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筑城北辽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明末:带着复兴号崛起外东北!
时值九月,泛舟渡海,万里晴空,碧海如翠。
这就是鄂霍茨克海,此时被郑毅命名为北海湾。
北海湾面积广大,此时又正值渔汛,到处都是繁忙捕捞的渔船。
这些渔船有些是风帆船,有些则是最新建造出来测试的铁甲蒸汽船。
无论那种船,在这个时代都是当之无愧的顶尖水平,也是最新科技的成果。
郑毅这次前往的是镇远府北部,地处北海湾北部的北山府,这是一座新建的区划。
这片区域沿海生活着数万的当地人,他们统称为北山野人或者北山女贞。
但其实论起血缘关系来,跟关外常说的女贞人已经非常遥远了。
唐朝时候,他们这些人被称为驱度寐国,只是大部分都是小部落。
经过两年的持续探索,如今这些北山人已经很多都迁到了南部。
但是这里依然有很多选择留下的,郑毅决定建立个机构来管理。
这就是如今的北山府,北山府划得区域很大,如果非要按照后世的标准来说,就是马加丹的全部、哈巴罗夫的一部分以及雅库特的一部分,此地极为荒凉,都是一些耐寒的山林树中,也无法有效的开垦出土地耕种。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价值,此地的矿产资源绝对在整个世界都是顶尖的。
金矿、铁矿、煤矿、石油,还有一些其他的金属矿物。
都是这片区域储藏量非常大的,甚至是难以想象的。
不过开采起来也比较困难,一年只能干上半年罢了。
郑毅乘船直驱如今的北山府治所,靠近北海湾的北山镇。
这里后世有个名字就叫做马加丹,不过如今也就是个沿海小镇。
人口不足一万,大都是捕鱼和采矿的人居住在这里。
开采的也是金银锡煤钨等有很大利用价值的资源。
北山镇背靠连绵的大山,气候还是能凑合生活的。
但是冬季也很冷,去年最冷的时候气温在零下六十多度。
可以说比后世的时候还要冷的多,不过夏季也能种一些短期的作物。
在北山府辖域的大部分范围内,都是比较恶劣的环境和气候,也只有采矿点和养殖场所在地,会形成一些聚居的村落,整个北山府如今的总人数也不到十万人,这也是郑毅此行的目的。ωωw.cascoo.net
在北山镇建立分基地,对于北山府进行大规模的开发。
趁着现在还没有到冬季,正好为他们积蓄力量。
到了这边,郑毅就将分基地建立在北山镇附近。
然后连绵的运输船就跟着进入了北山镇的港口。
无数的物资从各地调运过来,粮食、水泥、布匹、木材等。
不过木材是最不太需要的,这边的林子里也有很多的优质木材。
郑毅进山的时候,都能找到三五人都无法合抱的巨树,但加工起来比较费劲。
还不如从镇原府那边运输过来比较方便
。,水路过来很快,船都能拖着从海里到这边。
然后就是大量的刷人口了,三十万人,这是郑毅在北山府定下的目标。
有三十万人在这里生活,这片区域想必很快也能出现新的变化。
而且这里未来定的就是矿产的开采和冶金,也不需要太多的人。
北山府的知府,郑毅继续让熟悉北山情况的刘庆来担任。
至于军事力量,按照一万人的标准建立就可以。
只是维持一些必要的治安,打击那些野人部落。
人太多了耗费也太大,新式武器的装备,一万人能抵十万人用。
更别说那些野人连铁器都很好,更不是这里正规军队的对手了。
在北山府呆了几天,刘庆来建设安排的有条不紊,建设工程部也是火力全开。cascoo.net
他就再次乘船前往勘察加,也就是现在的北辽府,名字听起来都带着一股冷气。
北辽府的区划包含整个勘察加和更北部的楚科奇地区,也就是说直接到了北极圈。
只是生活在这边的人更少,如今满打满算也不过有五万多人。
郑毅直接在北辽半岛南端的辽州城登陆,此处距离北千岛群岛很近。
也是郑毅这边建立的第一个登陆点和居民点,环境气候还是能够满足生活的。
只是辽州城说是城,现在也就是个镇子的规模,人口不足一万人,大多数都是渔民。
郑毅来到这里之后,释放了分基地,然后又跨海前往千岛海峡的位置建了一座大洋城。
后世这里也叫作大洋城,郑毅建立这两座基地,就是为了能够将这里作为下一步计划的起步点。
这两处除了渔业和海洋运输业之外,就是在军事方面的,未来会有几个军团在这里开展轮训。
不过北辽半岛的开发,还是要继续的,整体来说,北辽半岛的环境气候并不算太差。
中央一道山脉,整座北辽半岛分布着一百六十多座火山,还有几十座是活火山。
地热资源丰富,暂时还没办法开发利用,温泉、地热泉、间歇泉遍地都是。
北辽半岛沿海和陆地上,有丰富的水产资源,也就是渔业开发价值很大。
这两年来,渔业已经在这边建立了,每年东洲岛、魏州岛和岸上的捕鱼队都会过来,在这边进行捕捞。
当地的也建立了水产加工坊,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也会大量运输到岸上,比如伯力城这样的地方销售。
除了渔业之外,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适合养殖的草场,可以进行木材加工和养殖业的发展。
不过养殖也就是集中在驯鹿养殖和家禽养殖两个方面,其他动物对这里的气候适应不了。
最重要的是,北辽半岛沿海很多地方是可以开展种植的。
马铃薯、白菜都可以在这边种,红薯也在尝试种植。
只是主粮还是有些不够,毕竟最高气温才不
。过十几度。
另外就是野生动物资源,北辽半岛也是堪称极为丰富。
北辽半岛上,有着数不清棕熊、驼鹿、麋鹿、驯鹿、角羊、雪羊、水貂、黑貂、北极狐、蓝狐、银狐、麝鼠等,都是价值极为昂贵的皮毛,已经代替东洲岛成为大都督府辖域内最大的皮毛产出基地和加工基地。
可惜体量还是有点小,暂时无法开展大规模的供应,是以郑毅才会赶来北辽半岛这边。
既然环境比北山府还要好的多,他有为何不做大力开发呢?
再说了,除了这些资源之外,北辽半岛也不缺金银矿产。
最优质的砂金矿、原生金矿、银矿都数不清。
如今已经找到的就高达两百多处。
基于此,郑毅才决定大力开发北辽半岛。
从辽州府转到东岸,在后世的彼得罗巴甫洛夫,郑毅建立了朝晖城。
这里将作为新的北辽府治所,管理这整个半岛到北极圈一大片区域。
天气已经慢慢转寒,郑毅将朝晖城安置好之后,继续沿着海岸线北上,又设立了神册城、天显城、统合城、天庆城,最后在到后世白令海峡的时候,到处都是一片冰雪皑皑,他在这片北辽海峡的西部建立了最后一座保宁城,彻底将整个北辽半岛和后世的楚科奇半岛被裹在自己的怀抱之中,有了这放置出来的八座基地,他相信谁都不可能从他手里抢走。
这些基地都有召集平民的能力,也控制着两座半岛中最重要的节点,还有这个大都督府辖域的支持。
除非是将航母舰队拉开,那些飞毛腿什么的不要钱的硬砸,否则没人能破的开。
将整个北辽府交给北辽知府常意,他乘坐大船开始急速南下,不南下也不行,这边天气已经很冷了。
时间已经到十月,整个北方的冬季已经算是在这里开始了,再说郑毅还有事情没有做完呢。
没有在北辽府神册城进行休整,他直接带着船队向东而去,距离神册城约二百公里的大洋上,有座后世被命名为白令岛的地方,如今这里叫做望东岛,岛上有一座港口,驻扎着一千人的队伍,这里是郑毅踏入世界殖民的第一步。
夏季的时候这里也是一片翠绿,岛屿周边和附近的岛上生活着大量的海狗、海狸、海豹。
岛上也有一些原住民,但数量不过几百人,这些人后世被称为阿留申人。
不过郑毅这边第一批登岛的,用他们自己的话音译过来叫尤南干人。
经过几次贸易之后,这些尤南干人答应迁到北辽半岛去生活。
地点就在郑毅新建立不久的神册城附近。
这座望东岛就全成了汉人。
郑毅在这里放置了一座基地。
望东岛将是起步点,与辽州、大洋两城,诸部沿着岛链向东走。
这个方案郑毅已经筹划了两年多,终于可以开始实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