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奇葩王者说 > 6

6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奇葩王者说!

赵昚被普遍被认为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

他没有恐惧症。

赵昚小时候从钟楼上掉下来,都不带怕的,反倒是围观吃瓜群众吓个半死。大家都说他跟当年赵匡胤从马上掉下来的样子一模一样。(请自行回忆写赵匡胤狂躁症那章。)

赵眘给岳飞**,主张打打打,锐意收复中原而不是求和。内政上,裁汰冗官,惩治贪污,还重视农业生产,史称“乾淳之治”。

赵眘这一生,唯一的尬事可能就是被儿子冷落,最喜欢的儿子赵惇畏惧他犹如畏惧蛇蝎。

这事……原因可能类似如今的英吉利的伊丽莎白女王和查尔斯。

赵惇在东宫小心翼翼做了十几年(孝)太子,年过不惑,却仍不见赵眘有一丝一毫**的意向。

赵惇忍不住了,跟赵眘说:“爸比,我的胡须已经开始白了,有人给我安利了染胡须的药,我却没敢用。你说这药环保不?安全不?是进口不?”

赵眘瞬间明白了弦外之音,然后说:“有白胡须好,正好向天下显示你的老成,要染须药有什么用!”

还是没打算传。

“乌髭药光皇春秋已富,又自东宫尹天府入侍重华,从容启上曰:‘有赠臣以乌髭药者,臣未敢用。’上语光皇曰:‘正欲示老成于天下,何以此为?’”

赵构活着的时候,赵眘只要出游,都是带着干爹的。

等到了赵眘做太上皇,赵惇出游,从来不带亲爹。

赵眘很苦恼,一些臣子看出太上皇的苦恼,就给赵惇提建议,让陛下下次出去玩,关爱一下老年人。

赵惇看奏章时手里正握着个玉杯,瞬间气得手握不稳,把玉杯打碎了。

还有一次,赵眘去东园游玩,按照惯例赵惇应该前往侍奉。

但赵惇人呢?哪也找不见。

有些八卦的太监就故意在园中放了一群鸡,命人捉又捉不着,便相与大呼:“今天捉鸡不着!”当时临安人称乞酒食于人为“捉鸡”,暗指赵眘寄人篱下的处境。

赵眘心里很着急。

赵惇:“你们再讲

这些故事,朕就要砍人了!!”

好好,赶紧打住。

因为赵惇砍人可是真砍,他是赵眘的继任者和宋光宗,也是著名的一代疯皇。狂躁症和恐惧症双双发作,必须要到精神病院强制住院的那种。

发病原因,来自他老婆李皇后。

李皇后,个人标签就两词:嫉妒、彪悍。

属于终极黑化独占女王型。

有一天赵惇洗手,见端着盥盆的宫女双手细白,作为直男他忍不住多看了几眼,笑了一下。过几天,皇后送来一个食盒,赵惇打开一看,里面装的是上次那个端盆宫女的双手。

赵惇做太子时,名义上的爷爷赵构赐给他一名侍姬黄氏。赵惇相当喜欢,即位后晋为贵妃。李皇后非常嫉妒,赵惇出宫祭祀,就出差半天,回家发现黄贵妃死了,被虐杀的,死状特别惨。

这一个又一个场景,比鬼片还恐怖,正常人都要吓出病来,何况赵惇还有精神病的家族遗传。

“哇”的一声,就精神崩溃了。

“帝尝宫中浣手,睹宫人手白,悦之。他日,后遣人送食合于帝,启之,则宫人两手也。又黄妃有宠,因帝亲郊,宿斋宫,后杀之,以暴卒闻。是夕风雨大作,黄坛烛尽灭,不能成礼。帝疾由是益增剧,不视朝,政事多决于后矣。”

疯子治国这不行啊,大家一看,赶紧让赵惇下台了,儿子赵扩即位。

赵扩如果有朋友圈,可能将会是朋友圈刷屏养生第一人。

他活着的时候,干过一件事,让两小太监背两扇小屏风,赵扩走到哪里,小太监就把屏风放到哪里。注意:屏风一定要正面面对赵扩!

想象一下,赵扩走路,前面一直被一块屏风挡着,这得多容易摔倒。吃饭对着屏风,拉屎对着屏风,偶尔想和老婆嘿嘿嘿一下也对着屏风,颇有点现在年轻人做什么都对着手机屏的风范。

但赵扩的屏风可没有手机屏幕多姿多彩,上面就两句话:

“少饮酒,怕吐;少食生冷,怕痛。”

屏风用白纸作底,边上糊着青纸。一

扇屏风一句话,超级霸屏的大字。

一次赵扩到后苑游玩,有人劝他喝酒吃刺身,赵扩一言不合就给那人指屏风。沉默的气氛最为尴尬,没人敢再说话了。

赵扩沉迷养生,那政事怎么办啊?他将政事先后交给两位宰相,赵汝愚和韩侂胄。这两人,政治主张完全相反。赵、韩两派争斗激烈。

但赵扩对两位宰相都是百分百言听计从。

那国家还搞得好?!

搞不好!

赵扩在任期间,发生过两次大规模宋金战争,宋朝都输了,还签了嘉定和议。

恐金症加重。

然后大昏君赵昀就粉墨登场了。

赵昀是赵扩的远房侄子,从小过着平民生活。赵扩生了8个孩子都早夭,没办法来民间找宗室子弟,找到了赵昀,带回去。赵昀一夜逆袭,做了皇帝。

赵昀才不理会朝政了,宠爱贾姓贵妃,将朝政都交给她的弟弟贾似道。

这时候,蒙古的书信来了。赵昀拆开书信来看。

蒙古是近些年兴起的北方小国,这次写了封书,说是邀请大宋同他们一起灭金。如果赢了,宋朝可以收回北方土地。

赵昀觉得这个买卖很划算,有得赚,就答应了。

金国:“虎落平阳被犬欺,人一落魄就会被合计起来欺负,世上总是这个道理。”哎,怎么觉得这一段异常熟悉,好像就是上面某一段替换了一个名词?

“大元灭国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及于我,我亡必及于宋。唇亡齿寒,自然之理。若与我连和,所以为我者,亦为彼也。”

没办法,谁叫历史总是神重复,然而后来者并不懂“前车之鉴,引以为鉴”的道理。

赵昀:“出征吧,宋军!”

宋军:“嘿,蒙古老铁,一起上!”

数万宋军阻断金兵退路,金国亡国。

赵昀:“怎么样?我们大宋还行吧?”

蒙古:“打金国还行,但跟横扫欧亚大陆的铁骑比起来就是战5渣。原来宋军这么水,那干脆把宋朝也打下来算了!”

蒙古转头攻宋。

贾似道一面优哉游哉在西湖游

船上斗着蟋蟀,一面一直喊蒙古爸爸求和送钱,对内则****,赵昀一丁点也不知情--赵昀那收到的假消息都是宋军屡战屡胜,差点要靠假消息治好家族恐惧症。

病情好转的他开始疯狂沉迷女色,甚至三千后宫佳丽都不能满足,命人召临安名妓唐安安入宫。

一见钟情,留在宫中,日夜宠幸。

这等丑闻,稍微正直点的大臣都忍不了,上书道:“此举坏了陛下30年的人品!”

赵昀点点头:“所以你别告诉别人,免得损坏朕的形象。”

神逻辑。

还有人劝赵昀,说陛下记得前朝唐玄宗、杨贵妃和高力士吗?

赵昀:“记得。但朕虽然人品不好,还不至于像唐玄宗那么差。”

神回复。

赵昀活到花甲之年,驾崩。死前没受过任何大罪,算是善终,死后却不能安宁。元朝时期,有人盗掘南宋皇陵,赵昀的尸体因为入殓时被水银浸泡,所以还未腐烂,盗墓者便将其尸体从陵墓中拖出,倒悬于陵前树林中以沥取水银。随后将赵昀头颅割下,并制作成饮器,送给元朝统治者享用,就是著名的骷髅碗。

这只骷髅碗后来流落到朱元璋手里,才得以安葬。

赵昀也没有儿子,南宋朝就没几位亲生儿子继位的!

大家选了赵禥做下一任皇帝。

赵禥没有精神病,因为他根本就是个弱智,低能儿。

赵禥亲生母亲是荣王的小妾,总受正房夫人的欺负,被逼着吃过打胎药。赵禥虽然没被打掉,但药物中毒,手足发软,7岁才会说话,智力低于正常水平。

赵昀为他配备了良师,精心教导,教100遍都教不会,经常把赵昀气得发昏。

赵昀:“这也不会,那也不会!你弱智吗?!”

赵禥:“是的呀!”

就这么一个弱智,还好色。

宋朝皇家规矩,如果妃嫔夜里陪皇帝睡了觉,次日早晨要到合门谢恩。赵禥刚皇帝时,有一天到合门前谢恩的宫妃有三十多名。

“帝自为太子,以好内闻;既立,耽于酒色

。故事,嫔妾进御,晨诣合门谢恩,主者书其月日。及帝之初,一日谢恩者三十余人。”

赵禥还把批答公文的任务也交给4个最宠幸的女人,所谓春夏秋冬四夫人。

国师封的是贾似道,这混混奸臣还掌着实权。而且贾似道掐准了赵禥智商不高,经常恐吓他,说要辞官。

赵禥以为贾似道有天大的本事,非常害怕他走了宋朝就没救了,所以总是卑躬屈膝地跪拜,流着眼泪挽留他。

每次退朝,赵禥都要离座目送贾似道走出大殿,才敢坐下。

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贾似道越发荒诞,蒙古人终于攻陷了襄阳。

到这儿,南宋差不多已经亡了。

赵禥1274年去世,留下3个未成年的儿子:杨淑妃所生的7岁赵昰,全皇后所生的4岁赵?4岁,俞修容所生3岁赵昺。

300年前陈桥驿,赵匡胤欺负柴荣留下的孤儿寡母,如今历史重演,赵家留下孤儿寡母任人欺负。

三兄弟里活过10岁的只有赵?,当日蒙古大军攻入临安,谢太后抱着赵?出城受降,南宋灭亡。赵?和母亲一起,被押解往元朝大都,开始了他47年的俘虏生涯。

赵?后来信佛了,出家了,但有点特别,他信的是****,出家做的是喇嘛,出家地点在西藏喇嘛庙,法号叫“明尊”。从皇帝到喇嘛,从临安宫廷一路辗转到塞外寺院,成为当时的西藏佛学大师。

赵?这个名字,直到元朝末年还时不时若隐若现,原因竟然不是反元复宋,而是传说赵?疑似元朝末代皇帝妥懽帖睦尔的亲生父亲!!!

震惊了,真是没有不可能,只有想不到。

其他二位,都是两年后在崖山自尽的。

崖山海战,宋朝最后的20万军民全军覆没。

赵昰由张世杰背着跳了海。

赵昺由陆秀夫背着跳了海。

自此,临安城里静悄悄,汴梁城更是安安静静,只有崖山旁的海面,偶尔有风呼啸而过,掀起一阵浪涛。

淘尽宋王朝的所有恐惧、哀伤和骄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