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6章 金奖进行时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赌石之捡漏王!
决定参赛雕刻师们命运的关键时刻到了。
天工奖决赛在完成第二阶段,也就是交叉复评阶段之后,基本上每件作品的最终得分就定下来了,哪些能获奖,哪些无缘奖项基本已成定局,但关键奖项由哪些作品获得却并没有因此成为最终定局。
还得看最后一轮。
即终评合议阶段。
到了终评合议阶段,所有的评审不再分组,而是汇聚到一起,在评审长的主持下,一起来合议、评审最终有可能或各种奖项的候选作品,并最终由所有评委再次投票决定出关键奖项的获得作品。
比如说,本次比赛一共有468件作品入围决赛权,按照大赛的奖项设置,金奖作品获得比例是参赛作品数量的3%,约14件,银奖5%,约24件,铜奖9%,约42件……
此外还有最佳创意奖、最佳工艺奖、最佳专题奖等若干件。
其中的金奖是出了名的僧多粥少,且还得照顾到不同的玉种,使得每个大类都得有作品被评为金奖才符合大赛的宗旨。
如此一来,就不能纯粹地看第一、二阶段的得分高低了,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每个玉种都有几件入围作品,然后由大家一起合议并投票选出其中的金奖获奖作品。
至于最佳创意奖、最佳工艺奖、最佳专题奖等,就更不能纯粹看第一、二阶段的评分了,而是得从创意、工艺、主题等角度去挑选并投票决定获奖作品。
这就是终评合议阶段的必要性。
下午四点,所有作品的评分汇总表已摆到了评审长李春生的案头,入围终评合议阶段的所有作品也已由工作人员准备好,所有的评审团成员则围坐在了李春生的身边。
李春生看了看评分表上的金奖候选名单,然后又看向了原和田玉组的组长,说:“张老师,和田玉雕刻是您最擅长的领域,这两件和田玉作品就由您来负责最终的点评吧。”
第一件金奖作品的终评合议投票就此开始。
前面提到过,天工奖为了鼓励玉雕师们多选用不同的玉种来雕刻作品,因此在奖项的评定时,会尽可能将各主要玉种都涵盖到,于是便采用了一种独特的金奖评定方法,那就是同玉种作品对垒。
就好比说现在摆在大家面前的这两件,都是采用和田玉作为雕刻材料,一件名为《敦煌飞天》,另一件为《山河颂》,都是在第一二阶段获得了很高评分的作品。
可到了这一阶段,之前的评分就不做参考了,而是采用两件作品对垒,经历一个终评、复议、投票过程后,由最终的投票结果来决定哪一件作品获得金奖。
另一件则为银奖。
就这么残酷。
而被李春生点名的张大师也一点都不含糊,他又细细审视了一番两件作品后,说道:“这两件作品的取材都是和田玉。
“在雕刻技法上,《飞天》这件作品大量采用了镂空的手法来表现飞天衣袂的飘逸,《山河颂》这件则用深浮雕的技法来雕凿层叠山峦,并巧借玉皮的赭红色来勾勒出丹霞地貌,二者在技艺上各有千秋。
“从文化内涵上来说,《飞天》胜在文化符号的精准转化,《山河颂》则是大写意的当代演绎……”
他先针对两件作品进行了一番深入的点评,这才说道:“至于哪件作品更有资格获得金奖,在二者不相伯仲的情况下,我建议大家着重考虑哪件作品更能代表玉石雕刻在国际语境中的对话能力这一点。”
他很好地发挥起了主评官的作用。
在终评合议阶段,每一组对垒作品都会由评审长指定一名资深的评委来担任主评官,但主评官所起的作用,并不是最终决定金奖的归属,而只是负责点评对垒作品的优劣,并知名投票时的重点考虑因素。
至于最终的金奖归属权,还是交给所有的评审团成员来投票决定。
“对于张老师的点评,其他评委还有不同看法吗?”
张大师的话音一落,作为评审长的李春生则又问了起来。
别看李春生是决赛的评审长,但他对于金奖的最终归属同样也起不到决定性作用,他所能做的,仅仅只是尽可能保证整个过程公平公正而已。
“既然没人有意见,那就大家投票吧。”
等了片刻后,他又说道。
真正决定第一件金奖作品诞生的时刻到了。
随着所有的评委在自己手机上的一阵操作,最终的投票结果新鲜出炉,最终,《敦煌飞天》这件和田玉作品以18比10的优势拿到了本次天工奖决赛的第一个金奖名额。
第二组对垒作品也快速呈现在了大家面前。
“这一组对垒作品的选材同为翡翠,一件名为《江南梦》的山水组件,一件名为《江山如画》的独立摆件……杨老师,这组作品就由您来点评吧。”
李春生又出声了。
他将点评权交给了有名的苏派玉雕师杨大师。
杨大师一愣,连忙推诿道:“李老师,在翡翠玉雕领域,在整个国内都没有比您更擅长的了,要不这组作品还是请您亲自点评吧。”
也别怪他不敢随便接这个任务。
别看两人同是玉雕大师,同样擅长于翡翠玉石的雕刻,可大师跟大师之间也还是有差距的,最起码李春生是拿国家津贴的那一个。
“不,还是请你来点评吧,因为在这两件作品里,其中一件的创作者我事先就知道了是谁,为确保公平公正,我理应遵循回避原则。”
李春生却摇了摇头,说出了他之所以请杨大师点评的原因。
这就是天工奖之所以能被称之为玉雕界的奥斯卡,被几乎所有的玉雕师都广泛认可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常来说,虽然李春生知道这件作品是陈三江所雕刻的,但他跟陈三江之间并无利益瓜葛,又非同一派系,他其实是可以对这组对垒作品进行点评的。
可他为了避嫌,却还是做出了将点评权交给杨大师的决定。
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最终的结果才能无可挑剔。
决定陈三江能否成为真正大师的关键时刻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