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玉清圣典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文朝大闲人!
三位先天长老守护的马车,自然是安全无比,李逸借着窗纱外的灯火,看到端坐如钟的姜鸣予脸上泛起一抹愁容。
两人这些日子虽交集颇多,但以姜鸣予淡泊的性子,忽然被邀请同乘的李逸,心里大概明白他的担忧。
跃江河之所以和冯山海提前联袂而至,主要原因还是收到了度灵的信,提前来到长安等度灵带回消息。
可姜鸣予几人入学府已有二十多日,以度灵真人的脚力,一个来回最多七日,探查怎么也用不上半月时间。
迟迟未归的度灵真人,虽说是天下排名前几的高人,也不免让人担忧起来,这一点无论是李逸他们,还是天师和掌教皆是如此。
“姜掌教无需多虑,天师驾鹤而去,一日便能达那鹤鸣山,想必不出三日,就会和度灵前辈归来。”李逸轻声劝慰着姜鸣予。
姜鸣予苦笑摇头,从袖里掏出一张图纸递给李逸,“我叫你同乘,不是在担心师兄,人在江湖,生死不定,这个道理从掌教师兄身陨时我便明白,我找你是想让你给我打造这件兵器。”
闻言李逸好奇的看向手中图纸,只见一柄造型普通长刀跃然纸上,唯一不同的是,这把刀是反刃,图纸角落上还画了一个匣子。
李逸疑惑道:“听天师说过,三大宫都有不少昆仑神兵的储存,姜掌教作为一脉之尊,也是即将入道破先天的高人,为何不挑一件神兵作为道兵使用?”
李逸这话并不是无的放矢,这段时间使用隐龙枪,自己的道感意境虽然还是不解,但能感觉到其越来越凝实。
姜鸣予微笑道:“我玉清一脉的传承,本就不重外物,何况我的习武方式与道更是独树一帜,兵器对我来说重要也不重要。”
话里透着一股玄奥,李逸收下图纸,随意问道:“材质上可有要求?”
“用你新炼的钢即可。”姜鸣予道:“我觉得钢的韧性和重量挺合适。”
李逸点点头,随即不再多言,马车里陷入短暂的沉默。
出城后,闭目而坐的姜鸣予忽然又睁眼说道:“师兄说你上龙虎山后,分别看了山海经和两本推备图,有没有想过看看我们玉清宫在圣地带出的圣典?”
“圣典?”李逸顿时好奇起来,既然姜鸣予知道推备图一二,而称呼自己的书为圣典,说明玉清宫的绝对不是和推备图一样的书。
姜鸣予不置可否的点头,缓缓道:“你见我每日都在看不同的招式或功法秘籍,可曾想过我哪来的这么多秘籍可看?
我五年前便能入境观书,这三年几乎每日可看完一套招式或功法,听说你也能入境,自然明白我说的意思。”
李逸缓缓点头,入境状态下,看书如同身临其境,看完一本入道者亲笔的书,便是被高人教导一次。
姜鸣予口中的看完,只可能是说他学会了一本,这样的话听起来不可思议,但李逸不知为何,还是隐隐信了几分。
“这些书是玉清这三代掌教亲笔抄下的,我这十年看书,入境后的五年,相当于是在跟着历任掌教习武,直到今日,依旧没有重复过一本。”
姜鸣予继续缓言,话语内容却让李逸大为吃惊,刚才姜鸣予说过三年内几乎每日一本,就是千余本秘籍。
再加上前两年的,李逸听后暗暗咋舌,自己所知的武学名字,也不会超过百种,玉清宫这是收集了多少武学?
“很吃惊?”姜鸣予淡然笑道:“玉清宫从未抢夺过其他道脉或门派的武学,之所以会有如此多的秘籍储备,皆是因为圣典。
天师和冯掌教应该不知道玉清宫带回来的书是什么,玉清几任掌教也没有过多透露,他们一直以为是和推备图一样的书籍,然而我可以告诉你,那本书是武典!
武典是天下武学的根源,虽然它才从圣地出世两百年,但武典上有说明,近千年的武学招式或心法都源自武典,不同也只是一些人为的衍变,而武典本身的所有秘籍,都是根据人的身体创造的,所以玉清一脉称它为圣典。”
听了姜鸣予的话,李逸对这本圣典的好奇愈发强烈,却也不会盲从,问道:“听天师说过,三大宫和天师府在两百多年前互相看过几本书,为何他们不知道这本武典?”
“两百多年,也不过是三代掌教而已。”姜鸣予沉声道:“当年的具体情况我也不知道,毕竟我只是掌教师兄代师傅收的小师弟,要不是师兄意外身陨,也轮不到我学武典。”
说到这,姜鸣予忽然自嘲般的笑了笑,“掌教师兄死后,我才知道小师弟这个位置,就是为了在意外情况下接任掌教的,众位师兄将我送入经阁密室,我才从师父和师祖抄录的秘籍里知道武典由来。”
李逸有些意外的看着姜鸣予,这样的谈话就让自己知道武典在哪,两人的关系应该还没有亲近到这种程度。
姜鸣予似乎知道李逸的想法,轻笑道:“度灵师兄这次回山,说了天师和冯掌教想看武典的意图,也说了你的事,所以我能和你说这些,何况你如今也看不到武典,因为它丢了。”
丢了!李逸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姜鸣予,没想到这么重要的东西也能丢,更让他觉得惊讶的是,姜鸣予在说这事的时候,神态就像是丢了一个小玩意一样随意。
姜鸣予继续道:“刚才给你的图纸上还有一个匣子,这个得用最好的木料,是这几代玉清掌教行走世俗的标志,不仅我的刀要能放进去,还要空出地方放武典。”
听上去毫无联系的一句话,李逸瞬间明白了姜鸣予的意思。
武典原书一直由玉清掌教随身携带,就在他们的兵器匣子里,而上一任玉清掌教意外身陨,武典应该是那时候被人拿走的。
“这匣子得多大?”
“多一本普通书册那么大就可以了,厚度一尺就够了,匣子一定要防水,等我破入先天之后,必然会将圣典放进去,万一潮了可不好。”
城外已没了灯火,月光透过窗纱,映出姜鸣予说这话时脸上的刚毅,李逸有些恍惚,这一刻的姜鸣予让他感到一丝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