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终章 吾心安处是吾乡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开局隐身:带歪奸臣之子的那些年!
这边,温长宁先出了宫。
那边,顾长晏谢绝楚瑜送他一程,提着药,慢吞吞被人搀扶着送出宫。
宫门外的温长宁见他身边没有楚瑜,赶忙跳下马车,去扶自己的男朋友。
“怎么样?没受伤吧?”
顾长晏背对外人,对着自己爱人眨了眨眼,眼含笑意,却声音虚弱道:“没事。”
两人上了马车,偷偷咬耳朵。
温长宁担忧地问:“怎么回事?”
顾长晏很无辜:“就那么回事,四殿下来了,我,不、小、心摔了。”
温长宁有些心疼被迫摔倒的男朋友,揉了揉他的脸,说:“下次小心点吧。”
顾长晏用脸推了推他的手掌,近前亲了亲他的眉眼,轻声道:“你也是。”
他不是每次都能恰好“打先锋”的。
温长宁说了一句“知道啦”就笑着亲了上去。
他们会为此事担忧吗?
不会。
玉兰只是不想和楚瑜相认罢了,总归不太是能走上一条道路的人。
而温长宁向来信奉: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
新年除夕,温长宁和顾长晏是在礽都、在属于自己的家里过的。
历尽千帆的那种安静,尘埃落定的那种安心,让顾长晏在除夕当晚罕见地喝醉了。
他抱着温长宁一个劲的说着掏心窝子的话:
“缘生我爱你。”
“缘生我爱你。”
“缘生我爱你。”
“缘生缘生缘生,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
刻骨铭心。
这一刻太过幸福,顾长晏眼角滚下灼人的泪。
爱人每说一次爱自己,开始时温长宁就回一句知道了。
说的多了,他的回复成了:
“风起,我也爱你。”
这个回复也说多了,同样有些醉的温长宁直接亲了上去。
唇齿交缠,恨不得将对方吞进自己的骨血里。
他们知道,对方会一直爱着他。
这就够了。
……
来年,温长宁在京城开了家医馆。
取名“这里”,端的是我行我素。
这里是哪里?
这里是医馆,这里是礽都,这里是大祈。
这里也是……祈朝。
这里是距现代文明相差近千年的时代。
那么,那里呢?
那里是家乡,是回不去的……故乡。
既来之、则安之。温长宁花了这么多年,总算学会了:吾心安处是吾乡。
——爱人送的菩提红绳仍戴在手腕上。
不知道是故意还是巧合,这里医馆距离绒蝉开的首饰铺很近。
与此同时,顾长晏又做起了京官。
可谓风生水起。
第一次有同僚想和他搞“裙带关系”走后门,顾长晏甚至可以从怀里掏出他爱人向皇帝要的“恩典”。
给顾长晏塞美人谋联姻是真的犯法了——皇帝可以出手惩治的那种。
当这个消息传出来时朝廷众人只觉得离谱,搞断袖搞的这么“高调”也是令人“一言难尽”了。
可偏偏人家对象是温长宁。
他们想弹劾这件事,可提出这个的人都不是当官的,不怕!
于是,效果显着。
对此温长宁满意了,顾长晏也满意了。
等到红薯的消息被公布,天下震动。
“温长宁”这三个字的热度在朝堂上才刚刚下去,又起来了。
该说不说,朝堂诸多同僚羡慕嫉妒顾长晏有这么个帮手。
离谱的是这个叫温长宁的主职是大夫。
也正如温长宁预料的那样,在他们又长大一岁之前,顾长晏已经做到了户部尚书一职,进了内阁。
升官速度史无前例。
明白人都知道顾长晏能这么“年轻有为”,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本事,圣心……温长宁。
最后一个依靠“媳妇儿”这一点他们算是见识到了。
……
乾元八年。
十二月初一,晚上。
下班的两人像往常一般坐在一起吃饭。
他们的狗儿子无忧无虑,吃得正欢。
温长宁和顾长晏举杯一碰,相视而笑。
“祝,我们又长大了一岁。”
温长宁忍不住用目光描摹着爱人的脸庞轮廓,缱绻带笑,道:“风起,我三十了……”
“差三天,我们就认识九年了。”
好半天,顾长晏轻轻摇头,“……不够。”
他上前搂住自己的爱人,语气很轻很轻道:“缘生,这不够啊……”
才不到九年。
一辈子他尤嫌不够。
可是做凡人不能贪心。
一辈子……就够了。
温长宁笑了,“是啊……这不够。”
【二十一岁的温长宁见到十九岁的顾长晏,觉得惊为天人。
那时的温长宁没有了家人,看不开走不出。
一朝穿越,瞬间发现:和祈朝相比,在家乡吃的“苦”算什么。
往事不可追。
后来,他没有了手机、没有了手表、没有了短发,没有了身份……
外在的现代特征渐渐消失。
可是,回不去了。
因为顾长晏入局。
也因为顾长晏开始试着接纳这个格格不入的时代,在这里认真生活。
现在三十岁的温长宁有了一个思想灵魂同频共振的爱人。
他,舍不得离开了。】
【十九岁的顾长晏遇到二十一岁的温长宁,稀罕极了。
那时的顾长晏深受桎梏,正在走向自我毁灭。
变数骤然降临,温长宁闯了进来。
后来,他打碎过去。
至此,一种格格不入的矛盾痛苦建立在原先痛苦的废墟之上。
因为温长宁的挽留而活着。
也因为温长宁开始试着不再否定自己,成为真正的顾风起。
现在二十八岁的顾长晏有了一个爱人,两情相悦的那种,很爱很爱很爱的那种。
可是,
如果有一天爱人可以回去——
他,愿意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