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海商之见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状元农妻有商城!
这是托词,闻光寒自己知道,卓阳帝也知道。
就算这事儿卓阳帝是打定了注意要闻光寒去干,闻光寒也要给自己多要一点权力,还要扫清尾巴。
不然私铸这块难啃的骨头,他不一定能拿下来,说不定还会后院起火。
卓阳帝道:“这事你放心,朕金口玉言,既然开了口,那就算是让武将当文官,文官当武将也是可以的。”
一向自诩贤明的卓阳帝都说出了这样任性的话了,闻光寒能怎么办?
只能行礼应了,“臣谨遵陛下吩咐。”
“好。”卓阳帝大悦,“不愧是朕的弟子。”
虽然被这么夸奖,闻光寒还是笑道:“陛下,私铸猖獗,且涉及全国,此事难办,陛下可要给微臣当这个靠山啊。”
“放心。”卓阳帝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等年后,朕会给你一个惊喜的。”
“那微臣就先谢过陛下了。’闻光寒面上感激,心底微微叹了口气,又要出门了,不知道和家里人怎么说呢。
说完了这事,闻光寒告辞。
卓阳帝突然叫住他,“对了,你既然回来了,就同朕一起去九公主那儿把若儿接回去聚一聚吧。朕也好久没去你那儿了,朕打算带皇后一起去你家,欢迎吗?”
“陛下能光临,微臣自然求之不得。”闻光寒笑了笑,有些狐疑,“只是若儿怎么在九公主那里?”
九公主是皇帝和皇后的老来嫡女,两人对其的宠爱成都比之云安郡主有过之而无不及。
“你走了后,你媳妇不是有孕了吗?”卓阳帝解释道:“带孩子也是个辛苦事,朕就同皇后说了,让她进宫同九公主一起读书,也免去了你们找西席的麻烦。”
闻光寒能说什么,只能道:“微臣谢陛下体恤。”
“你是朕的弟子,算是朕的半子,朕也会替你考虑一二的。”卓阳帝笑着道。
九公主是养在皇后殿里的,卓阳帝也直接带着人去了皇后宫里。
闻颜若被人从九公主哪里叫来,看到闻光寒当即眼前一亮,立即跑过去。
但她跑了两步,却没有如同往常那样扑倒闻光寒怀里,而是跑了两部立即停了下来。
十一岁的女孩子,已经开始抽条了,轮廓已经能看出来,她日后定是个好看的女子。
她在宫里被教导得不错,除了最开始的失态,无论是端庄有礼地同皇帝、皇后行礼,还是举手投足间的动作都表示她是个被教导得十分优雅的女孩儿。
只是她始终是孩子,行动间总是看向闻光寒。
卓阳帝好笑地让她去同闻光寒说话,她这才忙不迭地跑到闻光寒眼前,“见过爹爹,爹爹你回来了?”
“嗯。”闻光寒点点头,矜持地没有摸摸她的头,只感叹道:“若儿长大了。”
即便他是父亲,也得给孩子树立男女有别的观念,更何况他还是继父。
闻颜若顿时骄傲地抬抬下巴,而后才反应过来,顿时收敛了两分。
闻光寒有些好笑,闻颜若见了,当即也笑笑。
带着闺女并两个拖油瓶一起,闻光寒回到了庄子里。
还没进门呢,怀里就冲进了一个小炮弹。
闻光寒都没看得清冲过来的人,下意识就将人扶稳。
“爹爹,爹爹,嗷嗷嗷!你回来了。”闻立海在闻光寒怀里撒娇打滚,愤愤不平,嗷嗷直叫。
“娘她好过分,你昨天就回来了,她今天才派人去接我,真的太过分了。”
“小坏蛋。”闻光寒好笑又无奈地拍了拍他的小屁股,道:“快起来,爹爹带了客人回来。”
“咦?”闻立海立即起身,当即站好,一派大家风范的模样,就是那脑袋上突然翘起了一撮毛,看上去呆呆的。
闻光寒:“……”真丢人。
丢开儿子,看着已经长成半大少年的闻立嵩,闻光寒欣慰地道:“阿嵩也长大了啊。”
闻立嵩脸上挂住啊得体的笑,乖乖见礼,颇有大家风范。
闻光寒点头,心道:这才是当大哥的样子。至于闻立海,等阿久肚子里的孩子出来,希望他这个大哥别带着弟弟或者妹妹作天作地吧。
两个孩子出门来迎,闻光寒自然让人见过皇帝和皇后,这才带着人进了门。
等见了诺久书,卓阳帝道:“今儿就是你老师和师母到你家做客,别太客气。”
两人自然应了,却也十分注意,吩咐下人千万别出错。
卓阳帝道:“我听人着,阿久你昨儿给那些京中的夫人们准备了一场烧烤宴,我今儿特意带着你师母来讨一点尝尝。”
诺久书笑道:“老师和师母不嫌弃就好。”
等架上烤架,一行人围在烤架边上,边烤边吃的时候,容皇后道:“常听陛下念叨,味道果然不错。”
卓阳帝笑道:“阿寒这辈子娶了阿久,简直赚大了。”
酒过三巡,卓阳帝突然放下筷子,貌似不经心地问:“阿寒,阿久,你们觉得海商如何?”
“海商?”诺久书和闻光寒动作一顿,不约而同愣了愣。
“嗯。”卓阳帝好脾气地解释道:“这里就咱们师徒,你们对海商有什么见解,都说说,不必担忧。”
诺久书闻言,对卓阳帝的钦佩又重了两分。
卓阳帝绝对能算得上一个好皇帝,甚至在做好一个皇帝的同时还努力兼顾好“家人”。
他甚至还是个有远见的皇帝,在大半朝臣对边贸嗤之以鼻的时候,他看到了边贸的好处。
在绝大多数权贵没关注到的时候,他看到了海商。
是的,诺久书不相信卓阳帝只是随口一问,他心底肯定是有了成算。
是以,诺久书也不敷衍他,实打实说了自己的见解。
“据我们了解,海的那边有与我们完全不一样的国家和知识,我和阿寒曾经遇见过一个外邦商队,他们带来的好些东西都是咱们大郢没有的。”
诺久书举例了当初从外邦人那里得来的香料和其他种子,尽量将自己的诉说枉农业上靠拢。
闻光寒也说了他们的烹饪手法,表示外邦做的那种十分坚硬的面包保存时间长,也可以用来当做赶路的干粮。
或者说是军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