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红楼大反派,我要摘贾宝玉的神经 > 第一百六十三章 史信凯旋

第一百六十三章 史信凯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红楼大反派,我要摘贾宝玉的神经!

接下来的日子,西南的战报一封封的传了回来。

这史信简直是神了。

他以五千人淹死一万番兵后,更是火烧了两万番兵。

然后便是偷袭真真国主力,然后,那真真国居然内讧,把个前线总指挥给杀了。

最后便是神话了。史信居然带着一万多人撵着真真国八九万番兵,一直攻入真真国复地。

攻占了真真国都城,俘虏了真真国的国主。

最他喵扯淡的是,史信从出兵到真真国新任国主献上降表。杀了好几万的番兵,史信的军队连一千人都没有死上。

这不是神话是什么?

最后的战报便是史信向朝廷询问对真真国的处理办法。

一时间,朝堂上所有要求惩罚史信的声音一下子就销声匿迹了。

朝堂上只剩下对真真国的处理争论了。

按理说这真真国几乎被灭。老皇帝都被杀了,现在那四位辅政的将军扶持个三岁的小王氏登基为王。

朝廷应该派兵永镇真真国,再派出地方官员和学政,对真真国原地区进行教化。

可是讨论来讨论去。实在还是觉着不可以。

不因为别的。这真真国现在还有八九万的番兵,而史信带入真真国的士兵却是只有一万人。

这让朝廷如何放心?

至于让史信坐镇真真国。那朝堂更不敢了。

时间稍长,史信还不裂土封疆?

到那时云南可就更危险了。毕竟这史信比其他的番国将军可是更加厉害!

商议来商议去。最后皇帝下令,让史信带着大使回京献降表,当然也少不了带着真真国国主和北伐军主帅的头颅回京太庙献祭。

命史信的手下则是回到云南边境镇守城池。

这一场边境战争才算结束。

……

史信出京时还是盛夏。等史信归来,满天已经飘起了雪花。

史信的队伍便在这初冬的雪花中回到了神京。

这一日虽然有些寒冷,但是京都的百姓还是争先恐后的来见这位忠靖侯。

这位现在京都人的耳中已经被神话了。

以一己之力剿灭不听管束的守军,以一万人硬把一个带甲十几万的国家给灭了。其中又是水淹,又是火烧。简直和画本了的故事似的。

这是什么样的人物?

当然史信也没有让他们失望。

飘飘扬扬的雪花中,史信胯下一匹雪花马,单臂持着一杆马槊,领着兵踏雪而来。

那一身亮银甲,配上那年轻英俊的脸庞。

我的天呀!这不是活脱脱的赵子龙吗?

配上漫天的小雪,仿佛便像一幅画一般。

当真是男子见了心生敬仰,女子见了心生爱慕。

史信跨马从城门一直到紫禁城,那街道两旁的百姓一直都是摩肩擦踵。便是冬天的寒风也阻挡不了他们见英雄的愿望。

即到正午,雪已经停了,雪后初晴,正午的阳光把皇城的琉璃瓦映得金光流转。午门前已然戒严,禁军甲胄锃亮,长矛如林。

只见史信远远骑马持槊,威风凛凛远远而来。一时间,午门前号角长鸣。

史信的身后是浩浩荡荡的凯旋军队。队伍中央,士兵高举木匣,匣中正是那真真国国王和那真真国北伐军元帅的首级,白布殷殷隐隐透出暗红血迹。

紧随其后的,是敌国使者团,为首的老臣捧着明黄缎面包裹的降表,佝偻着背,额头上还留着叩拜时的尘土。

随着鼓乐声,队伍缓缓停在午门。史信翻身下马,带着几个来接应的太监双手托起木匣与降表,引着敌国使臣来在太极殿前。

皇帝身着十二章纹龙袍,端坐在九龙金椅上,两侧站满了屏息凝神的文武百官。

“”臣忠靖侯史信,奉陛下天威,讨平逆寇!今献敌首、降表,以告慰阵亡将士,以显我朝圣德!”

史信单膝跪地,声音响彻大殿。

皇帝起身,缓步走下台阶。他先伸手接过降表,展开扫视一眼后,点头掷于阶前。又掀开木匣上的白布,凝视敌国国王的首级片刻。

皇帝笑了,这算的上他登基以来最大的功绩了。皇帝沉声道:

“此贼荼毒边境十载,今日终伏天诛!”

说罢,将木匣交予礼部官员,转身对大将军笑道:“史爱卿之功,当载史册!”

刹那间,鼓乐齐鸣,鞭炮震天。满太和殿都是欢呼的海洋。

这场献祭大典整办了一日,到了黄昏方结束。

当然史信之功是不可以不奖励的。史信被封为了靖国公。

史信家门头的牌子也是把原先忠靖侯府的牌子换下,换上了靖国公的牌子。

……

这里不表史信回家,妹妹史湘云如何高兴。也不表那几十位扬州殷勤献媚。

只说那荣国公府里。众姐妹不住的恭喜贾母,言贾母福气,带动的娘家也是发达。

王熙凤更是笑着恭维道:

“老祖宗是夙世的福德。

想那靖国公在保龄侯府困顿,简直一无建树。便是老祖宗把他从那带出来,带在了身边。

靖国公方有现在的功绩。这便是老祖宗偏心将那福匀给了内侄孙子。

那日也让我们琏二爷也来老祖宗这里沾沾福气。”

贾母听了心中熨帖。她是非常看重娘家体面的。说不得这便是她的底气。

虽然史信时时来气她,可到底是她的内侄孙子,自是与有荣焉啊!

贾母便笑着和王熙凤说话。

“你快休提大郎了。他每日里来给我请安都要气上我一气。也不知是上辈子该他这个孙子的。

竟让我受这些苦。

这琏儿是好的,学学大郎建功到是可以。这来我这气人可就免了吧!哈哈哈哈!”

老太太说过,大家便一起笑了起来。

只那薛宝钗余光看那探春。却见探春面色微红,似有无尽的喜悦不得舒展。

心知,这探春怕是怀春。高兴史信归来,又得国公之位。

薛宝钗不觉心中一痛。便觉着自己才华样貌不落他人。可自己怎么如此命运多舛。

难道自己便只能嫁与那废物贾宝玉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