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进山采药遇伤者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农门福女:将军大人,轻点撩!
“你胡说!”
“那天大哥二哥和小侄儿们都在,娘敢跟他们对峙吗?夫君,你来说,我是不能做这个恶人了。”
祝宝儿哭得梨花带雨,直接把问题推给李乾睿。
李杨氏被她问得说不出话来,气鼓鼓地瞪着她,一双眼睛跟青蛙似的。
祝宝儿哭得凄凄惨惨,周围的人都对着李杨氏指指点点。
“娘。”
李乾睿见状,叹了口气。
【宝儿果然是被娘欺负狠了,心都凉了,也罢!李家对我的养育之恩我应当报答,可不应该让宝儿和孩子跟着我一起吃苦。】
祝宝儿暗笑,看来李乾睿真不是个愚孝之人,刚才也只是在纠结。
他现在肯出来说话,应该就是为了她和平安。
李杨氏狠狠剜了他一眼,“叫什么叫!你又不是不知道家里的情况,该分给柱子的就分了,剩下的给我送过去。”
“娘,年纪大了,不能脸都不要吧!”祝宝儿毫不客气,大家伙也只当她被李杨氏气狠了,压根没想过她早就不是那个胆小的祝宝儿了。
现在这具身体里的,是现代天才中医祝宝儿。
“你个贱蹄子,你说什么呢!”
李杨氏冲上来就要掐她。
李乾睿立刻挡在了她面前,看着李杨氏说道:“娘,这次我不会把东西送过去,这是打算卖了给宝儿请大夫的,你也知道,她还病着呢。”
“我呸!这种不孝的东西,死了活该!”
李杨氏骂得很难听,李乾睿都听不下去了,黑着脸喊了一声娘。
兴许是因为他从来没黑过脸,李杨氏被他这架势吓了一跳。
“野猪是我打回来的,您还是回去吧,大哥二哥那么厉害,让他们也去打一头回来。”
这话一出,李杨氏就没话说了。
村里谁没听过李杨氏夸李家两兄弟能干的,现在最不能干的小儿子都能打一头野猪回来,她那两个儿子不行?
李杨氏心知这次的野猪是拿不到了,气得脸上的纵横沟壑都深了几分。
李乾睿态度坚决,李杨氏只能走了,看热闹的村民也慢慢散了。
“柱子哥,进去喝碗水,咱们看怎么分这头猪。”祝宝儿摸了摸眼泪,咧嘴一笑,就抱着平安进去了。
平安年纪小,可脑袋灵光,刚刚跟祝宝儿配合得非常好。
祝宝儿都忍不住多夸了他几句。
院子里,李乾睿已经跟柱子商量好怎么分野猪了,一家一半。
这是他们提前商量好的。
祝宝儿也没意见,毕竟没有柱子,这头猪弄不回来,说不定就被李杨氏招呼着李家兄弟抬到她家去了。
柱子的爹是个杀猪匠,听说可以分半头猪,笑得后槽牙都露出来了,当天下午就把猪分好了。
祝宝儿晚上切了一大盘子肉,在地里拔了点青菜,炒了两大盘子。
小平安一口气吃了一大碗杂粮饭,李乾睿也吃了两碗,倒是祝宝儿身体还没好透彻,只吃了半碗。
见她脸色很是苍白,李乾睿提议把猪肉卖了,换点钱给她买药。
祝宝儿连忙否定,把猪肉留着,小平安都三岁了,瞧着还跟一两岁似的,别人家的儿子哪个不是胖乎乎的。
一听她这话,李乾睿有些愧疚地低下头,“抱歉,跟着我受苦了。”
闻言,祝宝儿挥挥手,“你对我们母子好,我都明白,可夫君啊,我们也是要过日子的,不能一直惯着娘。”
她相信李乾睿也明白,只是稍微提了两句,就不再说下去了。
最后猪肉还是被她留了下来,至于药材,太简单了。
她在深山挖的药材就有用,还有能给李乾睿治伤的。
别看李乾睿只受了皮外伤,可伤口不少,必须得在家养养。
祝宝儿思来想去,必须要赚点银子养家糊口才行。
于是第二天一早,她做了早饭,交代平安照顾好李乾睿,就一个人进山采药了。
深山里的草药成色非常不错,因为村子里没人认识,所以数量也非常乐观。
她多采点,节约了药钱,还能拿到县城里换银子。
想罢,她脚下生风,走得飞快。
进了山,她才放慢脚步,仔细寻找藏在草丛里的药材。
不到一个时辰,她的背篓就装了大半了。
再挖点,李乾睿在家,平安饿不着的。
她心里琢磨着,眼睛也亮,成色好点的草药都被她挖了。
“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
“夫人!夫人!“
祝宝儿脚步一顿,直勾勾地循着声音的方向看过去。
深山里边,除了她还有人?
这声音中带着着急,只怕是出了什么事儿。
她提着一口气,向声音的方向飞快走去。
只见一个穿着藕色长裙、梳着两个乖巧髻子模样的姑娘蹲在一个倒地的老妇人身边,一脸的着急。
虽然两人身上都有些脏兮兮的,但是看得出来,穿的衣裳料子很好,不像村里人。
祝宝儿顾不得多想,飞快上前,就看到老妇人腿上有伤,还在慢慢流血,老人家脸色刷白刷白的。
“怎么回事?”
听见声儿,那姑娘猛地转头,脸上出现了如释重负的欢喜,“姑娘,请问这里是哪里?”
“这是方山村的后山,你们……”
“哦,我们是从镇上来的,方才我家夫人上山祈福,半道上夫人小解,不慎踩空滑下山坡晕倒在这儿……”
“没事,我来看看。”
祝宝儿说话间,给老人处理了伤口,把草药揉碎了,敷在伤口上,然后撕下裙子一角,给老人包扎好。
那姑娘紧张得额头上都是汗,感激地看着祝宝儿,“谢谢你啊!”
祝宝儿抿嘴一笑,“举手之劳。看这样子,天色也不早了,不如去我家歇歇,就在山脚下。”
“这……”姑娘有些迟疑。
“夫人!”
正好这个时候,不少家丁模样的人从山上跑下来,围绕在了那老妇人和姑娘身边。
既然下人们都到了,并且他们商量着要将老妇人送回去,祝宝儿便找姑娘告了别。
谁知道姑娘却拉着祝宝儿不愿让她走了,“您先别走,您救了夫人,还请跟我回去一趟。否则,等夫人醒了,我实在不好交代。”
祝宝儿原本想拒绝,可看姑娘那急的要哭的模样,她只好答应下来。
从姑娘口中得知,这老妇人是镇上大户人家的夫人,可当她看到人家的宅子时,还是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宅邸大门恢弘大气,上面挂着一块梨花木的牌匾,龙飞凤舞写着“秦府”二字。
祝宝儿进屋大约坐了半盏茶的功夫,秦夫人便醒来了,听说祝宝儿救了自己的事儿,连连道谢。
“不碍事。您还是先看看,您的腿伤如何了。”
秦夫人应了一声,被姑娘搀扶着,却半天都站不起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