了僰王国,却也提供了军事哨探的便利。丛林掩护下,鲁广达的精锐斥候们已经从各个角度,踏勘地形,探听僰人虚实。余通海的败亡告诉他们,僰人不可信任,必须亲自去摸清第一手的资料。
“报,将军,总兵官有令,令将军二个时辰内赶往中军大帐。”快马军兵以急促地口吻传达刘显总兵的命令。
“回报总兵,本将即刻出发,按时到达。”鲁广达快速地回复传令兵。随后,挥手带着亲兵下山。
“传我将令,大寨四门紧闭,坚守待命。”鲁广达安排了河北大寨守寨部署,跨上战马,向刘显的中军大营奔去。
原僰人的河南大寨,已经被明军改造为中军大营,哈都罗被刘显下到大牢内看管,他无法再相信这个面相温和的僰人老头儿。是他,两次献计,失去很多精锐士兵的生命,更重要的,连明军先锋官都给葬送其中。作为向导的僰人估计都逃回僰王国,留下的所有僰人都被鲁广达杀掉泄愤。哈都罗虽然泣血哭喊冤枉,但是,无论那些叛变的僰人向导是不是他指使,恶劣的结果都造成了。
余通海不仅是明军先锋,还是刘显的连襟。且不论亲疏关系,痛失大将,让主帅如何不痛。如果不是鲁广达奋起反击,夺取河北大寨,恐怕他这征蛮主帅位子不保还可能被治罪啊。
刘显恨透了哈都罗,但也没立即处置他,将他押入临时监牢看管起来。
如今他有更重要的事情,他急需一位有担当的先锋将官。如今大军中,只有鲁广达可以胜任。他已经将奏报快马发给四川巡抚曾省吾,并请曾六百里加急奏报朝廷。曾作为钦差大臣,知道先锋将官的份量,已经根据职权现行任命鲁广达为署理先锋官。
斜阳西下,紧张肃杀的军营迎来一天的黄昏。
鲁广达和他的大黑马按时到达中军大帐,刘显及大营的将官们已经顶盔掼甲,一边严肃地商议军情,一边等待鲁广达的到来。
鲁广达将战马交给大帐边的军兵,快步向中军帐走去。
账内,鲁广达对刘显深施一礼,神色凄然道:“广大不才,未能保护主将,请总兵治罪。”
刘显忙起身来,扶起鲁广达,诚恳地说:“老将军,错不在你,你、我、余先锋,账内将官,都是我刘显几十年出生入死的兄弟。余先锋为蛮子黑心所害,我已经上报朝廷。你老身在前敌,收拾残局,反败为胜,拿下河北大寨,没有过错反立大功。本帅及各位将官心知肚明,老将军不要过于自责。”
刘显挥挥手,眼望众将官,账内将官们纷纷出言抚慰鲁广达,对余通海表示惋惜痛心,对鲁广达神勇夺取河北大寨的表现大加赞赏。
刘显作为明军长期驻扎南方的军阀势力,几十年带兵,让他与他的手下军将,形成了牢固的感情纽带。
鲁广达见主帅及众将官均通情达理,深受感动,他虽然年龄最大,但在军内向来不争功诿过,深受军内尊敬。以他在军内资历,本可以作为主帅之下众人之上的存在,他也的确如此,但,受他妻兄阮平跟随巡抚王经征剿水西土司安国信之乱时,没有成功,兵败被贬,因为当时他也跟随其中,连带贬官。这次征剿都掌蛮,鲁广达也想借此立功。
“鲁将军,本帅与钦差大臣曾省吾巡抚已经快马奏报朝廷,命你为征剿都掌蛮的先锋官。圣旨未到之前,曾大人以钦差大臣名义命你署理先锋官。本次征剿都掌蛮,你帅本部人马及张先刘均两位将官兵马,共组先锋营。”刘显回到帅位,朗声向众将官宣布命令。
鲁广达非常感动,觉得自己担子更重,建功立业之心更切。与账内将官一起躬身领命。
“大人,如今凌霄、九丝、都都三城互为犄角。也是僰人最后的屏障,我军已经兵临其下,下一步如何行止?”鲁广达开门见山,忙向刘显请示最关心的事情。
说完,鲁广达向大家详细讲述几次失败的教训和僰王国三城设计的形势以及各城的地理地貌。
各将官听了都觉得非常棘手,征剿南蛮历来是大明朝南部官军最头疼的事情,传统上尽量采取笼络政策,将各地土司分化安置,尽量避免征伐。
本朝最近的一次征伐,也是历经多次征剿,后依赖智勇双全的阮平中,方以安抚的办法,平定土司安国信之乱。
“鲁将军,诸位将官,今日聚议,畅所欲言,各抒所见。”刘显沉稳地向将官征求意见。
“三城,以九丝城为核心,又以凌霄城为主干。这凌霄城,在宋亡之时,就以坚城抵挡胡元长期进攻,成为千古奇谈。元末,天下大乱,僰人窃据凌霄城,作为副都,长期经营,号称可挡百万兵。是僰人最为依仗的神山副都。僰王平时居住九丝王城。遇到危机时,穿梭九丝凌霄两城居住,采取狡兔三窟之计。”鲁广达侃侃而谈,认真分析三城形势。
“末将建议,面向九丝王城的河北大寨,坚守佯攻。主力重点进攻凌霄城。攻下凌霄城,僰人会心胆俱寒,且可断了僰王穿梭两地狡兔三窟之路。”鲁广达表达自己的看法。
帐内其他将官并没有前敌经验,只知道攻城极难,并没有准确的看法。听了鲁广达的分析,纷纷点头。
刘显见众将一时也没有更好的主意,他挥了挥手,道:“果是如此,老将军对蛮子情况探听非常准确。本帅也是这个主意。”刘显将大家带到军事地图旁,分析三城地势和攻城办法。
“总兵大人,末将有一个主意,可助攻城成功。”一直沉默不语的师爷秦项向刘显请示。
众人都在讨论如何攻打坚城,听秦师爷这么一说,忙停下来听他的建议。
刘显也示意秦师爷说下去。
秦项对着刘显说:“征剿都掌蛮之前,我派人打听了各寨情况。这凌霄城城主叫哈通,是僰王的铁杆,也是僰人最骁勇善战者,加上凌霄城险绝天下的地势,强攻极难。但我认识一人。”
秦师爷接着说:“这凌霄城分三段,也是犄角之势,安在三个山头上。这左山头及左门驻守的头领叫哈苟。此人性情贪暴,因其祖上便是僰人负责沟通贸易的家族,与长宁武举人李实,为世交。我们可命李实,将哈苟引为内应,将可事半功倍。”
“师爷妙计,秒极。”刘显听了,大为兴奋,众人均在苦思破之计,听了秦师爷的计策,也觉得茅塞顿开,仿佛凌霄城已然打开一座偏门。
“鲁将军,你帅先锋营夜间转移扎营到凌霄城下,驻扎不动,做好攻城准备。等待本帅将令方可行动。左封、李奇两位将军移驻河北大寨,在河北大寨向九丝城佯攻”刘显胸有成竹,发布命令:“秦师爷安排李实,施行反间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