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返九五豪门兄妹的财富征途 > 第15章 浪潮前夕的暗涌与新生

第15章 浪潮前夕的暗涌与新生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返九五豪门兄妹的财富征途!

1997年1月10日,维多利亚港的海风裹挟着咸涩的气息掠过中环的摩天大楼。港城富豪们手中的威士忌在水晶杯中轻轻摇晃,冰块碰撞声与股票交易大厅的电子播报声交织成不安的韵律。李嘉诚放下手中的《南华早报》,头版\香港回归倒计时200天\的标题刺得他眯起眼睛——那些关于资本外逃、政策变动的传言,正像阴云般笼罩在每个商界大亨心头。

同一时刻,杭城云栖别院的书房里,沈浩然盯着卫星电视里滚动的港股行情。恒生指数在过去三个月里经历三次大幅震荡,汇丰银行、长江实业等蓝筹股的K线图如同过山车般起伏。\哥,港商协会发来邀请函。\沈逸推门而入,手中的传真纸还带着温热,\他们想组织一场关于回归后商业前景的闭门研讨会。\

沈浩然转动着钢笔,笔尖在地图上的香港位置轻点:\通知星宁金融的海外团队,准备一份详细的风险评估报告。另外,联系香港的律所,摸清当前港资企业的资产转移情况。\他的目光扫过墙上悬挂的《香港全图》,1997年的香港,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而星宁集团必须抓住这场变革中的机遇。

三天后,沈浩然飞抵香港。半岛酒店的宴会厅里,二十余位港城富豪围坐圆桌,空气中弥漫着雪茄与焦虑的味道。\沈总年轻有为,想必对回归后的局势有所见解?\新世界集团的郑裕彤率先开口,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鹰。沈浩然放下茶杯,不慌不忙展开星图:\各位前辈,与其担心资产缩水,不如看清大势。\

他调出全息投影,1997年的中国经济数据在光影中流转:\内地Gdp增速连续五年超过9%,外资涌入规模突破400亿美元。香港回归后,背靠祖国庞大的市场,金融、贸易、物流等领域将迎来新的爆发点。\说着,他指向屏幕上星宁集团在珠三角的布局,\我们已在深圳前海拿下土地,计划建设跨境贸易中心,这正是看到了深港协同的巨大潜力。\

然而,质疑声随之而来。\政策不确定性太高!\恒隆集团的陈启宗猛吸一口雪茄,\谁知道新政府会出台什么政策?\沈浩然早有准备,取出一叠文件:\这是国务院最近发布的《香港回归后经济扶持政策解读》,明确提出保持香港资本主义制度五十年不变,保障外资合法权益。\他顿了顿,加重语气,\而且,星宁愿意为各位提供资产托管服务,通过跨境金融架构,既保障安全,又能分享内地发展红利。\

会议结束时,不少富豪的态度发生转变。长江实业的代表私下找到沈浩然:\沈总,我们在东南亚有笔闲置资金,不知能否......\沈浩然微笑着递上名片:\随时欢迎合作,星宁的大门永远向有远见的人敞开。\

回到杭城,沈浩然立即启动\紫荆计划\。星宁金融成立香港分部,推出\资产避风港\服务,帮助港资企业将部分资产转移到内地,同时通过股权投资、产业合作等方式,让资本参与内地经济建设。星宁技术则开发了跨境贸易数字化平台,实现香港与内地企业的无缝对接。

1997年3月,首批港资企业与星宁集团签约。签约仪式上,霍英东握着沈浩然的手感慨:\年轻人,你让我看到了香港的新希望。\消息传出,港股市场应声上扬,恒生指数单日涨幅突破5%。

但危机也在悄然逼近。国际投机资本嗅到了机会,索罗斯旗下的量子基金开始暗中布局,准备在香港回归前后做空港币。沈浩然得到情报后,立即召集团队:\通知香港金管局,我们愿意提供技术支持,建立实时汇率监测系统。\他调出金融市场模型,红色的风险预警在屏幕上闪烁,\另外,星宁金融准备200亿资金,随时准备参与港元保卫战。\

1997年6月30日晚,沈浩然在星宁集团总部的指挥中心,与香港团队视频连线。电视里,政权交接仪式庄严进行,而他的目光始终盯着电脑屏幕——外汇市场上,多空双方的博弈已经白热化。\启动'长城计划'!\他果断下达指令,星宁金融的交易员们迅速行动,在外汇市场上大量买入港元,同时抛售美元期货。

当7月1日的钟声敲响,香港终于迎来新生。沈浩然站在落地窗前,看着杭城的灯火与香港的璀璨遥相辉映。手机(大哥大)响起,是香港金管局局长打来的致谢电话。他望向夜空,心中默念:1997年,不仅是香港回归的里程碑,更将成为星宁集团走向国际舞台的起点。而那些曾在浪潮中迷茫的港城富豪,也将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与星宁集团一起,书写新的商业传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