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粒子滞留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要去火星!
而与花神星确认后,王猛这才发现,这并不是自己的错觉,外面像是云雾一样的物质的确是在变薄,准确来说,是摩擦系数在变小,众所周知,有的物体会因为摩擦而发热,而有的东西则因摩擦而变黑,摩擦也与速度和频率有着一定的关系。若是他的飞船像旅行者一号那样,保持低速飞行的状态,并不会与这高温粒子墙发生反应,因此随着飞船速度的变小,这样的现象也会变弱,根据花神星的说法,当飞船的速度进一步降低后,这种现象最终会消失不见。而听到这样的解释,王猛也终于想起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话说这层高温屏障是如何形成的?”听到王猛的询问花神星立刻给出了大量的解释和回答,顺便向王猛的信息面板中发送了大量的示例图,对于已经看过一些天文方面书籍的他来说,花神星只是稍稍那么一解释,他便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一切还与太阳有关,虽然他所在的位置距离太阳已经达到了500个天文单位,但作为太阳系的主序星,这颗在宇宙中看起来不大的恒星,在如此遥远的距离,依旧在施加着她的影响力,从她身上喷薄而出的太阳风,所拥有的质量和能到达的距离远超人类的想象,根据帕克号太阳探测器得到的数据进行估算。太阳风每天喷射的物质,便达到了518316000000000千克。这一连串零的数值,虽然相较于太阳的质量的极为渺小,可对于宇宙空间来说,如此多的粒子散播到了宇宙中,所带来的影响也极为显著。若蓝星恰好被太阳风所吹拂,最明显的现象莫过于绚丽的极光,而除了自然现象外,还会对处于信息时代的人类产生一定的影响。太阳风轻则影响通信,重则导致卫星故障。若是太阳风不受遮挡继续向宇宙深处而去,因为太阳风所携带的都是一些拥有质量的粒子,这也就意味这些粒子会受到太阳引力的作用而缓慢减速,而太阳风因为各种原因,从太阳喷发出来时,便拥有着不同的初速度,这也就代表着,有些太阳风吹出的粒子可能会离开太阳系,而有些粒子因为初速度不够,而永远滞留在太阳系中,形成一片粒子滞留区。这便是高温屏障形成的一个原因,而除了这个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那便是太阳风从太阳内部吹出的粒子,并不是单一种类的粒子。其构成极为复杂,除了常见的一些轻元素外,甚还有一些太阳无法聚变生成的重元素,也正是这些重元素,让一部分天体物理学家认为,在太阳之前还应该存在过大质量恒星,正是那颗恒星的激烈爆发后,所遗留下的星云物质才形成了现有的太阳系。而太阳风中这样轻重元素混杂的情况也就导致了另一个问题,在人类的宏观角度来看,这些粒子似乎都属于不可
见的离散等离子体,重粒子与轻粒子之间的质量也难以分辨可随着时间和距离的叠加,这点微小质量所产生的差异也开始渐渐的显现。这是一个很粗浅的道理,就像在桌子上放置分别放置铁球、纸球、棉花球,一口气吹下去,可以明显的看到,拥有不同质量物体,所能吹动的距离有着显著的差别。因此,而同样是因为太阳引力拉扯的作用,拥有不同质量的粒子能飞行的距离也有差别,“所以会像千层饼一样,形成多层屏障的情况?”想到这里,王猛沉吟了一下,而后默默的摇了摇头,他似乎只考虑粒子质量的原因,忽略了每次太阳风爆发时的,太阳风初速度也不尽相同的情况,再加上太阳风暴发的方位也有所不同。重离子和轻离子分层的现象也许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严重。如今还没有明确的数据,他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但不管怎么说,对于这个问题,他终于重视起来,这也可能是他进入太阳系边缘所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即如何让飞船保持高速的状态下,顺利的通过太阳系边缘的粒子滞留屏障区域。所幸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并不算困难,离散到太阳系边缘的物质本质上来说也属于离子态。对于等离子王猛已经很熟悉了,保护飞船外层的屏障,便是压利用磁约束技术控制的等离子屏障,只不过他所用的等离子屏障是单元素所构成的屏障,而太阳系边缘所滞留的粒子,成分极为复杂,想要在飞船高速行驶的状态下将这些成分复杂的离子完全摒弃掉,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看来又要经历大量的实验!”想到这里,王猛便开始与花神星交流起了等离子屏障的改进方案。而在这期间,飞船的速度缓缓的降至了500公里每秒以下,而当到达这样速度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飞船与周围环境摩擦生成的粉色雾霭彻底消失了,此时,飞船的保护层也终于能抵挡等这片粒子滞留区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