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不就是无限粮食,为何给我披黄袍 > 第216章 学琴可真累呀!

第216章 学琴可真累呀!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不就是无限粮食,为何给我披黄袍!

城内。

蔡邕府邸。

院落之中堆放着数只大箱子,几名披甲士卒在旁站岗守卫。

蔡府内有好事的仆人想上去围看,皆是被守卫厉声喝退。

而屋内,已经被抬进来一只。

箱子已然打开,里面尽是一块块木板。

蔡邕正拿起其中一块,认真校验。

“不知正恩雕刻这些木板有何用,还拜托我亲自校验......”

蔡邕心中不解。

不过既然与他所藏的万卷书册有关,蔡邕倒也没有拒绝。

反而有些期待,陆川接下来会做什么,

该不会是......

不可能。

条件也不允许呀!

“先生,州牧大人带人来了!”

仆人刚通报完,陆川和众人的身影便已出现在院落。

蔡邕闻言,放下手中木板,起身出屋相迎。

“老师,此番真是辛苦你来了!”

陆川见蔡邕出来,恭敬地真诚作礼。

自己怎么也算蔡邕半个弟子。

虽然没怎么好好学过,叫声‘老师’也是应当。

何况万卷书册。

如果亲自校验的话,等于是又读了一遍。

这工作量可不是一般的大!

这次,蔡邕可真是帮了大忙!

蔡邕笑道:“正恩,许久未见怎么如此客气?”

“很多书册我也是许久未看,正好可以重新研读一番。”

“还有几块就校验完,正恩不忙的话,可以在府上稍作歇息。”

看一遍倒是没问题。

不过木板上的字体,完全是反过来的。

就得稍稍费一番功夫。

陆川又是一揖。

“那就有劳老师了,不知文姬妹妹可在府上?”

蔡邕这次倒是答地很爽快,随手一指。

“应该在后院练琴。”

说罢,便和剩余几人一一作别,回了房内。

陆川也没耽误,待蔡邕走后,径直奔向了后院。

随后后院内便隐隐传出阵阵话语。

“州牧大人,你回来了?”

“文姬妹妹,为何看起来如此匆忙,像是刚回来。”

“我...我...”

“不说这些,上次还没学会拨琴弦,文姬妹妹还得继续教我呀。”

“嗯...好....把手放在上面。”

“这样吗?”

“你动一下呀,慢慢抚摸,然后用力。”

“这样?”

“用力......”

“......”

后院口。

吃瓜群众王虎探头听了一会儿,便返回院落问道:

“几位军师,主公在里面干啥呀?”

郭嘉、顾雍几人倒是还好。

周瑜就有种大开眼界的感觉。

徐庶干咳两声。

“主公的事,你别瞎打听。”

数刻之后。

陆川一脸满足地从后院出来,神清气爽,长长舒了一口气。

学琴可真累呀!

而此时蔡邕也将最后一块木板校验完成,在屋内休息。

陆川也没再打扰,当即吩咐了一声。

“将这些东西,全部送去府衙!”

半晌。

州牧府书房内。

这里除了在蔡邕府邸的箱子外,还多了几只。

“几位,今日给你们看的东西,无论如何,也不能传出去!”

陆川看了在场诸人,神色格外严肃。

这几个箱子里的木板,事关重大。

一旦传出去,那将是颠覆性地浩荡!

在场总共五人。

郭嘉,徐庶,周瑜,顾雍,糜竺。

徐庶之前了解过一些,倒还没太多表现。

而其余四人见陆川脸色,都不由得心下一凝。

“主公,这些箱子里,就是元直说的雕刻木板?”

还是郭嘉先开口问了一句。

一大箱子雕刻的木板,有何稀奇?

会让主公如此重视。

要知道,就是能让亩产将近两千斤的金坷垃。

主公也从未曾如此。

想来雕刻的内容,应该非比寻常。

又想到刚才蔡邕所言,郭嘉心中不禁开始猜测。

难道跟书简内容有关?

陆川笑道:“诸位好奇地话,不妨打开箱子,看上一看。”

在场的五人,都是自己日后要重托之人。

虽然周瑜刚刚投靠,但他要么在自己麾下。

要么就是死!

而且孙坚也领了盒饭,也不再怕他有何二心。

感受到陆川的目光,周瑜也是不经意擦了下额角细汗。

主公,这次我可是真心实意的!

天地可鉴!

况且,已经参与了如此机密之事。

我就想有二心也不敢啊!

而此时,郭嘉已经打开了其中一只箱子。

里面全是预料之中的木板。

也正如郭嘉所料。

木板之上,用刻刀雕刻了一个个相反的字迹,像是印章一般。

“这些是何物?”

众人见到这些雕版,一时有些摸不到头脑。

一般情况下。

文人士子做学问,用的都是竹简。

就是军中日常传递情报,用的也是如此。

谁没事抱个木板啊。

不然人家不觉得你在做学问,而是在健身!

这时候有纸张的存在,不过质量太差。

根本无法用于书写!

所以像书籍之类的东西,基本都是竹简串联所制。

就比如当世大儒蔡邕。

他藏书万卷。

当初陆川帮其搬家时,光是那些书简,就装了十几辆马车!

毕竟这个时候的书籍,珍贵万分。

而且除了一些贵族之间的珍本,所用的绢帛或是羊皮之类。

大部分的书籍,都是竹简。

就是这种竹简,都是普通人看不到的!

这就是世家的底气!

只要有这些书简在。

哪怕是一个世家落寞,却依然可以诞生学者!

在这个大部分都是文盲的年代,学者可以直接做官!

最差也是个执笔小吏。

若是才华出众,还能担任更高的职务!

“名如其状,就叫雕版!”

陆川看着众人,

没错。

自己要用的,就是雕版印刷术!

没记错的话。

雕版印刷,在隋末唐初的时候出现。

东汉的纸张无法用于书写,这种东西压根儿就不存在!

这么一想。

是不是又能拿个系统称号?

不知道会叫啥。

“雕版?”

顾雍和糜竺两人,不由有些皱眉。

这些文字的方向,明显是反过来的。

就算是想读也费劲啊!

主公又是请工匠,又是从蔡邕那里借书,还请人家校验。

做出来,能有啥用?

只有郭嘉似乎猛然想起了一些事情。

王虎和典韦的......

家庭作业!

但好像也不对啊。

郭嘉还在思量,就听周瑜出言道:

“这上面......是墨?”

周瑜拿起一块木板,凑近嗅了两下,又用手轻轻触摸,随即便确认。

这就是墨!

这个时期,虽然纸张没有大规模使用。

墨确实有了一定普及。

陆川身为州牧,能用这东西,当然也不奇怪。

“所以......主公是想用墨,将此物印在丝绢上,就像印章一般做成书籍?”

周瑜随即将雕版在衣袍上,试印了一番,的确会留下痕迹!

但随之,周瑜便直接放弃这个想法。

闹麻了!

丝绢得过轨,大家又不是不知道。

世家豪族,也不敢拿丝绢来印书啊!

咋的。

族里面全员炼了天蚕变?

说到底,还是搞不起!

连一代大儒蔡邕都用的竹简。

这就可见一斑!

“不是丝绢,是纸!”

此时,郭嘉突然没控制住,喊了一声。

“纸?!”

周瑜等人相互对视了一眼,暗自摇头。

就连之前少有耳闻的徐庶,也皱起了眉头。

他之前就见过雕刻的内容,也猜到陆川可能要印刷。

却从来没想过用纸!

这个时期的纸,他们又不是没用过。

墨迹在纸上是非常容易散开,洋洋洒洒写个几百字。

回头一看,全是黑坨坨。

而容易受潮,极易损坏。

想用纸来印书,怕不是在开玩笑!

陆川没有多解释,而是笑着打开了多出的几只箱子。

里面尽数是,从系统兑换出来的现代印刷纸!

“奉孝也很懂我呀。”

“我知道你们担心纸张质量,咱们用这种纸可还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