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天才萌宝遇诗会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农门福女:将军大人,轻点撩!
祝宝儿自然也看出了这些工具的不足之处,但是这么直白地提出来,难免会让别人心里不好受。
“小孩子不懂礼数,孙老板别见怪。”
至于那个出言指责的工人组长,祝宝儿直接忽视了。
孙齐盛不愧是做这么大生意的人,不仅半点愤怒没有,反而还笑嘻嘻地问:“小家伙,你说说看,到底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也让我们这些大人看看?”
那工人组长许是觉得老板宁愿相信一个三岁孩子也不愿意信任直接,觉得自己面子挂不住,又十分不屑地说:“我倒是要看看你这个小屁孩能说出什么来,要是说不出来,小心被扣在这里不许走!”
他话里带着玩笑,但不屑的语气明目张胆。
祝宝儿瞥了他一眼,跟个孩子置什么气?
平安也是被气到了,“哼,孙叔叔你看要是把这这里加长,胭脂膏做出来可以直接注入盒子,根本不需人工装入,还有这里,加上一个可以漏水的盖子,还能免去清洗材料的花费……”
口述不清楚,平安找孙齐盛要了纸笔来,将他的想法都一一画了出来。
很快,一个长长的、完整的生产工具就跃然纸上,他又一点点详细解释起来。
平安人虽然小,但主意可不小,一连串指出的这些问题不仅让孙齐盛和组长愣住,就连祝宝儿也目瞪口呆。
她还以为平安主要是根据她制作的工具来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照平安说得,他做出来的几乎已经达成了一个不需要人工的机械化生产!
传统的华夏时代,从旧石器到全自动的机械化用了几千年的时间,平安一个三岁的孩子竟然能看出来!
尽管有些地方的建议略显得幼稚,不能完全被采用,但对于他来说,已经是逆天了。
祝宝儿觉得穿越来这一趟,捡到了一个宝贝天才儿子,值了!
“叔叔,你现在还要把我扣在这里不让我走吗?”
平安也为自己的主意兴奋,看到几人的反应之后,他更是骄傲的抬头挺胸,还炫耀一样反问工人组长。
虽然炫耀是不对的, 但这毕竟是那个组长先出言不逊的。
组长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给平安道了歉,又夸他天才。
孙齐盛也称赞道:“小平安真是厉害!”
他竖起大拇指,又在平安的头上摸了摸,“平安的这个创意非常不错,孙叔叔花钱买下你的这个创意,以后把这些工具都改进成你说的那样怎么样?”
“还能给我钱呀?孙叔叔,你能给我多少钱?”
平安一听说能挣钱,眼睛都直了。
【要是早知道这法子能挣钱,我就不说得这么清楚了,让孙叔叔多那点钱来买。】
三个大人笑成一团。
“小财迷,这是你想出来的主意,我采用你的主意自然要给你付钱咯!”
孙齐盛笑个不停,又说:“不过你的法子里有几个不太合适的地方,回头我要再找专人来仔细研究一下,所以我只能给你十五两银子,怎么样?”
十五两银子已经很不少了,尤其是他提出来的这些建议大都是在原本设备上改进得来的。
“真的吗,谢谢孙叔叔!”平安拍着手,他成了笑得最开心的那个。
随后祝宝儿又和孙齐盛说了一些改进的建议,孙齐盛说自己会着重去思考,对她的敬重也各位多了起来。
从胭脂坊出来,孙齐盛就立马给平安支付了创意费,又把他们送出去了才匆匆回去。
十五两银子祝宝儿一分没拿,全都给平安自己放着。
这是他自己挣来的钱,祝宝儿还不至于会去抢了儿子挣得钱。
“平安,你今天挣来了第一笔钱,你想拿这笔钱做什么?”祝宝儿牵着平安的手,走在热闹的街道上。
今日难得有了一个暖阳,晒在身上十分舒服。
平安意外挣了这么大一笔钱,高兴得走路都是连蹦带跳的。
“娘亲,我要去买笔,买白纸,买很多纸!”
他心里念着自己读书用的笔墨纸砚都要花钱,故而娘亲问他的时候,他第一个反应就是去买纸和笔。
“好哇,”祝宝儿知他是个懂事的孩子,“你想去哪里买呢,想买什么样的纸和笔都由你自己说了算!”
平安不挑店,直接就去了挨近的一家名叫书香世家的店里。
店内人山人海,几乎围得水泄不通,像是在举办什么活动一样,十分热闹。
母子两个走进去仔细听了听,才知道在举办一个诗会,这会儿主审人出了一个比较难的诗句,场下安静了好一阵子。
也有几个年轻的学子跃跃欲试,说出几句诗来,但主审人都不满意,摇摇头,又继续问:“还有没有谁来试试?”
平安拽了拽祝宝儿的衣角,双眼一直望着主审人的那个方向。
祝宝儿哂笑:“平安,你也想去试试吗?”
平安没说话,只点了点头。
“那就去呗!”祝宝儿轻轻推了一下他,平安就上前两步,一边大声地说:“我来!”
主审人在台上张望好几下才在人群中找到这个孩子,他十分不敢相信地问:“小朋友,这里是诗会,你可不要来捣乱哦!”
不光是主审人,学子们纷纷被这个几岁的孩子吸引住,怀疑、嘲笑的打量在他身上一遍又一遍游过。
平安没有丝毫不自在,大大方方说出了他心中早就得出来的诗句。
场面忽然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望着平安,每个人都是不可置信。
在场的无论是来参加诗会的还是来看热闹的,至少都是有些笔墨功夫在的,平安小小年纪做出来的诗到底好不好,这些人一听就明白。
“不可能,”主审人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你个小孩子,怎么可能知道这么难的题?定是你抄背别人诗作!说,你抄的谁的?不老实交代我把你送官!”
此言一出,在场有点身份的人都纷纷表示认同。
试问,一个三岁的孩子,怎能做出这精妙的回答?
要知道,他们中的有些人甚至还是身负功名的,怎么可能连个孩子也不如?
主审人气势汹汹,其余人指责纷纷,平安无端被冤枉,小脸红扑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