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贞观泥石流 > 第一百三十八章 换人

第一百三十八章 换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贞观泥石流!

在两仪殿批阅奏章的李世民,听到太子路遇奔马,鼻孔里哼了一声。

自己的位置是怎么来的,李世民心里有数,对这些不入流的手段简直洞若观火。

所以,他的火更大了。

朕今年才给太子加元服,你们就迫不及待要争抢了啊!

平日的兄友弟恭,都喂狗肚子里了?

“令民部侍郎孙伏伽主审此案,凡敢阻挡,不论官爵,杀!”李世民重重地落笔。“张阿难,你手底下那些人,也该动一动了。”

从角落里走出一身甲胄的张阿难,低沉地应了一声。

甲胄很正常,张阿难还任了左监门卫将军呢。

殿门外,走来心急如焚的长孙皇后。

“二郎,高明受惊,妾身要过去看看,你去不去?”

李世民安抚爱妻:“观音婢莫急,高明只是受了点惊吓,太子左清道率还是很有能力的。你先过去,朕晚些再去,顺便看看象儿。”

哎呀,逗弄小小的孙儿太有意思了,难怪人总说隔辈亲呢。

长孙皇后离开,李世民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告诉孙伏伽,此案以谋逆论罪,所有涉事的,诛三族!”

以孙伏伽的能力,再辅以重赏,很快查明作案人是道政坊泼皮牛二。

问题牛二就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家无隔夜粮的穷鬼,哪来的马?

买的,呵呵,牛二哪来的钱财?

循着这一条线索往上追,打破沙锅问到底,牵扯到一家富户。

富户一家老少十馆学士姚思廉在与魏征修史,品性倒是高雅了,问题是他连家人的生计都不过问,一心学问,也不适合执掌国子监;礼部侍郎颜睿,颜籀之弟,惜乎多病;盖文达,博览群书、言行方正,可为国子监司业。”

“祭酒一职谁可任之?中书舍人许敬宗,才气甚好,奈何有江都向宇文化及乞命的黑历史,不适合。中书省侍郎、太子左庶子、黎阳县公于志宁可矣。”

……

国子监内一片哗然。

祭酒、司业联名弹劾博士柴令武,结果柴令武连训斥都没有收到,祭酒与司业却卷铺盖走人了!

也就是说,朝廷认同柴令武的作为,对国子监的混乱早就不满了。

原本还四下奔走的吴能一党瞬间蔫了下来。

这就是朝廷对书学事件的定性,你服也得服,不服也得憋着。

吴能等人原本趾高气扬模样,现在都是霜打的茄子。

国子监祭酒于志宁不声不响地到位了。

于志宁面颊略长,本姓万忸于,鲜卑族,以敢于直言劝谏著称。

司业盖文达的面貌与他的品行一致,方正。

两人到位,将国子监近年的馊事梳理了一遍,所有涉事的官吏全部开革。

这样做公私兼顾,既正了大道,又能顺便安置一些亲朋、族人,何乐而不为?

当然,必要的告诫是要有的,起码不能仗着自己的势,在国子监里肆意胡来,刚刚被开革的官吏就是前车之鉴。

历年在国子监滋事的监生也被梳理出来,一人一个大过,不偏不倚,吴能背了两个。

国子监的大过,别不当回事,这可是终生记录在卷宗里的黑历史,影响职位的安排、议叙、升迁,有可能让人一辈子起点就是终点。

大过累积达三个,国子监将劝退。

这才是最让人忌惮的。

尤其是吴能这种濒临红线的人。

国子监内一片欢腾,都在为国子监的正本清源欢喜。

柴令武抱臂轻笑。

一群棒槌!

没有耶耶带书学监生闹上这一下,你以为天恩会洒得进国子监?

不过,没有糟心事的国子监,看上去可爱多了,连空气都格外清新一些,这才是象牙塔应有的味道。

书学的监生们格外刻苦了,以往时不时会偷奸耍滑,现在恨不得把全身力气都耗尽,连较瘦弱的易迩阚都拼命了,一身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

从太医署借来医师、医工直摇头。

苦练打熬是可以,得注意度,除了少数天赋异禀的人,多数人的极限并不高,超越极限最好是先把基础打牢了,而不是一口吃成个胖子。

柴令武微微叹气。

医师、医工说得有理,别因为一时逞强,造成了损伤,留下个永久的后遗症,就亏大了。

这方面,别犟嘴,人家就是专家,不是砖家。

得让医师制定一个合理的训练强度。

欧阳询咋咋呼呼地拿着清单过来:“咋回事?墨的用量大幅减少,笔的消耗却增加了?”

柴令武一指举着巨笔在墙上挥毫的几名监生:“欧阳博士请看,他们现在蘸的都是水。没有点水平贸然用墨,纯属浪费而已。对了,学生以为,博士这一手楷书,最适合监生习练,何不印为字帖?”

欧阳询笑了笑:“贞观六年,魏征所著、老夫手书《九成宫醴泉铭》,恰恰是楷一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