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长安的第六年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唐:开局抢了文成公主!
接下来……
魏砚一边组织人修缮九成宫一边也是要准备来年元夕夜的节目。
说实话之前魏砚来到长安城的时候感觉长安城百姓并不怎么富裕。
但最近这两年通过对比元夕夜外面花灯的数量。
便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差别好像最近两年, 花灯不单单数量多了。
好像这造型。
也慢慢地变得多了。
不是魏砚黑李二他这贞观之治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有很大程度就是大家都穷。
家家都穷得叮当响的你关门给谁看呢。
但这种情况, 随着十几、二十年来的经营现在好像终于都有了点起色。
因此……
今年想了想。
魏砚便打算在东西二市分别竖两块led屏一方面与民同乐另一方面也方便自己塞私货。
节目已经定好了。
其实这节目不宜多。
感觉一个两个这样循环播放就很好。
因为到了元夕之夜那天无数人会涌入东西二市要是节目持续的时间太长了大家都挤在那里看一个小时两个小时那肯定是不行的。
说不定会把路给堵了。
你想想长安百万之众一次最多只能看几百人上千人那得看到什么时候。
因此……
五六分钟看完立刻就走既能把节目看了也不影响接下来观花灯这是最合适不过。
现在节目已经基本定好问题就在于, 大唐识字率肯定不高。
如果是识字之人说不定还能看看字幕但必须要考虑到占了更大部分的大唐不识字的百姓。
所以……
这节目的内容, 他还得找人翻译翻译。
于是……
接下来的十二月魏砚便把长安城据说唱歌最好的歌姬都找来。
……
后院之中。
“听说驸马把东西市的歌姬都找来了。”
“这是想做什么?”
一屋子的女子立刻便都充满了好奇。
十二月。
已经是冬季了。
一个个都换上了冬装。
看着也是花团锦簇。
各女有各女的风格。
如果要说大唐谁最奢侈那毫无疑问是魏砚。
当年魏征死的时候一颗死前拿来含在嘴里的珍珠都拿不出来。
当然绝对不是因为魏征没钱。
魏砚如果记得没错的话长孙皇后就曾给过他魏征不少的赏赐。
所以魏征应该还不至于穷到一颗珍珠都买不起。
那么最大的可能。
就是明明有钱却不舍得花。
其实……
大唐贞观年间给人的感觉民风还是比较地朴素。
而魏砚可以说却是最不朴素的那个。
如果大唐将来有一日官员腐败都追求好看的东西了那么魏砚至少得付一半的责任。
因为他破坏了大唐上至李二下至各种官员的那种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作风。
当然
你真要说魏砚不吃苦耐劳不勤俭节约好像也不太对。
主要是魏砚自己也没有浪费什么吃的都吃完穿的也只是比一般人家要华丽些罢了。
但也不至于做一件衣服就要耗费上百万贯的那种程度。
因为他这些衣服都是零成本自己具现出来。
听着奴婢以及常山、新城两人的议论。
李雪雁这边也是道:“你俩这么关心做什么?”
“估计是怕驸马被那些歌姬给抢去。”新兴也是道。
“哪有。”两人立刻狡辩道。
“话说……你们就一点都不担心?”
“主要是担心也没用。他喜欢的就会要回来不过他好像说过……他保证娶完了常山跟新城就不娶了。”李雪雁。
“那怎么还有武才人?”新城便疑惑地问道。
“因为他这句话是在说要娶武才人的时候顺便说的。”新兴便回道。
“你们那时候都还没说娶呢。”李雪雁。
“额……”两人便听着两位姐姐的话她们才不是关心这个呢。她们就是有点好奇把东西二市的歌姬都叫到家里来到底是想做什么?
此时……
魏砚也正在一个个地测试谁唱得适合谁唱得不合适。
好在要重新配音的内容也并不多也就是一首诗那么长的内容而已。
武才人在一旁看着。
“你觉得她们谁唱出来的比较好听一点?”
武才人便给他指了指。
说实话。
就算是武才人对这种歌姬那都是看不起的。
歌姬是贱籍。
当然只要魏砚不是看上谁只是逢场作戏那当然也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魏砚也觉得武才人挑出来的不错。
不过……
他必须得再确认一下大唐
的口味跟自己的口味是不是完全一样。
之后……
魏砚又问了几个武才人身边使唤的奴婢大多都指的是之前的那人魏砚便道:“那就用这个吧。”
数日后。
魏砚很快便把新的歌以及配音给弄了出来。
而他找歌姬的事似乎也是在长安城不翼而飞。
还好……
这却也不是什么大事。
就是身为堂堂三品官这有点有损大唐三品官的威严不利于大唐朝堂确立威信。
要是换到一般人身上说不定就要被弹劾到罢官。
然而……
对魏砚来说你罢了我的官我也无所谓。
反正……
我也不靠你的俸禄来养。
……
十二月望日朝会。
魏砚在朝堂上提出要在明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夜晚开放东西二市并且最重要的是让大唐官员也能进入东西二市。
还有他需要在东西二市划定一个区域专门用来放置他想要放置的东西。
“你想要放置什么?”李二问道。
魏砚便道:“到时候就知道了。”
李二看他神秘兮兮的不过总不至于在东西二市放什么大杀器因此便随便他了。
至于让大唐官员进入东西二市李二也是道:“近些年来大唐国泰民安这少不了诸公的勤勉那今年元夕之夜便放开禁令允许官员也进入东西二市。”
只能说……
魏砚的话真的是比谁的话都好使众人也没有反对因为反对也没用现在他们该纠结的却是当天自己要不要也去看看。
不过还是有很多人摇了摇头。
因为什么因为他们都五十多六十多这年轻人的事他们好像也不太好掺和。
你比如说于志宁。
他肯定就不会去。
褚遂良有可能会去因为他得知道魏砚搞什么。
李治很想问他能不能去。
但是好像这么问出来又有点比较轻浮了。
这不符合他太子的身份。
只能是等退朝以后再问问他父皇了。
如此……
一个月后。
魏砚终于是迎来自己来到长安城的第六年感觉时光飞逝的有点快。
而他似乎还有很多事情都还没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