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 第三百六十五章 火烧随县

第三百六十五章 火烧随县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襄阳派来了多少兵马?别只是装装样子?”

徐盛现在也充满了对那些人的不信任。

“说是派来了一万五千兵马。由大将文聘统领。”

“文聘?没听说过,希望……”

正说着,徐盛突然眉头一皱。

“怎么回事?你们几个过去看看。”

“是!”

营地的外边突然骚乱了起来,徐盛赶紧将帐篷外边站岗的士兵派出去。

赵统也站起来。

“走,咱们一起过去看看。”

“好!”

徐盛点了下头,跟着赵统往外走。

这时间在最外侧监视着随县县城情况的士兵跑了过来。

“将军,将军……”

“慌什么?发生什么事了,慢慢道来。”

那士兵喘了两口气。

“赵将军,徐将军,随县…随县起火了……”

“什么?”

赵统和徐盛一脸诧异,带着满腹疑惑往前快走了几步,越过这个士兵,又往随县的方向跑了几步。

赵统和徐盛踏上了右边空地上随意摞的木头桩子。

站得高了一些,对着随县的方向眺望。

黑夜之中虽然有漫天星光,但是离得远了,光线并不好。

只是隐隐约约能看见随县城中黑烟涌起。

这还是托了那些火光的福气。

看起来火势确实不小,赵统和徐盛不过才观察了几个呼吸,那是四五里远的地方,从刚开始,只不过点点红光,转眼间就连成了一片,映红了半边天。

渐渐的,甚至都不仅仅是红光了。

看得见的一些火,高高的窜起来超越了县城的城墙,在半空中燃烧、跳跃。

“是真的着火了。”

徐盛皱着眉头思考着。

“要小心了。”

“火势发展的这么迅猛,一定是有人故意纵火。”

赵统认可徐盛的判断,点点头,说道:“这把火恐怕是他们自己放的。什么人能在夏侯惇、于禁两人的控制之下将城里烧掉?”

“看样子他们要烧城逃走了!”

徐盛和赵统从木头上跳下来,急匆匆的开始召集人手。

“全军集结,全军集结!”

命令下达,传令官们开始叫嚷起来。

用来传令的号角,铜锣同时响了起来。

当当当轰轰轰的让整个营地开始噪鸣!

看着手下人,急匆匆又乱中有序的集结。

徐盛紧皱的眉头并没有舒展开来。

“他们逃走就逃走,为什么不悄悄的趁夜撤离放这把火闹那么大的声势,难道是提醒我们吗?”

对于徐盛的不解,赵统想了想。

道:“也许是想将城中的物资全部焚毁,不留给咱们吧!”

“可是这火势这么大,他们也太肆无忌惮了!”

徐盛也是觉得曹兵的行为太狂妄了。

徐盛脑海中突然闪现一个恐怖的想法。

突然要开口却又感觉喉咙干涩。

“他们……他们该不会……”

徐盛的吞吞吐吐也提醒了赵统。

“……他们不会是想要屠城吧……”

赵统艰难的说出这句话,心里打了个冷战,感觉一阵激灵,他心里几乎已经有了确定的答案。

毕竟曹操的兵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儿了。

“他们绝对干得出来!”

徐盛虽然还有些犹豫抱有幻想,但是赵统已经可以做好最坏的打算了。

“全军集结加速,立刻准备攻城,连夜强攻吸引敌军的注意力,不能真让屠城的事情发生在咱们眼皮底下!”

对于赵统和徐盛来说,随县的百姓是荆州的人,并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

但是但凡是个正常人,都不会希望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眼前。

不把人命当回事的将军和那些百战士卒古往今来数都数不完。

但是真的动不动发动屠城惨案的,在所有的将军中还是极少数部分。

何况是两军对垒,敌军当着自己的面把城屠了。这对于两位将军来说属于奇耻大辱。

更不用说夏侯惇和于禁当着自己的面把城屠了,赵统回去之后怎么面对自己的父亲,怎么面对刘备?

徐盛参军的时间比赵统短,虽然自己也知道战场上是无比残酷的,所以他对城中发生的事情做出了最恐怖的猜测,但是却不敢给予一个确认。

赵统就不一样了。

赵统是北方人从北边来的。

北面的战场上,曹操屠城的事迹流传不止一处。

更不用说半年前刚刚放火烧了新野。

士兵们在错落有致的帐篷之间不停的穿梭排列。

一些士兵在列阵,一些士兵在准备器械。

各自带好自己的装备,等待着赵统一声令下。

但是大军的集结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完成的,赵统这边还需要等待。

“立刻派出大量的斥候,严密监视敌军动向!”

“是!”

要阻止敌人屠城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更不能让敌人逃走。

所以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必须严密监视敌军。

在大军集结的时候,大量的斥候被赵统撒了出去。

士兵们的动作并不慢,但是赵统仍然感觉度日如年。

他有些急躁的在队列的前方走来走去。

这种时候还是忍不住的让人从心里叹气。

襄阳的人到底还是来的晚了。

一边看着这边匆匆集结的士兵,一边扭头看看身后远方红透的半边天和跳动的火焰,赵统和徐盛感到心急如焚。

……

随县城中已经成了一片火海。

火焰焚烧,木头发出爆裂的批剥声不绝于耳。

而这火焰熊熊燃烧之中,夹杂的是百姓们的无尽哀嚎。

大街上站满了百姓。

拥挤在一起引发一阵阵骚乱。

“不要烧我的房子啊,不要烧啊!”

“救火呀,快救火呀!”

百姓们想上前拖出来做那些放火的士兵,为了自己的家园。

“滚开!滚开!”

“谁敢阻拦,谁敢阻拦!”

“啊—!”

“杀人啦!!”

“杀人啦!”

混乱不堪。

但凡敢有靠近那些士兵的百姓都被一刀砍倒。

身上没有甲,百姓在这训练有素的士兵的刀锋之下根本撑不住。

是这些百姓的冲击,身上穿着盔甲的兵分成两半。

一个个小队中的人,一半拿着刀推搡着百姓,另一半则用引火物不停的点火。

虽然允许了他们放火和抢东西,于禁的军法很严,不允许他们随意杀人他们就不敢。

不过他们仍然有很多机会可以杀人取人头。

后来人都传说,汉唐人有尚武之风,这话说的其实不假。

即便是面对着凶神恶煞的曹兵精锐,城里也总不少人敢于反抗。

很多时候,百姓们都是老实的,不把他们逼上绝路,他们都愿意继续忍下去。

但是现在,曹兵要搜刮全城的物资,能带走的粮食,他们全都带走,带不走的粮食,他们也要烧掉。

把所有的百姓都赶到大街上。

放火焚烧他们的房子。

这就是在把他们往绝路上逼。

当然有不少不愿意逆来顺受的人勇于反抗。

但是,这全是徒劳的。

曹兵的个体素质虽然强,但并不是民间没有高手能和他们媲美。

说不定街头巷尾的屠户,混迹的混混,还有一些中二的游侠儿,单打独斗起来都比曹兵更强。

那么大一个城池,总不缺少一些身体上有天赋的人。

但是,军队最强的地方不在于个体素质,而在于他们训练有素,能够密切配合。

单独的一个曹兵,哪怕是训练再精良,也未必能在这城中天下无敌。

但是一旦两个或三个曹兵配合在了一起,同等数量的格斗高手在他们眼前就很难讨到便宜了。

一旦像这样训练精良的士兵装备齐全,组成一个十人队,他们甚至能对付二十三十的普通壮汉。

所以,当他们把百姓逼得无路可走,激起他们的反抗之后,就可以开始杀人了。

夏侯惇到底不是一个多么心慈手软的人。

当士兵们心中有些不满意的执行着夏侯惇的命令的时候,渐渐的才琢磨出来的味道。

屠城说到底还是太难听了。

夏侯惇这一把火放下去,要把整个城烧的干干净净,怎么可能百姓们会乖乖听话呢?

他就是要激起民变。

他不是不想要几颗头颅挂在马脖子上,带回去当成军功,只是他不像手下的副官想的那么简单,手段那么粗糙。

看似不允许士兵们大开杀戒,其实是允许的,只不过首先在士兵们的心中立下了一个准绳。

无论士兵们怎么应对反抗的百姓,对他们进行怎样的残杀,他们总是在心中有些规矩的存在下,有命令的条件下进行行动。

这样就不像简单的屠城两个字,让士兵们把心中的**全都狂野的释放出来,变成脱缰的野马,难以收束。

而要抢光所有百姓的粮食,带不走的,烧掉他们的住房,也全部烧掉,相当于毁掉这些百姓们的全部财产,只给他们留下了赤条条的性命,让这些百姓们接下来的活路寄托于荆州的长官大发慈悲,寄托于其他的城池的支援。

这就是彻彻底底的想让这些百姓死掉。

平头老百姓如同井底之蛙,看不清大的局势,但是,他们对于生活中的利益分配却自有一番见解。

自己这边一无所有,谁援助自己,他们都要少吃一口。

那么,隔壁城池即便是能够援助,也不过是从他们治下的百姓嘴里抢粮食。

想让那些大户出财、出力、出血是很难的。

但是那些大户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不将自己治下的百姓逼上绝路,面对手下百姓们的强烈反对情绪,也绝对不会把事情做绝。

不是他们没有能力把事情做绝,而是他们没有必要为了一群不相干的百姓损害自己的利益。

所以生活在残酷现实中的百姓都知道,将希望寄托于别人身上是不可能的。

死亡的现实就在眼前,所以他们反抗了。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敢反抗,但是一百个人总有一两个、三四个是心怀正义的。

而十个人中也总有两三个是有血性的。

这样一来,反抗起来的声势就不小。

曹兵们就可以在军令的约束之下,展开有选择的屠杀。

杀人也挺累的,杀掉这群刺头,得到了头颅,用来记功也已经足够了。

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敢于反抗的都是一些有血性、有勇气的。

留给荆州,就相当于留给了荆州一批不错的兵源。

只用把城中占十分之一二主动跳出来的人干掉,就几乎相当于阉割了这座城市。

这才是夏侯惇真正的高瞻远瞩。

如此一来,夏侯惇只需要用十分之一的力气,就可以得到一些可以用来抵御惩罚的功劳,获得恐惧们的士兵的拥护,并且不会影响到军纪,对于撤退不会造成负面影响。

同时最大限度的废掉了这座城市的现有资源,不仅是从声势上火烧全城,还从实际上废掉这些最血腥最有力的壮年汉子,面子、里子全都得到了,给荆州留下了一个深刻的伤疤。

这才是真正统帅的计谋,这才是夏侯惇高于那些粗糙的副官的地方。

而且,这一切的进行都是在不显山不露水的情况下完成的。

是一群残暴的将领向夏侯惇提议屠城,而夏侯惇却是仁义的阻止了他们。

但是,大家的目的却又同样的都达到了。

于是乎,这座城池就在夏侯惇的高超手段之下,化成了一片火海。

在密切配合、装备精良的曹兵的刀锋之下,那些有血性的汉子也化为了火焰下的道道血斑,和火焰留给这座城池的烧痕一样,烙印在街道上和城墙上。

不用全城屠杀,只需要屠杀主动跳出来的人,是非常省力的。

火海之下,火焰的劈拨声,火焰熊熊燃烧而引起的风声,以及受伤壮汉的惨叫,老弱妇孺的哀嚎,共同组成了这一幅悲惨的血泪画卷。

这些血泪之声作为背景,衬托着夏侯惇外粗内细的精明,这悲惨的嚎叫共同萦绕着城中作为配乐给了曹兵一个大大的舞台来展示他们的残暴和杀戮的效率。

火焰笼罩的街道,逐渐有一队队人聚集在了外层。

他们逐渐在各个小队长官的指挥下列好阵型,收回沾满血迹的刀锋。

适当的杀戮让他们感觉身上血液沸腾。

他们用期待的目光看着眼前被火焰映照着那影子老长的一只眼将军。

等待着他发号施令。

https://www.lusetxt.com/books/84138/84138693/74290712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usetxt.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usetxt.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