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婚宴交谈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文朝大闲人!
将新娘接到坊内时,秦府外的大街上已是人山人海,火红的炮仗挂满了整条大街,邻里的百姓都已聚拢在这里。
迎亲队刚出现在街道上,噼里啪啦的炮仗声接连响起,秦家里的年轻族人争相带着百姓里的小郎君追着迎亲队。
因为陈默几人坐在马上,不停的向四处挥洒红包,李逸这个创新的主意,让秦淮婚礼从一开始就热闹无比。
“这败家孩子。”陈知节在大门外一脸笑意的低声数落。
“逸儿能赚,他想怎么花都行,有本事你多赚些,去逛香楼老娘都不管你。”裴夫人瞪了陈知节一眼,极为护短的说道。
门口接亲的众人哈哈一笑,往常没有当面笑陈知节的机会,此刻自然不会放过。
随着鞭炮声越来越近,大门这边也听不清说话,陈知节作为接亲的叔父,已然走到门外等候。
府外热闹,府内同样站满了人,且不说秦珏如今复职,军方来了许多,但是文侨掌管户部,哪个官员不想来恭贺一下。
长安城的皇商富贾,更是趋之若鹜,就连士族也来了不少。
四大家通过各种渠道拿到了请柬,进来后也不入席等候,在门后见到迎亲队进来,迫不及待的往前挤了挤。
李逸将马交给秦府管家,后面本已没他的事了,但见四大家主过来,李逸随意见礼,然后笑道:“欢迎诸位家主,待宴后再议。”
说完径直往靠前的席位走去,因为他发现前列席间,有一双眼睛一直盯着自己。
面容清瘦了许多,眼睛也没有李逸离开长安时那么有光彩,武苛与李逸隔空对视,见对方过来,同样报以微笑。
武苛继承了爵位,官职虽不高,却因为武克明丧后三年不能离开长安,李济特意安排他在中书省做了一个五品文官。
事不多,但是差时很长,就连休沐日也要随时候命,武苛这段时间真正的深居简出,整个人看上去神采奕奕,可眼角的一抹疲累却没逃过李逸的眼睛。
捻起一颗糕点丢入口中,一路迎亲的确有些饿了,再倒上一杯酒,李逸举杯示意,武苛微笑点头,同样举杯喝下。
“我父亲临终前留了封信给你,当日我并未看过内容,今日可否告知其内容?”武苛放下酒杯,开口就直接问武克明的信。
李逸呵笑一声,“去年我与武大人合作过一些事情,信中基本都是论事而已,并没有多少信息提及武兄。”
武苛目光炯炯的看着李逸,显然没有尽信他的说法。
李逸微笑着继续道:“武兄,我年前回长安时,城外太清宫道士手中出现了手榴弹,对此你怎么看?”
“火器乃国之重器,皇上厚爱西乡军,成了神火营私有之物,这事在你炮轰四家后,已是人尽皆知,又何必来问我一个小小的五品文官。”
“哦?武兄不是想知道令尊留给我的信,究竟有没有提到你?如果我说令尊留了一句:武府有手榴弹。不知武兄想说些什么。”
李逸没有质问,而是随和的将这些说了出来。
武苛眼神一缩,面色如常,“家父弥留之际,给你的信是最后写的,难免会有些意识混乱,你说武府有火器,我一无所知。”
李逸玩味的看着武苛,知道对方不可能承认,说出来只是提醒武苛,有些事有些人都心知肚明。
士族暗中调用军械,表面看起来是为了阻击李逸,可李逸在襄州茶园里有了怀疑。
崔仲义和他透露过,士族有自己的规矩,生意上的争锋必须以商道解决,只要不涉及人命,绝不会动用军中力量。
至于道门或隐士,更不会为了钱财的争端出手。
至于李逸杀了崔家的嫡孙之一,崔仲义坦言,除了崔峼或许会找他麻烦,另外不要说其他士族,就连崔家本身也不一定会动用军力。
李逸结合高句丽的事,推断调动军械,应该是太子或三皇子其中之一和士族的配合,后来收到火器失窃的消息,更是断定了这一点。
根据御监司调查的资料,不难将李逸的目光锁定在武苛身上,然而随之而来的武克明死讯,让李逸再次放过武苛。
在他看来,武苛不是主谋,武克明做的一切,都隐隐在为其赎过,所以在一切摊开透彻之前,李逸不想追究,是不忍损坏武克明的名声,才有了让武苛继承爵位,不查火器的决定。
谁曾想到,刚回长安就遇上太清宫使用火器,李逸一眼便看出,这是自己搭配的火药。
事后李逸反复推敲过,太子和三皇子只要不傻,这时候绝对不会与太清宫和火器沾上关系。
因此太清宫的火器就算和士族有联系,也不可能是他们那流出的,那么就只剩下武苛这一个嫌疑。
李逸不动声色,微道:“我忽然想起一件事,武德十年的时候,太上皇组织官员冬猎,那时还不是公爵世子的你和文俊也参加了。
后来听大哥说,你们两个和现在的太子一起,因为迷失了方向掉队,三天后才被找到,从此以后,文俊一直和太子相近。”
武苛安静的听着李逸的话,没有露出任何意外的神色,李逸继续说道:“而你不同,你和他们从此形如陌路,而和三皇子越来越亲密。”
武苛不屑一笑,“这又如何,任谁都知道,我曾与武王殿下共师,相互亲近也是正常。”
“是很正常!”李逸不否认武苛的说法,转而道:“但是我还知道,当年是文俊救了你,而且,你与文俊是真正的足角之交,你们的情谊应该更为深厚才对。”
武苛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诧异,疑惑道:“你怎么会知道这些?长安城里的同龄人都应该忘了这些!”
李逸比文俊和武苛小了五岁,而两人形影不离的时候,李逸还只是三岁的孩子。
就算是跟着他们跑的秦淮,现在也淡忘了那些时光,何况那时候待在秦府的李逸。
“不要用你们的标准来衡量我,不管你怎么想,记得给我带句话给文俊,皇上年富力强,文朝蒸蒸日上,不要自误。”
李逸说完不再理会武苛,缓步穿过人群,去厅堂观赏婚礼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