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大家都在学习简体字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穿越富二代,被崇祯偷听心声!
第390章大家都在学习简体字!“太子殿下盛情,老僧无以回报,只能尽心竭力帮助太子殿下。”苦心禅师沉声道。“如此,那咱们就是一家人了,苦心禅师,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只要你帮我改变了武林,以后大明朝境内的寺院,只会越来越多。”林凡沉声道。苦心禅师听后,心内暗喜,虽然被羞辱了一番,可若是因此,各地的寺庙被太子殿下善待,并且兴建更多的寺院。后世之人听说了此事,只会认为自己是大义,那么下跪之事,反而是成为了一桩美谈。“多谢太子殿下仁慈!”苦心禅师沉声道。林凡也对着苦心禅师摆了摆手,道:“既然如此,那苦心禅师请起,来人啊!去账房支取一千两白银过来。”“苦心禅师,你也知道,我手上银子虽多,却都是朝廷的银子,我自己的银子,也不富裕,这一千两银子,你拿去花,不要跟我客气。”林凡道。苦心禅师本想拒绝,毕竟,他是和尚,几乎是用不到银子的,不过,看着林凡如此盛情,他不接受的话,估计又要被挑理了。想到这里,苦心禅师只能答应,道:“多谢太子殿下,老僧就收下了!”“那好!苦心禅师若是没有别的事情的话,就先回去吧,本太子也累了,要回去休息。”林凡道。没事了?你不是说,要我帮着你把武林变得更好吗?具体怎么做你还没告诉我呢?不过,想到林凡的所作所为,这改变武林的事情,他或许还没想到具体怎么做呢,自己先回去,等着他的消息就行了。想到这里,苦心禅师便口诵佛号,拜谢离开了,苦心禅师前脚出了太子府邸的大门,林凡随后便道:“薛炳天,今日的事情,完全就可以写一个长篇的故事,收录入图书馆之中。”薛炳天一听,立刻道:“太子殿下所言甚是,只是,臣像听一听太子殿下对于这个故事的意见。”薛炳天还是有些摸准林凡的意思,今日他狠狠的羞辱了苦心禅师,若是写出来,怕是对他没好处吧。可若是自己写的太虚假,太子殿下又不满意,自己岂不是更麻烦?林凡看着薛炳天,便知道他心里怎么想的,这人怎么就一点也不懂得变通呢?“薛炳天,这么点事情,你也要询问本太子的意见,唉!你就写,苦心禅师来到太子府邸,嚣张跋扈,想要以真气,震慑本太子!”“本太子一身正气,不惧苦心禅师的威胁,反而是谱了一曲,让苦心禅师心服口服,甘心下跪,甚至是为我谱写琴谱!”“这中间,你着重一下心里描写,多一些环境的刻画,让人看到之后,能够联想到今日的场景。”“记住,将这苦心禅师以真气伤到太子妃的事情,着重描写,本太子的的愤怒,也要描写出来,当然,最后也要写出本太子的大度!”林凡沉声道。额……这不就是虚假的文章
吗?薛炳天无语了,不过,这是太子殿下让自己写的,那自己就尽情的挥洒笔墨就可以了。“王无极,你主管吏部,这两幅画我借给你三日的时间,你找来画师进行临摹,本太子要各州府的府衙,都挂上这两幅画。”“至于这两幅画的由来,你应该知道怎么说吧?”林凡沉声道。王无极道:“太子殿下放心,这两幅画的由来,臣比谁都要清楚。”“恩!杜不举,严格来说,各地的府衙都是归你管的,不过,各地的差役都要普及简体字,这事你办好就可以了。”林凡道。杜不举深吸了一口气,道:“是!太子殿下!”这简体字的事情,柳乘风已经和他说了,太子殿下又说了一次,看来,这的确是太子殿下的意思。“行了,你们也都下去办事吧,今个可是把本太子累的不轻,要回去睡觉了。”林凡说罢,直接转身离去了。四人互相对视了一眼,也都老实的离开了太子府邸,第二日,各地府衙的差役,都要学习简体字的事情,便传来出来。“什么!我等差役,什么时候也要学习文字了?”“哼!学习文字我们也要学习正常的文字,直接学习简体字,这算是怎么回事?”“简体字学习起来的确是容易,不过,他不普及啊,朝廷让咱们学习,那是为了让咱们进步,为何不一步到位呢?”差役们起初,对于学习简体字的事情都很不满。随后,他们便知道了第二个消息,学会简体字之后,会有考核,而考核通过之后,便可以在吏部登记在册!这还不算,只有学会了简体字的人,才可以当捕头,这就代表着,他们之中,谁能先学会简体字,谁就有可能干掉捕头,自己去做。一时间,这些差役都暗地里较劲,拼了命的学习简体字,这样的情况,让县令都有了危机感。“娘的!差役们学会了简体字,在吏部可以登记在册,这不是和自己一样了吗?未来,是不是连本官都有可能被取代?”这些小县令,本身就是朝廷体系之中末端的存在,对于此事,自然是心中忌惮,因此也拼了命的学习简体字。因为他们先前就有繁体字的功底,因此,学习简体字的速度极快,不到十日的时间,便全部学会了。而那些捕快和差役,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也学会了几十个简体字,有的更是学会了上百个。这段时间,这些捕快和差役,闲着没事就扎堆到图书馆之中,看书学习,巡逻的时候,也在脑海之中,回想着图书馆之中学到的内容。可以说,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学习,自身的思想境界,也在无形之中进步了,对待百姓,也温和了许多。因为有了奔头,做事的时候,也更加的认真,各个城池的治安,都好了不少。而礼部那边,也编纂出了一批新的书,印刷工坊积极印刷,书籍印刷出来,就会被快马加鞭,送往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