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明朝大昏君 > 第404章 陈九畴回京2

第404章 陈九畴回京2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明朝大昏君!

“臣参见皇上。”

快。

陈九畴不是普通的文官,是一个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文官。因此骑马是看家本领。陈九畴自己的属官都留在了陕西,自己带着一些护卫快马加鞭,日夜兼程。

只用了半个月时间就来到了京城。

一天奔跑近二百里。

好在一路上,各个驿站都有准备好的马匹。

“你很好。一路上辛苦了。”

朱厚熜很满意。

朱厚熜让陈九畴二十天之内入京,其实时间已经是非常紧凑。没想到陈九畴只用了半个月就来到了京城。不说别的,光是陈九畴这种做法,表现出来的态度,就让朱厚熜很满意。

再说陈九畴真是一个好官。

让他负责军务,他是一马当先,冲锋陷阵。贬官之后让他负责推广玉米种植,他又是身体力行,亲力亲为。看着陈九畴黝黑的皮肤,朱厚熜就知道陈九畴是真的用心了。

朝廷这个级别的大臣,有几个能做到陈九畴这样。

“一路上都有驿站可以休息,可以换马,比战场上轻松很多。”

陈九畴说的很轻松。

在战场上,那才是真正的疲劳。

就像是肃州之战的时候,陈九畴是几天几夜都没能够合眼,吃的也不好。这一次回京其实不算很累。如果是其他文臣可能很累,但对于陈九畴来说,一天奔袭几个小时,然后在驿站休息半天时间,没什么辛苦的。比打仗轻松很多。

“你在陕西种植玉米报告,朕看了,很是满意。”

“皇上,陕西有很多适合玉米种植的地方。臣做了一份计划,这两年也重新收拾一些早年撂荒的耕地,准备明年种上玉米。按照臣的计划,未来三年之内在陕西的玉米种植耕地达到十万顷地。而且随着陕西百姓对于玉米种植了解越来越多,也在不停地挑选优良的种子,玉米产量也在不停地提升。以玉米目前的产量,五年之后陕西一年的玉米产量应该可以超过三千万石,朝廷税收可以达到五百万石左右。”

“五百万石,五百万石。”

朱厚熜连连点头。

玉米果然是高产作物,还是耐旱作物。

其实高产作物当中,如果作为粮食,玉米比红薯更好。红薯的产量也是非常高,甚至一亩地轻松可以超过千斤,远远超过稻谷、小麦、玉米产量。但这个年代红薯是很难作为粮食的。不要说是这个年代,就是几百年后,科技发展达到了一定地步的情况之下,红薯依旧是不适合作为粮食。

红薯的问题是比较多的。

含糖量高,而且主要以淀粉为主,营养不均匀,导致对于肠胃的刺激非常大。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红薯的保存是非常不容易的。

稍微不注意,就完全烂了。

这些因素制约红薯成为粮食。不过虽然无法成为主粮,但红薯作用也是很大的。要是种植红薯,食用红薯,可以大大减少对于粮食的消耗。算是粮食的一个重要补充。

相比起来玉米不一样。

玉米各方面来说,都非常适合作为主粮。玉米可以和大米混在一起做饭,同时可以和面粉一样做饼、做面,都能够当成是粮食来使用。而且玉米产量高、保存也比较容易。

这都是玉米的优点。

现在陈九畴说,五年之内光是一个陕西就能够有三千万石的玉米产量,朝廷每年能够收五百万石玉米的赋税。五百万石,这是多么庞大的数字。

这些年朝廷对于土地进行了很多改革,增加了大量的粮食赋税。但也只是超过了三千万石,可是一个小小的陕西,能够给朝廷上交五百万石的玉米。

这要是能够全都作为主粮,那么解决多少人的吃饭问题。

大明朝贫瘠干旱的土地很多,若是能够普及玉米,那么整个大明朝的粮食产量能够提高多少。想一想朱厚熜都有一些激动。

“陕西的田赋是?”

“开国早期,陕西的田赋大约是一百五十万石左右。后来随着不断地开垦荒地,陕西田赋最高峰的时候达到过二百三十万石左右。不过后来持续下降,前几年的时候陕西田赋在一百七十万石左右。”

陈九畴在陕西多年,对于陕西的情况很熟悉。

北方地区田赋最高的是山西、山东两个省份。不过盐政“开中法”实行之后,陕西这边开垦出了很多商田。那些商人为了拿到盐引,就开始雇人在陕西这样的边境省份大量的开垦荒田。结果陕西的粮食产量一直在增加,田赋也在迅速的提高。可是明孝宗的时候废除了“开中法”,商人不需要给边关运输粮食,只要交钱就可以拿到盐引。结果这些商人都撤离了边疆省份,那些商田也都变成荒田。

结果陕西的粮食产量再次下降,田赋也是大为下降。

“卫所提供的军粮呢?”

“早年陕西卫所屯田,养活陕西三镇部队绰绰有余。后来卫所屯田情况急剧恶化,为了保证陕西三镇军队的军粮,只能是不停的提高军户上交的军粮额度。太祖高皇帝之时,军户一年提供大约一石粮食,就已经足够。但到了太宗文皇帝(朱棣)之时,卫所那边每一个军户一年最少要提供三石以上。之后军户逃亡现在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到了英宗睿皇帝(明英宗)之时,军户要负担的军粮甚至超过了四石。这些年军户要负担的军粮是与日俱增,不过就算是军户负担如此之重,但军队所需还是严重不足,需要朝廷的拨款。军户要交的军粮越来越多,结果是越来越多的军户逃离卫所。在最严重的卫所,已经是六七成的军户逃离,整个卫所都是空额。逃离的军户越多,留下的军户就要承担更多的军粮。”

朝廷在进行卫所改革,屯田改革,陈九畴也是有所耳闻。

所以如实的给朱厚熜汇报。

朝廷还没有废除卫所,因此卫所的功能依旧存在。那就是给卫所部队提供军粮。以前卫所整齐的时候,大家每年交的军粮有限。但因为军户多,所以那些粮食足够军队使用。

军户的日子过得还可以。

朱元璋设立卫所制度,给卫所军户提供屯田,每一家军户都可以分五十亩地。早年的时候,只需要上交一百斤左右的粮食就可以。有些富裕的卫所军户,日子是相当的滋润。

可惜这种情况没有持续多久。

朱元璋还没有驾崩,卫所的情况已经开始出现问题。等到朱棣登基之后,卫所问题持续的恶化。特别是朱棣连连北伐,导致卫所负担太重。虽然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卫所军户已经有人开始逃跑。等到朱棣的时候,逃离的军户迅速增加。等明英宗的时候,全国卫所三分之一的军户都没了。

可以想象情况是多么的严重。

现在就更不行了。

军户逃跑的太多,屯田被人侵占太多。因此压力都转移到了还留在卫所的军户身上。他们每一家现在要上交三百斤、四百斤,比较严重的地区甚至要上交五百斤以上的粮食。

压力太大。

因为到了现在,这些军户的屯田很多都不足五十亩,屯田不少被人侵占。家里的屯田减少了,可是这么多年过去军户的人口增加了,本来家里的粮食就不够用。可是现在要上交的军粮却是以前的好几倍。再说边疆地区的耕地,普遍质量不好,产量有限。上交这么多的粮食,很多军户自己都吃不饱饭。这样的情况之下,越来越多的军户逃离卫所。

已经是一个恶性循环。

“陕西的屯田大约有多少?”

“登记在册的,不少于十二万顷。这么多年下来,一些卫所还进行了开垦,臣想卫所控制的耕地应该不少于十五万顷。但这都是名义上的,真正还在卫所控制当中的,已经不到一半,甚至可能只有三四成。”

“卫所屯田问题很严重啊。”

“是。若没有朝廷的拨款,前线很多部队,是严重缺乏粮食的。”

“朕这一次召你回来,也是因为这个事情。朕容许王晋溪(王琼)在浙江和福建进行卫所改革,容许税务总司的姚总司长(姚镆)在贵州进行卫所改革,还有盛应期在辽东、张璁在湖广同样进行卫所改革。是因为朕知道卫所制度败坏严重,已经到了不能不改革的地步。若是放任卫所问题的存在,朝廷不仅要往里面投入很多钱,而且还得不到合格的军队。现在军队能打之兵大部分都是募兵而来,每年需要朝廷大量的军饷。因此必须要改革卫所,整顿屯田,这样朝廷才能够拥有足够的财力,募兵成军。但朕一直对于几个重要的边关军事重镇没有动手,就是担心一旦在这里进行卫所改革,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那些卫所世袭军官,坐镇一方多年,在边关地区根深蒂固,一旦他们携着卫所闹事,就会严重影响边关安全。朕正是因为担心这一点,所以在边关重镇问题上一直是投鼠忌器。”

陈九畴没接话。

因为陈九畴非常赞同朱厚熜的话。

陈九畴这样敢作敢为的大臣,在陕西看到了那么多的问题,也不敢下死手管理。顶多就是进行简单的一些处理,来保证陕西军队的战斗力。

仅此而已。

为什么。

就跟朱厚熜担心的一样。

卫所崩溃,大部分军户成为了世袭军官的家奴,被他们欺负,情况很是不好。导致大量的军户逃离卫所。可是同样这些世袭军官家族,在卫所培植了大量的亲信。

这些人掌握卫所权力。

卫所军队的大权,就是这些人控制。

加上这里是边关,一旦他们闹事情,很容易闹出兵变。

这样问题就大了。

所以陈九畴也没敢动手。

朱厚熜此时露出笑容道:“宣府和大同大捷的消息你听到了?”

“是,在陕西的时候就听到了。回来的路上,到处都谈这个事情。入京之后,在吏部登记,也听他们讲了不少。”

对于此事,陈九畴是非常吃惊。

因为陈九畴本人也是带兵打仗的,和草原部落打过很多次仗。但从来没有想过,还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真的在战场上打死了几万骑兵部队。

实在是不可思议。

光是靠着这一次战争,不知道多少前线官员会升官,或者是获得爵位。陈九畴已经是从吏部那边听说了,朝廷已经开始拟定如何奖赏爵位。

像马永和沈希仪两个总兵,此战之后最少能够获得伯爵。一旦获得了爵位,他们就从世袭军官家族一跃成为大明朝的勋贵家族。

“朕要利用此战大胜的威势,要在大同进行卫所改革和屯田改革。包括让晋王和代王一系的宗藩,把他们吞进去的土地都给我吐出来。朕已经让此战功臣,随着大同总兵马永进京,留下镇远侯顾仕隆临时担任大同总兵。朕想让你去大同,负责大同卫所改革和屯田改革。”

文治武功。

武功,是一个帝王非常重要的东西。

朱厚熜做到了。

虽然还没有汉武帝、唐太宗那么厉害,但在整个大明朝当中,目前是仅次于朱元璋和朱棣。这样的武功,对于树立朱厚熜绝对的皇权力量是有很大的效果。

可以压制国内一切的反对力量。

宗藩?

开国一百五十多年,有实力的宗藩、不安分的宗藩,早就被灭了。现在河南宗藩、湖广宗藩,在地方上实力不小,但对于朝廷顶多是阳奉阴违,哪一个敢真正跟朝廷叫板。因为他们已经没有实力和朝廷直接硬钢。

只有那些边疆地区的宗藩,朝廷会担忧。

不是怕他们,而是担心影响边疆局势。这一次情况非常好,重创鞑靼右翼,震慑了所有实力。包括那些宗藩,让他们看到朝廷强大的实力。

然后就是大同卫所军官。

把在军队当中有实力的,都叫到京城。让镇远侯顾仕隆坐镇大同,然后进行卫所改革、屯田改革。

“皇上,那山西其他卫所和屯田呢?”

“大同最重要。大同行都司十四个卫所,是山西前线部队主要构成。你只要完成大同行都司十四个卫所的改革,他们的屯田改革就可以。剩下的十几个卫所交给山西巡抚处理。”

“是。”

山西这样特殊的省份,除了陕西都指挥使司之外,还有一个大同都司,也就是大同行都司。主要是负责大同周围的卫所。因为大同是军事重镇,控制的都是山西最重要、最前沿的卫所。他们实力最强,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卫所。

朱厚熜要陈九畴搞定的就是大同行都司下面的卫所。

只要搞定了大同行都司的卫所,那么山西其他卫所就没有任何的问题。

“晋王、代王,特别是大同的代王,所有的土地都给我清查清楚。看看他到底吞了多少官田、民田、屯田,有多少都给我吐出来。”

“遵旨。”

“朕没有多少时间给你,真需要你在今年年末之前,完成大同行都司卫所和屯田初步的改革。你还是以巡按御史的身份巡按大同,但朕给你特别旨意。到了那里之后,大同巡抚、镇远侯他们都会配合你的行动。朕要告诉你的是,那些前线官兵都是朝廷功臣,卫所改革、屯田改革,一定要保障这些底层官兵的权益。我想这一点你应该清楚,保障他们的利益,才是稳定边疆的基础。”

“臣一定小心。”

改革,改革。

就是利益分配。

有的人利益受损,有的人必须要获得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够改革成功。一项改革一旦没有获得利益的阶层,那么这种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

就像是王安石改革。

弄来弄去,除了朝廷的财政收入增加之外,从上到下没有人支持。因为从上到下那些人的利益都受到了损失,士绅反对,就连农民也反对。不像是商鞅改革,虽然损害了老旧贵族的利益,但却扶植了大批新的利益阶层。

卫所改革、屯田改革也是如此。

一旦改革,受到损失的人很多。包括卫所世袭军官,他们的利益受到最大的损失。想要扶植一个利益阶层,当然是卫所的那些军户。

他们在卫所是受到欺压的。

给他们利益,让他们获得原来卫所世袭军官的利益,就能够斩断卫所世袭军官阶层在卫所的影响力。陈九畴多年在边关,明白朱厚熜的意思。

为了顺利改革,朱厚熜都是釜底抽薪,把那些有实力的世袭军官调到京城接受奖赏。

“你在京城休息几天,然后尽快去大同。”

“皇上,臣明天就出发。”

“身体受得住吗?”

京城到大同七百多里,快八百里的路程。

陈九畴刚刚从陕西用了半个月跑了两千里路,现在又要走八百里,可不是简单的事情。陈九畴立马道:“皇上,臣的身体好得很。而且这个事情宜早不宜迟。”

“好,那辛苦卿了。”

“为皇上,为朝廷办事,乃臣之本分。”

“等完成此事,你官复原职。”

“谢皇上恩典。”

陈九畴大喜。

自从“谎报战功”之后,陈九畴贬官正七品巡按御史两年多的时间。若是能够官复原职,那么最少都是一方巡抚。甚至有可能直接恢复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一方总督。

“那你今天好好休息。”

刚开始的时候,它根本就不认为自己面对这样一个对手需要动用武器,可此时此刻却不得不将武器取出,否则的话,它已经有些要抵挡不住了。浴火重生再强也是要不断消耗的,一旦自身血脉之力消耗过度也会伤及本源。

“不得不说,你出乎了我的意料。但是,现在我要动用全力了。”伴随着曹彧玮的话语,凤凰真火宛如海纳百川一般向它会聚而去,竟是将凤凰真炎领域收回了。

炽烈的凤凰真火在它身体周围凝聚成型,化为一身瑰丽的金红色甲胄覆盖全身。手持战刀的它,宛如魔神一般凝视着美公子。

美公子没有追击,站在远处,略微平复着自己有些激荡的心情。这一战虽然持续的时间不长,但她的情绪却是正在变得越来越亢奋起来。

在没有真正面对大妖王级别的不死火凤之前,她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能够抵挡得住。她的信心都是来自于之前唐三所给予。而伴随着战斗持续,当她真的开始压制对手,凭借着七彩天火液也是保护住了自己不受到凤凰真火的侵袭之后,她知道,自己真的可以。

这百年来,唐三指点了她很多战斗的技巧,都是最适合她使用的。就像之前的幽冥突刺,幽冥百爪。还有刚刚第一次刺断了曹彧玮手指的那一记剑星寒。在唐三说来,这些都是真正的神技,经过他的略微改变之后教给了美公子,都是最为适合她进行施展的。

越是使用这些能力,美公子越是不禁对唐三心悦诚服起来。最初唐三告诉她这些是属于神技范畴的时候,她心中多少还有些疑惑。可是,此时她能够越阶不断的创伤对手、压迫对手,如果不是神技,在修为差距之下怎么可能做到?

此时此刻,站在皇天柱之上的众位皇者无不对这个小姑娘刮目相看。当凤凰真炎领域出现的时候,他们在考虑的还是美公子在这领域之下能坚持多长时间。白虎大妖皇和晶凤大妖皇甚至都已经做好了出手救援的准备。可是,随着战斗的持续,他们却是目瞪口呆的看着,美公子竟然将一位不死火凤族的大妖王压制了,真正意义的压制了,连浴火重生都给逼出来了。这是何等不可思议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正如曹彧玮内心所想的那样,一级血脉的大妖王和普通的大妖王可不是一回事儿啊!更何况还是在天宇帝国之中名列前三的强大种族后裔。论底蕴深厚,不死火凤一脉说是天宇帝国最强,也不是不可以的。毕竟,天狐族并不擅长于战斗。

可就是这样,居然被低一个大位阶的美公子给压制了。孔雀妖族现在连皇者都没有啊!美公子在半年多前还是一名九阶的存在,还在参加祖庭精英赛。而半年多之后的今天竟然就能和大妖王抗衡了,那再给她几年,她又会强大到什么程度?她需要多长时间能够成就皇者?在场的皇者们此时都有些匪夷所思的感觉,因为美公子所展现出的实力,着实是大大的出乎了他们的意料之外啊!

天狐大妖皇眉头微蹙,双眼眯起,不知道在思考着些什么。

从他的角度,他所要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妖怪族和精怪族能够更好的延续,为了让妖精大陆能够始终作为整个位面的核心而存在。

为什么要针对这一个小女孩儿,就是因为在她当初夺冠的时候,他曾经在她身上感受到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也从她的那个同伴身上感受到更强烈的威胁。以他皇者的身份都能够感受到这份威胁,威胁的就不是他自身,而是他所守护的。

所以,他才在暗中引导了暗魔大妖皇去追杀唐三和美公子。

暗魔大妖皇回归之后,说是有类似海神的力量阻拦了自己,但已经被他消灭了,那个叫修罗的小子彻底泯灭。天狐大妖皇也果然感受不到属于修罗的那份气运存在了。

所以,只需要再將眼前這个小姑娘扼杀在摇篮之中,至少也要中断她的气运,那么,威胁应该就会消失。

但是,连天狐大妖皇自己也没想到,美公子的成长速度竟然能够快到这种程度。在短短半年多的时间来,不但渡劫成功了,居然还能够与大妖王层次的一级血脉强者抗衡。她展现出的能力越强,天狐大妖皇自然也就越是能够从她身上感受到威胁。而且这份威胁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了。

曹彧玮手中战刀闪烁着刺目的金红色光芒,全身杀氣凛然。一步跨出,战刀悍然斩出。天空顿时剧烈的扭曲起来。炽烈的刀意直接笼罩向美公子的身体。

依旧是以力破巧。

美公子脸色不变,主动上前一步,又是一个天之玄圆挥洒而出。

战刀强势无比的一击也又一次被卸到一旁。在场都是顶级强者,他们谁都看得出,美公子现在所施展的这种技巧绝对是神技之中的神技。对手的力量明明比她强大的多,但却就是破不了她这超强的防御。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不过没有谁怀疑这种能力的由来,毕竟,孔雀妖族最擅长的天赋本来就是斗转星移。她这技巧和斗转星移有异曲同工之妙。

美公子这次化解曹彧玮的攻击之后却并没有急于攻击,只是站在原地不动。

曹彧玮眉头微蹙,这小姑娘的感知竟是如此敏锐吗?在他以火焰化铠之后,本身是有其他手段的,如果美公子跟上攻击,那么,他就有把握用这种手段来制住她。但美公子没有上前,让它原本蓄势待发的能力不得不中断。

战刀再次斩出,强盛的刀意比先前还要更强几分,曹彧玮也是身随刀走,人刀合一,直奔美公子而去。

美公子手中天機翎再次天之玄圆,并且一个瞬间转移,就切换了自己的位置。化解对方攻击的同时,也化解了对方的锁定。而下一瞬,她就已经在另外一边。曹彧玮身上的金红色光芒一闪而逝,如果不是她闪避的快,无疑就会有另一种能力降临了。

拼消耗!她似乎是要和曹彧玮拼消耗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