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摄政长公主 > 第26章 安身立命

第26章 安身立命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摄政长公主!

嫡长公主为皇后祈福期间,不幸感染风寒,久治不愈,轰然长逝。

荣溪公主府挂起了白幡,将军府也是一片素白。

靖安侯府象征性的在门口挂了两个白灯笼。

时间久了,怀庆公主好像就真正的从人们的脑海中消失了。

好像就没出现过这么一个人似的。

千里之外的孙员外家,正欢天喜地的接回了流落在外的女儿。

话说这孙员外本也是打算考取功名,在仕途上大展身手的。

但是因为自小家贫,恰逢喜欢的女孩子及笄在即,并且对方已经在甄选女婿的情况下,孙家庆一咬牙,弃文从商,想快速的积攒财富,也好迎娶心上人。

谁知道,这从商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为了发家致富,他跟着商行的人四处行走,心上人花期易逝,哪能久等。

在他还在苦苦拼搏挣扎的时候,就许了人家。

至此,孙家庆完全死了心,也就再没回过这花溪镇。

行商途中,孙家庆因为年轻俊朗,被当地的一个寡居孀妇看上了,不求夫妻恩爱,白首同心,只求欢好三月,独留子嗣。

那孀妇不过二八年华,独撑门庭。

膝下无子,总会有人惦记。

烦不胜烦,索性借个种,然后当抱养的,一举两得,永绝后患。

谁曾想,这孀妇的生意越做越大,就算她为人低调,但是也架不住旁人嫉妒。

多人设计陷害,孀妇家产散尽之际,让人把女儿送到亲生父亲身边,以求托护。

谁能想到,所托非人,那小小女郎从小受尽宠爱,从未经历过风霜,惶恐无助之下被送进了清风观。

这也是那婆子不忍,留了小女郎一条性命。

临走之时,婆子把家破人亡的消息告知小女郎,小女郎惊恐交加之下,万念俱灰,这才一根衣带了却短短人生。

那孙员外荣归故里之后,也曾想成家立业。

但是想来想去,心中一直记挂那孀妇。

尤其是他离开的时候,那孀妇已经身怀有孕。

几经周折,总算找到了孀妇的消息,可惜佳人已逝,只有一堆坟茔。

再听说孀妇有一女,出事前送走了。

马不停蹄的找寻。

可等他再次找到清风观的时候,看到的就只有一片废墟。

再百般打听,这清风观里是死了一个女子,但是是当今嫡长公主——怀庆公主。

本没有多余的女子。

是不是意味着女儿并没有死。

因为涉及皇室密闻,孙员外化明为暗,暗中搜查。

果真在一间破庙里,找到了一个不久前来到的乞丐,一直在生病,一直发热,要不是有一个小乞丐见她可怜,用乞讨来的食物救济,估计早就死在了庙里了。

持持续续的高热,女孩子瘦的只剩一把骨头。

脏兮兮的头发把脸遮去了大半,若不是还有呼吸,说是个死人也没有怀疑。

当孙员外又激动又忐忑的想要靠近的时候,一个小乞丐恶狠狠的盯着他,大有但凡他靠近,就咬死他一样的狠劲。

孙员外为了把人带回,也把小乞丐带回来了。

一是感念小乞丐对女儿的救命之恩,二是他也想知道,女儿是怎么来到这破庙的。

几经周折,两个脏兮兮的乞丐被带回来孙府。

又是看诊,又是治疗,这反反复复的折腾,半年的时间过去了。

或许是因为长期的高热烧坏了脑子,女孩子醒来之后就呆呆的,不说话。

因为生病,就算后来努力的养护,却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养上来的。

整个人羸弱得让人呼吸都不敢大声,就怕吓到了她。

唯一能让她有反应的就是一根杆似的小男孩,只有小男孩出现的时候,她才会扯动嘴角笑一笑。

或许是因为小男孩对她的照顾和善意,所以让她内心深处亲近小男孩。

见此情形,孙员外直接对外宣称,他找回来流落在外的女儿和儿子,并找了个日子,认祖归宗。

女儿叫孙希安,儿子叫孙希宁。

还跟他们请了私塾先生,当然,更主要的是培养孙希宁。

毕竟,孙希安的状态已经让人不抱希望了。

日子好像就这么平静的过着。

孙家庆不管再忙,也会在晚上的时候,陪着姐弟俩一起吃饭,顺便问问孙希宁的学习状况。

顺带给孙希安带回一些好看的衣裙,首饰。

不管什么,几乎每天,孙家庆总会给孙希安带来一份礼物。

无论贵贱,但是都是些鲜活的明亮的东西。

大年除夕,烟花璀璨,孙希安突然看向孙家庆。

“我想为我娘报仇。”沙哑的嗓音有着让人心疼的沉痛。

看着眼睛里不再放空的女儿,孙家庆鼻子一酸,差点没忍住泪。

“放心,爹爹会为你娘报仇的。”孙家庆一直在调查孀妇的事件,一直在追踪,只是这事涉及的人太广,不是一时半会能弄清楚的。

更何况,很多知情人都分散了。

孀妇身边的忠仆更是凋零殆尽。

想要查证,真的太难了。

“爹爹,我要自己来。”女儿的恢复正常还没来得及庆祝,孙家庆又怎么会拒绝她呢。

索性由着她,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反正就是无条件满足她。

孙希安也没有什么异常举动,只是要求他去谈生意的时候跟着一起,就当学习。

这如何不能满足。

算来女儿也该及笄了,也到了择婿的时候了。

带着出去,一是让她散心透气,再来也是和有子嗣的人家见上一见。

若是碰到合适的,也是美事一桩。

孙家庆是以走商发家的,荣归故里之后,在花溪镇也买了几个铺面,也有些固定的生意。

其中就有胭脂花粉类的铺子。

不大,就是一个小二转身的空间。

毕竟,脂粉的市场不大,并且种类也不多。

算是顺带。

孙希安看上了,并且要求扩大店面。

孙家庆问都没问,就直接把相邻的铺面买了联通后头的住宅。

打通了,一下子就宽敞多了。

“爹有钱,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是为人父的底气,没想到在这里感受到了所谓的亲情。

孙希安点点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