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奇葩王者说 > 1

1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奇葩王者说!

“儿砸,你怎么这么聪明,妈咪还没开口你就会抢答啦!”然后吴淑媛将真相告诉萧综。

听完,萧综满脸写着震惊。他不相信,悄悄地撬开萧宝卷的尸体,滴血认亲,后来又杀了另外一个人滴血认真,验证真伪。(另外一个人:我招谁惹谁了?)

萧综:“苍天啊!我竟是东昏侯的遗腹子!我竟然认贼作父!”萧综一恨起来,就改了名字叛逃去魏国,咬牙切齿说总有一天会回来的,找萧衍报杀父夺母之仇。

萧衍听完,很伤心--他没有派人去追杀萧综,而是天天盼着、呼唤儿子着回来。

事情过去许多年,陈庆之杀进洛阳,萧衍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萧综。依旧想着孩子能回家看看,送给他小时候的衣服表示心意。

时吴淑媛尚在,敕使以综小时衣寄之。信未达而庆之败。未几,终于魏。

萧综最终也没能回来,而萧衍之后的一生,一想起萧综就因思子心切,落下泪来。

身为帝王,却注重亲情,这在某种意义上是一出悲剧。萧衍为亲情付出

却得不到回报,寻物寄情,转身将一颗慈悲心投到佛法上去。

仿佛一场赌注,下的本金越来越多。

萧衍不仅自己亲自写佛经,动不动一百多卷,“虽万机多务,犹卷不掇手,燃烛侧立,常至戊夜。”学佛经,念佛经,写佛经,渐渐地萧衍生出三教同源的理论:认为儒教﹑道教皆来源于佛教。于是举国皆只信佛,耗费巨资修建庙宇。萧衍在位几十年,全国一共修了2846所寺庙,仅都城建康,就有超过五百所佛寺。(可以脑补一下,差不多在城里走几步就见庙拜佛。)

这么多佛寺,自然养着的僧尼也多,已经超过十万--大家不工作,不务农,都跑去出家,再加上不断地修建寺庙需要投入大量银两,社会一下子就缺钱了。

萧衍沉浸于佛法之中,并没有察觉到不对劲。当时建康城里最大的两座寺庙,是以萧衍父母的名义建造:大爱敬寺、大智度寺。萧衍每月初一十五,都要去寺里做法事祭祀父母。

日子久了,本就节俭的他过上了苦行僧般

的生活:每日只吃一顿饭﹐不沾酒肉﹐住小殿暗室﹐一顶帽子戴了3年﹐一床被子盖了2年。而且“五十外便断房室”,按照史书记载,天监十二年(公元513)萧衍就开始“不与女人同屋”。(也就是说直到死,40年没碰过女人。)

萧衍自己苦不够,还要让大家也都心甘情愿这样苦。在萧衍之前,佛教徒是可以吃肉的,萧衍却根据《涅经》等佛经的内容写了《断酒肉文》,从此做和尚就不能吃肉了。

一条路上走到黑,每月初一十五住在庙里已经不能满足萧衍了。

大通元年(公元527年),萧衍没跟谁打招呼,突然就跑到同泰寺当奴隶﹐与和尚们一起生活。这、这,陛下做和尚了,谁来当皇帝,谁来治理国家啊?大臣们只得把萧衍“赎回”。

公元529年,对了,就才刚刚过两年,萧衍有一天坐着坐着,就发了句感叹:“还是做和尚好啊!”然后一言不合又跑到佛庙里当和尚去了。做大臣的无奈,但是除了“赎回”皇帝没有其它办

法。

太清元年(公元547年),好不容易安稳了18年的梦想再次被激活。萧衍高喊着“18年后朕又是一条好和尚”,飞奔去寺庙出家。大臣们捂着心脏想着陛下求您安稳点吧,把他第三次“赎回”来了。

从寺庙赎身都是要钱的!大家前前后后为萧衍花了4亿银两。

自然都是从国库里掏。

我佛慈悲,可是并没有保佑萧衍。

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却让萧衍晚年入了人间地狱。

公元547年的2月,春天还未来临,东魏的重臣侯景却来到梁国。他是带着河南十三州来投降的。

侯景这人,以反复无常闻名于世,在哪个国家混不下去就投奔该国的敌对国家,而且下手颇狠。史书上记载:侯景身长不到7尺(不到1.69米,是个小矮个),长上短下,眉目疏秀,广颡高颧,色赤少鬓,低视屡顾,声散。因为声音特别,所以常常有人说侯景的声音是豺狼之声,能吃人,也会被人所吃。

梁朝大臣们一见来的是侯景,都连连摆手

:“No,No,不能要他!”

慈悲为怀,萧衍力排众议,接纳了侯景。这也是他一生最大的错误。棋艺精湛的他一招走错,满盘皆输。

次年就爆发了侯景之乱。

历时4年,残忍到令人发指。

侯景杀人先砍手砍脚,然后把人放着,等他痛苦几日自己死去。

“刑人先斩手足,经日方死”。

台城刚刚被攻陷时,城内有十几万的百姓和士兵,后来饿得人吃人……等到最后战争结束,活下来的不足4000人。

“数月之间,人至相食,犹不免饿死,存者百无一二。”

“山崩川竭,冰碎瓦裂,大盗潜移,长离永灭。”

在侯景之乱的第二年,建康就沦陷了。萧衍已是**岁的老人,他被囚禁在台城里,哀叹道:“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其子萧纲见到自己的父亲,一见面父子都是泪汪汪。此时的萧衍病魔缠身,口里苦得想求蜜饯,侯景却不给得,抱憾离世,临终前悲愤得一再喊道:“荷!荷!”

活活饿死。

信佛可以,不可佞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