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文朝大闲人 > 第455章 学府大计

第455章 学府大计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文朝大闲人!

饭后柳颜汐坐马车入城,李逸在府里陪了一会孩子后,直接出府去了学区。

路过演武场,看见姜鸣予正在给刀卫和鸿鹄一帮人讲道,他并没有停下等姜鸣予,因为今天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处理。

学区盖了一间宽阔的大堂,同时可纳两千人,秦璐一早就集结了几百名学子这里等候李逸。

四年半前,道德学府招的第一批学子共计七百五十人,除去百余个是十岁左右的小郎君,其余寒门学子和近乎成年的百姓子弟共计五百多人,今天都聚集在这里。

步入所谓的礼堂时,几百双眼睛都齐刷刷的看向自己,这一刻李逸心中不免有些奇特的感觉,想起上一世自己毕业时的情景,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站在堂上为别人毕业。

走上主台,秦璐让出位置到台下坐好,李逸清了清嗓子,这才凝劲对学子们宣布。

首先李逸宣布经过四年多的学习,在坐的学子们获得各位夫子的认可,无论是在哪一个学习领域,都足以完结学业。

然后李逸才宣布天下十道各主郡都已建成了道德学府的分府,只待结业学子报名去各府担任夫子,待遇与主府相同。

并且从今年起,主府和各分府每年招生千人,正式开启全朝的读书时代。

听到这里,学子们一片哗然的同时欢欣不已,经过在学府内几年的道德教育,在孔仲澹和刘玄卿几位夫子的刻意引导下,学子们大多都将夫子这个职业看的很重。

如今听到毕业就能成为夫子,学子们自然高兴,踊跃表示自己愿意报名,礼堂内顿时被喧哗声覆盖。

李逸也不急,等学子们心情平复一些后才示意他们安静,告诉他们夫子名额只取四百五十位,每座分府配置五十名夫子。

学子们不禁面面相觑,在场五百多将近六百人,就算出去李岳和李诗玥这样的特殊学子,也足有五百五十多人,只取四百五的话,那就说明有一百人将不能从业。

好在学府的教育理念新颖且成功,台下的学子虽个个习武,但素质都很高,压制着内心的紧张与好奇听李逸继续说。

满意的点点头,李逸朗声道:“除去到分府担任夫子之外,学府还有另一个规划,这些年你们创造了一些新的物件和技艺,通过我在长安和各地的实践之后,筛选了一些实用且有价值的。

这些东西在这几年为学府赚取了不少银钱,也足以维持学府的开销,但我不想将他们留在学府,决定是你们创造的东西,那就让你们自己去发展。”

学子们听着不明所以,要知道学府没有收取费用,就算是他们制造或发明了什么,也都是在夫子的指导下完成,不明白李逸让他们自己带出去发展是什么意思。

“愿意发展商贾之道的学子们,可以五人一组,以你们的名义将技艺或物品拿去工部造册登记,然后自行开设商铺,学府会给予每组一千两银子的启动资金,日后所得之利,六成归组内共有,两成归学府,剩下的两成用于缴税,你们可曾听懂?”

李逸清朗的声音在礼堂里环绕,一时间让学子们都没反应过来,反倒是秦璐和孟菲菲几个有从商经验的夫子先明白其中的道理,赞了一声妙。

要知道学府根本没招士族门阀的子弟,哪怕是今年的新生,也没有士族子弟报名。

去年的科举结果让士族都以为李逸的学府成不了气候,所学的奇淫技巧也不会对他们造成威胁,所以根本不担心学府的发展。

而在座的学子们不同,以他们的家境,虽说毕业后靠知识和手艺赚钱养家并不难,甚至凭武力也饿不着家人,但要筹集一千两银子创业,那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

何况这些东西本就是学府免费让他们读书时所创,本就应该归学府所有,如今李逸不仅给钱,还将技艺留给他们,还只要两成的分利,怎么看都是在帮扶他们。

李逸抬手阻止跃跃欲试的学子们,继续道:“往后不在学府,我希望你们都要记住大门白玉上的华夏二字,记住自己的根,但凡有人勾结外族,或将技艺与知识私下授予外族,不仅朝廷会追责到底,我李逸之后代和刀卫也绝不会放过他,都记住了吗?”

“生是华夏人!死为华夏魂!非我族内,其心必异!府主放心,我们都记住了!”整齐的声音在礼堂回荡良久才平息下来。

李逸满意的笑了笑,不觉在眼底涌起了一抹红晕,近五年的相处,看着这些学子的成长,哪能没有感情。

讲完这些规划,李逸摆了摆手,示意秦璐带着夫子们在这里给学子登记,一个人踱步出了礼堂。

孔仲澹看着自己这名义上的学生,同样欣慰的笑了笑,也不管秦璐几人劝他休息,留下来给学子们登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个时代的人或许能想到这个问题,但需要人去挑明,孔仲澹他们被李逸的规划提醒,自然知道他这样安排有多么深远的用意。

士族门阀们只要没听到这个规划,短时间内很难感受到学府的压力,而等他们反应过来后,一切都为时已晚。

先不说各道学府招生后,只要五年便能配合朝廷的新式科举,出现大量人才。

单说每年二十个新技艺或商品的出现,等到十年二十年后,所有现在赚钱的行业和技艺都会面临沉痛的打击。

到时候商贾不再是个人的利益,而是会成为文朝和百姓的共同利益,士族和百姓也会逐渐消除资产带来的阶级分化,这是一把看不见的钝刀。

礼堂外,扈仕隆早已等在外面,他昨天就接了通知,准备好两万两银票在这里等着。

“公子!”虽然李逸孩子都有了三个,扈仕隆还是坚持这个称呼,“你为何不告诉他们,每组商铺十年之后,都会将三成半利益交给朝廷,学府只留半成?”

李逸摇头笑道:“那是我与朝廷的事,与他们无关,而且我到时候要看他们愿不愿意给,赚钱容易,分钱难这个问题迟早要面对,学府希望培养的是企业家,而不是资本家!”

如果说前半段扈仕隆听得懂,后半段他则是完全不懂李逸在说什么。

拍了拍扈仕隆的肩,李逸笑道:“听不懂很正常,希望我们还能看到那个时候。这才是我建学府真正的用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