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农门福女:将军大人,轻点撩 > 第122章 提旧事再论资产

第122章 提旧事再论资产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农门福女:将军大人,轻点撩!

“三弟妹真是好福气啊,嫁了个衙卫老爷做夫君,以后你们的好日子还长着呢!”

“三小子属实不错,当初老夫就说此子不凡,如今果然映证了老夫当初说的话,那衙卫官职虽不高,可老夫还不知道这可是个前途光明的职位?按我说啊,三小子的富贵还在后头呢!”

“……”

诸如此类奉承话,祝宝儿听了一整天。

彼时村里人对于官府都是敬而远之,那是又遥远又可怕的存在,可现在村里就有个在官府当差的,虽然只是一个衙卫,但好歹也是和县太爷一起办差的,可威风了。

故而村里绝大多数人都前来庆贺。

同村的人带了礼物来庆贺,祝宝儿也不能板着脸招待,故而一整天下来,她是脸也笑僵了,口也说干了,收礼收到手发软。

她承认在她得知李乾瑞把衙卫身份散播出的时候她是感动的,因为她知道李乾瑞就是为了震慑那些宵小之徒,以免发生那晚的事情,但一下子村民太热情了,她也招架不过来啊。

而且将来别人家有什么事情,祝宝儿还是要去还礼的。

这叫做人情往来,你来我往,关系才能长远。

可是这么多东西,要是收拾的话估计这一晚上都别想睡觉了。

祝宝儿苦笑一声,自己锤了捶腰,刚坐在火炉边就困得睡了下去。

如此多的东西,愁的人可不止祝宝儿也一个,只不过她是愁怎么把东西收拾好,而别人则是在愁怎么才能让她把东西都交出来。

譬如她有个婆婆,处处都想要占便宜,尤其是喜欢趴在他们家的人身上吸血。

这不,李杨氏在家发了一通牢骚后,当即就决定要带着两个孙子去祝宝儿家中讨要礼物。

那些礼物虽然不是什么值钱的好东西,都是村民自己种的米面蔬菜,有些家里有猎户或者家境不错的,还能提一溜肉来。

别看不值钱,要是留着吃的话,少说都得要吃好一阵子。

李杨氏带着两个孙子,却不似往常那样旁若无人地闯入院子里,而是在门口就教两个孙子说话。

“大黑小黑,带会儿见了三婶后,你们嘴巴要甜一点,你们爹爹到现在还躺在床上,咱们一大家子人全都靠着你二叔挣钱,那哪够呢?所以你们要把三婶婶哄高兴一点,说不定三婶婶就能给我们一些东西,也能让我们度过难关。”

两个小孩哪里懂得李杨氏的用心,当即点头答应。

李杨氏见两个孙子都乖巧,又交代了几句话就一左一右牵着两个孩子进了祝宝儿的家门。

殊不知,一墙之隔的平安把李杨氏教的这些话都听在耳中。

“老三媳妇,还在家忙着呢!”

李杨氏率先开口,两个小孩也是十分乖巧地喊:“三婶婶好!”

彼时祝宝儿手里正拿着一条腌肉,只是被盐渍了,看着还十分红亮、馋人。

平安也站到祝宝儿身边,有些惊恐地望着李杨氏,生硬地喊了一声“奶奶。”

【奶奶又来欺负娘亲了,还带着大黑小黑,奶奶还利用他们来博取娘亲的同情心呢,奶奶真坏!】

李杨氏自然不知道小孩子心中在想什么,做出慈爱的样子应了一声,又说道:“老三媳妇,你家里这么多东西,放坏了可不好吧?”

虽然她没明着跟祝宝儿要,但是个人都能听出李杨氏话里的贪婪。

祝宝儿只当没听见,继续忙着手里的事情。

见状,李杨氏就悄然推了一把大黑小黑两个人,现在就看两个孩子的本事了。

可惜李杨氏的算盘打得响,事情却并不按照她想的发展。

大黑和小黑虽然馋吃的,可也知道他们三叔也是在家的,要是按照奶奶说得那样,指不定要被三叔横眉冷眼一顿,故而脚步十分迟疑。

李杨氏十分窝火,又不好直接骂两个孩子,就只好扯着笑和祝宝儿说:“老三媳妇你看这个肉和菜都是不能久放的,要是把肉切成拇指大的块头,炖的红亮亮的,那吃起来才叫美味呢!”

农村老妇没能把美食的诱惑描绘出来,但对于乡下很少吃肉的孩子来说,他们已经来不及咽口水了。

平安也看出了两个孩子的犹豫,他看向自家娘亲,虽未说一句话,祝宝儿就已经知道他心中所想。

李杨氏想利用这两个孩子来博取同情,强抢礼品,但平安不想看到大黑小黑被利用。

祝宝儿现在一看到这家子人都是火气,但看在平安的份上,她在大黑小黑走近了的同时把肉放下。

“大黑小黑倒是很难来婶婶这里玩啊!”祝宝儿放下了肉,又和平安说:“平安,柜子里还有好些糖果和点心,你还不带着两个哥哥去尝尝?”

平安当下什么疑惑都没有了,热情地挽着大黑小黑的手就往屋里去。

到底是孩子,比起不一定能吃到的肉,他们更倾向于马上就能吃到的糖。

祝宝儿的脸色随着孩子们消失的身影而阴沉,对于李杨氏她是决计不会有一个好脸色。

“李乾瑞,你出来!”祝宝儿毫不犹豫叫道。

李乾瑞不明是以,出来看到养母也在院子里,顿时脸上也泛起阴沉。

“娘。”孝义在前,他还是叫了一声。

祝宝儿:“你娘要瓜分这些吃食,分或者不分你自己拿主意吧。”

李杨氏也没想到祝宝儿竟然这么直接拆穿了她,怒道:“什么叫做分不分?我把你拉扯这么大,难道不该孝敬我?”

然而李乾瑞却没顺着她的话说:“娘,您还记得分家的时候你说过什么?”

李杨氏脸色骤变。

说到分家,当初村里人可都是知道的,李乾瑞和祝宝儿净身而出,甚至连祝宝儿的嫁妆都没带走。

而代价就是李杨氏决不能再以一家人的名义要挟他们一家人做什么。

当初这件事情还闹得很大,村里人都说李杨氏太刻薄了,要让两个孩子没活路。

但好在李乾瑞有本事,到底没饿死冷死,还挣了一些家产,可惜李杨氏三天两头来搜刮家产。

原主软弱,又太顾及孝道,才被欺负那么惨。

如今李乾瑞重提旧事,便是明白告诉李杨氏:他们两家的资产没有任何干系,更没有义务给李杨氏分礼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